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刘佳丽 张和平 +2 位作者 段志强 李栋 杨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2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资料,其中资料完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5例,有AVF狭窄的患者245例被分为1组,无AVF狭窄的患者150例为2组。记录患者的常规生化值和全血细胞计数值。结果:①1组患者NLR5.07(4.00,6.66)vs.3.46(2.63,4.15),PLR169.52(127.56,227.11)vs.125.66(89.31,165.31)及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1.90(0.80,2.99)vs.0.82(0.42,1.27),水平均高于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lndex,BMI)、AVF吻合方式、穿刺方式、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结果显示NLR(OR=2.195,95%CI=1.674~2.878,P<0.001),PLR(OR=1.008,95%CI=1.002~1.012,P=0.007),Hs-CRP(OR=2.170,95%CI=1.607~2.751,P<0.001)三者均是HD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99(95%CI=0.756~0.838,P<0.001),PLR 0.694(95%CI=0.646~0.740,P<0.001),Hs-CRP 0.717(95%CI=0.670~0.761,P<0.001),三者均可预测AVF狭窄,预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 4.08,PLR 122.49,Hs-CRP 1.62,并且3个指标联合预测效果更佳(AUC 0.870,95%CI=0.833~0.901,P<0.001),灵敏度79.18%,特异度81.33%。结论:NLR、PLR和Hs-CRP均是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且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A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罗静 孙祥荣 +3 位作者 徐霁充 严烁 方淳 马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 评价NOVA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NOVA支架植入治疗的21例重度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手术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 目的 评价NOVA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NOVA支架植入治疗的21例重度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手术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残余狭窄均小于30%,无出血并发症。支架植入后责任血管狭窄率由治疗前的85.04%降至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14个月随访发现1例(4.76%)支架内再狭窄,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后循环脑梗死,无脑出血及死亡事件发生。术后临床症状稳定16例(76.19%),好转4例(19.04%),加重1例(4.76%)。结论 NOVA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安全有效,但需要通过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治疗 NOVA支架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丽 张鹤 +1 位作者 李美娟 木尔扯尔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2,共3页
了解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培养更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通过自编问卷对四川省166名2015届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时现实履约率为83.1%,而愿意履约率为68.1%,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占50.6%,服务期满后仍愿... 了解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培养更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通过自编问卷对四川省166名2015届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时现实履约率为83.1%,而愿意履约率为68.1%,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占50.6%,服务期满后仍愿留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仅占13.3%,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越困难、政策了解程度越好、回生源地工作意愿越强,对政策现实意义认同度越高越愿意履约。因此,政府应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收入和待遇,完善保障、激励、管理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等方面增强定向医学毕业生的基层服务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医学生 政策效果 履约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雍那 杜莲 +3 位作者 胡华 黄庆玲 杨祥英 蒙华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运用攻击性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住...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运用攻击性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住院的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80例(抑郁症组)及来自本院职工和经广告招募而得的正常对照组80例(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收集)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①抑郁症组愤怒、敌意、面向自我攻击的各因子分及攻击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面向自我的攻击、愤怒、敌意和攻击总分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37~0.60,P<0.01);而面向自我的攻击、敌意和攻击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38^-0.29,P<0.05);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总分与HAMA、HAMD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29~0.45,P<0.05,P<0.01)。③身体攻击、敌意、面向自我的攻击分别能被消极应对方式解释各占14.5%、32.9%、35.2%;言语攻击能被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得分解释占21.9%;愤怒、攻击总分分别能被消极应对方式和焦虑得分解释占39.2%、45.3%。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攻击行为,且消极应对方式对其发生可能有重要预测和促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攻击 应对方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成像及其差异脑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雍那 吴飞 +5 位作者 胡华 吕发金 杜莲 黄庆玲 邓伟 蒙华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及差异脑区与其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未经治疗或已停药2周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作...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及差异脑区与其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未经治疗或已停药2周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人群进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集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图像,低频振幅(ALFF)技术处理两组BOLD图像,对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获取差异改变脑区,并提取差异改变脑区的ALFF值与抑郁症攻击行为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相关显著脑区。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侧岛叶、顶叶亚脑回、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中央前回、额下回的ALFF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phasim校正);而左侧丘脑、楔前叶,右侧枕叶梭状回、舌回脑区的ALFF值减低(P<0.001,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仅发现:抑郁症组ALFF增加的脑区中左侧中央前回与身体攻击、面向自我的攻击和攻击总分正相关(r=0.41、0.49、0.39,P<0.05或P<0.01);右侧额下回ALFF值增加与愤怒负相关(r=-0.44,P<0.05)。结论在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大脑部分区域存在自发性神经活动异常,其中额叶有关区域的功能磁共振ALFF增加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攻击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胆素甲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系NCI-H460和A549的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育林 咸婧 +11 位作者 肖翠 钟月玲 苏小妹 徐丽 罗巧丽 程朋 王涛 刘进 张涛 阳泰 邹强 李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2-927,共6页
目的雪胆素甲(CuⅡa)诱导肺癌NCI-H460和A549的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初探。方法利用CCK-8检测CuⅡa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uⅡa对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uⅡa对Aurora A、STAT3以及Cofilin蛋白磷酸... 目的雪胆素甲(CuⅡa)诱导肺癌NCI-H460和A549的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初探。方法利用CCK-8检测CuⅡa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uⅡa对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uⅡa对Aurora A、STAT3以及Cofilin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CuⅡa对肺癌细胞NCI-H460和A549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_(50)分别为224.9和108.3 nmol·L^(-1);CuⅡa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_2/M期;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CuⅡa对STAT3和Cofilin的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CuⅡa能抑制Aurora A磷酸化,符合Aurora A激酶抑制剂抗肿瘤效应重要特征—阻滞细胞于G_2/M期。结论Cu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460和A549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uⅡa可作为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胆素甲 非小细胞肺癌 凋亡 AURORA A COFILIN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浩斌 张才全 +3 位作者 王崇树 赵明才 谢贤雍 侯华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 目的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测定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的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进而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大肠癌组腹腔冲洗液CEA、GCC、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8%(21/48)、60.4%(29/48)、31.2%(15/48),总阳性率为72.9%(35/48),高于腹腔冲洗液PLC的阳性率4.2%(2/48),上述3项指标在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中表达均为阳性;在阴性对照组中有1例CEA mRNA检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表达。不同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对CEA、GCC和CD44v6 mR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GCC和CD44v6 mRNA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预测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GCC、CD44v6可作为检测大肠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指标;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预测腹腔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微转移 腹腔冲洗液 CEA GCC CD44V6 B-DNA QuantiGene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 被引量:6
8
作者 罗雄燕 武丽君 +9 位作者 陈龙 杨明辉 刘宁涛 库尔班江 谢传美 史冉庚 唐中 赵岩 曾小峰 袁国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34-73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巨核细胞抗体,以探讨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并与30例血小板正常的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表... 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巨核细胞抗体,以探讨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并与30例血小板正常的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阳性在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占7例(19.4%),在3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的SLE患者中有2例(6.7%),及在正常人中有1例(3.3%),后者与SLE伴患者血小板减少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但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 :SLE患者血清存在抗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并与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有关,应扩大病例数作出肯定结论 ,进一步了解SLE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抗巨核细胞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对T24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罗乐 李秋江 +3 位作者 龙兴霞 沈成义 郑在勇 文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切片确诊的104例膀胱癌患者的癌和...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切片确诊的104例膀胱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将siRNA-Gal3、siRNA-Control分别转染至T24细胞,用Wea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的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膀胱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3.1%vs 9.6%,P<0.05),膀胱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siRNA-Gal3显著下调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干扰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后:T24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关系。干扰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膀胱癌 T24细胞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降部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东 钟利 +5 位作者 吴溢 王佳玮 王喻 胡丹丹 赵国刚 付茂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6,290,共4页
目的为内镜诊治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方法 4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长度,大乳头的形状、位置以及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内周径、外周径、肠壁厚度。结果十二指肠降部... 目的为内镜诊治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方法 4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长度,大乳头的形状、位置以及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内周径、外周径、肠壁厚度。结果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有竖直形、弧形和不规则形,多为上细下粗,且大部分标本有狭窄,狭窄处肠腔内黏膜为纵形皱襞、稀疏低矮环形皱襞或平坦无皱襞。十二指肠降部长度为(8.2±1.9)cm;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肠腔内周径分别为(4.8±1.7)cm、(5.8±1.3)cm、(6.9±2.3)cm;肠管外周径分别为(7.0±1.3)cm、(8.8±1.2)cm、(9.2±1.6)cm;内侧肠壁厚度分别为(2.29±0.63)mm、(1.91±0.49)mm、(1.75±0.73)mm;外侧肠壁厚度分别为(1.63±0.53)mm、(1.42±0.37)mm、(1.54±0.40)mm。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形状多变,与上曲的距离为(4.3±1.9)cm。结论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疾病时,掌握和认真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对寻找病变部位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 应用解剖 内窥镜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影像分析解读系统在肝脏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永福 闫再华 +1 位作者 杨召 李敬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运用肝脏影像分析解读系统(IQQA-Liver)对拟行肝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手术规划、虚拟切除和风险评估,评价三维影像重建辅助肝脏手术规划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术前行三维影像辅助手术规划的患者32例。计... 目的运用肝脏影像分析解读系统(IQQA-Liver)对拟行肝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手术规划、虚拟切除和风险评估,评价三维影像重建辅助肝脏手术规划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术前行三维影像辅助手术规划的患者32例。计算出全肝/残肝体积、重建肝内管道、模拟手术切除方案和范围,对比分析重建效果及手术方案可行性。结果 32例患者中,29例按术前规划完成手术,成功率90.63%。术后1例发生胆瘘,3例胸腔积液,3例出现腹水。所有患者安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4)d。结论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肝脏解剖结构,直观地了解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血管、胆管的解剖关系,虚拟肝脏切除手术。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手术,提高了手术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成像 三维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can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和免疫活动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杨菊 徐婧 +1 位作者 戴菊华 石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918,共8页
目的:探讨基膜聚糖(lumican,LUM)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RA疾病及免疫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LUM水平,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比不同特... 目的:探讨基膜聚糖(lumican,LUM)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RA疾病及免疫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LUM水平,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比不同特征RA患者血清LUM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LUM水平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数据分析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K-W检验及Bonferroni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A患者血清LU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01)。LUM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血小板计数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28-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相关(P<0.05)。不同病程及性别的RA患者血清L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阳性的RA患者血清LUM显著高于RF阴性的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不同ESR、CRP水平的RA患者血清LUM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疾病处于缓解期的RA患者血清LUM水平显著低于疾病处于中、高度活动度的RA患者(P<0.05),RF阳性的RA患者血清LUM阳性率显著高于RF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LUM蛋白有可能成为一个反映RA疾病活动度及免疫活动度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聚糖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钠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治疗右心衰竭
13
作者 张钟健 罗小英 +5 位作者 曲迪 钱春柳 曾婷 何志凌 廖佳洁 李霜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43-184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钠(sodium lactate,NALA)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RHF)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组)、MCT组、NALA组和NAL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钠(sodium lactate,NALA)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RHF)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组)、MCT组、NALA组和NALA+MCT组,每组10只。MCT组和NALA+MCT组单次腹腔注射MCT(60 mg·kg^(-1))构建肺动脉高压模型,1周后NALA组及NALA+MCT组给予0.1 g·kg^(-1)NALA腹腔注射治疗(每天1次,持续5周),CON组和MCT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5周)。使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功能,病理切片评估右心室及肺动脉重构,ELISA检测ANP、BNP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MCT组RVSP和HI升高,右心功能下降,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表达升高,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含量上升(P<0.05)。NALA+MCT组与MCT组相比,RVSP和RVHI降低,右心功能改善,肺血管重塑减轻,ANP、BNP、炎症因子、H2O2表达降低,抗氧化酶表达上升,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含量下降(P<0.05)。结论NALA可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其潜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钠 右心衰竭 氧化应激 炎症 TLR4/NF-κB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在脓毒血症中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刘汉林 代鑫 +1 位作者 李琴 吴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0,共5页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在脓毒血症中可调控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REM-1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做一总结,为该疾病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小叶内卵圆细胞总体积与轮廓数密度变化的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川林 刘全明 +3 位作者 杨霞 杨正伟 梅小平 彭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从每只大鼠肝脏随机抽选5个大小约1 mm3的肝组织块分别制作1张Epon812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运用体视学方法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鼠肝小叶内的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进行定量研究,另从每只大鼠剩余肝脏等距随机抽选4个2 mm厚的肝组织块并分别制作2张石蜡包埋的Masson染色切片,按照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标准定性评估每只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体视学定量研究显示,对照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5.40±7.63) mm3,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46.80±114.00) mm3,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HOC总体积显著增加了8.53倍(t=-2.551,P=0.031);对照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20±40.40),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6.50±317.00),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轮廓数密度显著增加了9.08倍(t=-3.539,P=0.006);定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期按照Metavir评分标准达到Ⅱ~Ⅲ期,大鼠窦周隙内肝星状细胞增生部位周围伴随着HOC的大量增生。结论 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HOC显著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Sprague-Dawley 肝卵圆细胞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晨玉江 吕湛 +4 位作者 朱法胜 王勇 黄永培 王天杰 杨伟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3,共8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初步构建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可视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1~12月1 102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住院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初步构建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可视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1~12月1 102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住院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LASSO回归及结合临床经验筛选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预测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中位随访1 264(1 169,1 334)d期间,111例(10.1%)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0.98,95%CI:0.96~0.99)、总胆红素(HR=0.95,95%CI:0.91~0.99)、载脂蛋白A1(HR=0.08,95%CI:0.02~0.42)、高敏C反应蛋白(HR=1.05,95%CI:1.01~1.10)和参照血管直径(HR=0.65,95%CI:0.44~0.98)是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支架内再狭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0(95%CI:0.64~0.77)。结论:年龄、总胆红素、载脂蛋白A1和参照血管直径越小、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风险越高;可视化的支架内再狭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漆智睿 蒲云飞 +1 位作者 余世权 冉擘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6,共7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诊断为CAD合并CKD患者数据。将1 609例患者数据按照7∶3比例分为构建模型的建模组(1 126例)和内部验证组(483例),以院内死亡为结局事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变量,绘制预测院内死亡风险列线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Hosmer-Lemeshow检验以及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检验,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收集2023年1-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CAD合并CKD患者287例作为外部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OR=1.031,95%CI:1.015~1.049)、抗血小板药物(OR=0.520,95%CI:0.342~0.792)、他汀类药物(OR=0.312,95%CI:0.212~0.460)、白细胞计数(OR=1.035,95%CI:1.016~1.05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OR=2.417,95%CI:1.330~4.643)、eGFR(OR=0.986,95%CI:0.978~0.995)、磷酸盐(OR=1.226,95%CI:1.104~1.362)、碳酸氢盐(OR=0.938,95%CI:0.900~0.977)、氯化物(OR=0.969,95%CI:0.942~0.997)、PCI或CABG(OR=0.362,95%CI:0.174~0.685)均与CAD合并CK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相关。由此绘制列线图,建模组AUC为0.800(95%CI:0.768~0.832),敏感度为0.693,特异度为0.760;内部验证组预测模型的AUC为0.724(95%CI:0.663~0.785),敏感度为0.689,特异度为0.682;外部验证组AUC为0.858(95%CI:0.809~0.907)、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87,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预测能力。建模组与外部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校准能力良好(χ^(2)=5.975,P=0.650;χ^(2)=7.891,P=0.444)。结论 CAD合并CKD患者院内死亡与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白细胞计数、MACE、eGFR、磷酸盐、碳酸氢盐、PCI或CABG及氯化物有关,构建的列线图对临床CAD合并CKD患者的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肾脏病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生长肽改性聚醚醚酮表面及其体外成骨活性
18
作者 杨茗园 余萍萍 +3 位作者 李梦琦 张永恒 郑延延 刘吕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共8页
为提高聚醚醚酮(PEEK)的成骨活性,首先利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DA)发生氧化自聚合在其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涂层,其次通过PDA将具有成骨活性的成骨生长肽(OGP)化学键合在其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水接触... 为提高聚醚醚酮(PEEK)的成骨活性,首先利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DA)发生氧化自聚合在其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涂层,其次通过PDA将具有成骨活性的成骨生长肽(OGP)化学键合在其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的PEEK表面进行表征。同时,使用成骨细胞MC3T3-E1评价表面未改性和改性PEEK的体外成骨细胞的相容性和成骨活性。XPS结果表明,PEEK表面成功形成PDA涂层,并且通过PDA成功将OGP化学键合在PEEK表面。SEM和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PDA及OGP改性后PEEK表面形貌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表面亲水性逐渐增强。体外使用成骨细胞MC3T3-E1评价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的PEEK相比,PDA及OGP修饰的PEEK表面均改善了成骨细胞MC3T3-E1的黏附、铺展、增殖和成骨分化活性,其中OGP改性的PEEK表面呈现出最佳的成骨细胞黏附、铺展、增殖和成骨分化活性。以上结果表明PEEK表面修饰OGP,可有效提高其成骨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增强了其在骨科等临床领域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表面改性 聚多巴胺 成骨生长肽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区隐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敬鹏 邹家琼 +3 位作者 王城 赵丹 刘雪岚 周柯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横行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在腹股沟区隐睾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明确诊断为腹股沟区隐睾症的患儿88例,年龄1.2~4岁,平均年龄2.6岁;按随机分组原则采取两... 目的比较腹股沟横行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在腹股沟区隐睾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明确诊断为腹股沟区隐睾症的患儿88例,年龄1.2~4岁,平均年龄2.6岁;按随机分组原则采取两种手术方式:开放手术组采用腹股沟横行小切口经腹膜外游离下降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腔内游离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睾丸下降后位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双侧睾丸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2±2.1)min,腹腔镜组为(55.6±1.9)min。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术后7 d及6个月查两组患侧睾丸下降位置发现:开放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5例位于阴囊入口处;腹腔镜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4例位于阴囊入口处;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超声显示患侧睾丸发育较对侧稍差。结论在腹股沟区隐睾患儿中,腹腔镜下睾丸下降术在手术时间及术后效果上并无明显优势。建议对于腹股沟区隐睾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对于内环口及以上部位隐睾首选腹腔镜探查及腹腔镜下隐睾下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隐睾 治疗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9年西部地区两个贫困县肺结核疫情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晓凤 张梅 +1 位作者 许平 吴汉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是全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省份之一[1-3]。而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由于人群获得结核病基本医疗时存在众多障碍,结核病防治形势更为严峻。为了解近年来贫困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贫困地...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是全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省份之一[1-3]。而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由于人群获得结核病基本医疗时存在众多障碍,结核病防治形势更为严峻。为了解近年来贫困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贫困地区肺结核疫情的控制提供参考,笔者对四川南充巿嘉陵区及仪陇县CDC 2001—2009年登记的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 疫情分析 西部地区 肺结核 贫困县 结核病疫情 贫困地区 边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