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在嵩县山金矿业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恩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55-57,共3页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基建初,试验采用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对矿区内的中厚矿体进行回采,采场进行中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围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基建初,试验采用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对矿区内的中厚矿体进行回采,采场进行中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围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以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替代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采矿法。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压及围岩冒落,极大地提高资源回收率,技术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 充填采矿法 顶板管理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注意力机制的电力走廊点云语义分割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 王健 +3 位作者 王雷 李敏 杨立克 赵艺龙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3,共7页
电力走廊的点云场景具有独特性,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语义分割时面临诸多挑战,场景中存在严重的数据倾斜问题。此外,在处理架空电力线和杆塔时,由于局部半径内点数量不足,模型难以提取足够的局部特征,从而降低了对相似对象的分割精度。... 电力走廊的点云场景具有独特性,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语义分割时面临诸多挑战,场景中存在严重的数据倾斜问题。此外,在处理架空电力线和杆塔时,由于局部半径内点数量不足,模型难以提取足够的局部特征,从而降低了对相似对象的分割精度。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两阶语义输电线路语义分割方法。首先,在数据精简阶段,利用电力传输设备与背景之间的高程差异,通过非深度学习方法有效去除大量背景点,加速训练过程并显著缓解数据倾斜问题。然后,提出兼顾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双重注意力模型,提升了相似对象的区分度,且提高了点云分割的精度。经测试,本文的数据精简方法可去除63%以上的背景点,解决部分数据倾斜问题;提出的双重注意力网络对地线、导线和绝缘子的分割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电力走廊 深度学习 双重注意力机制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仗沟金矿上向进路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炳文 熊庭永 +3 位作者 崔向宇 张浩 李施庆 宋恩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113,共4页
针对九仗沟金矿采场结构参数合理性差、采矿成本偏高等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得到较优的采场跨度。在九仗沟金矿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并在试验采场开展经济效益统计和计算工作,得到试验采场的经济效益。数... 针对九仗沟金矿采场结构参数合理性差、采矿成本偏高等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得到较优的采场跨度。在九仗沟金矿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并在试验采场开展经济效益统计和计算工作,得到试验采场的经济效益。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九丈沟金矿上向进路采场的极限跨度为8.0m,采场破坏程度较轻。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说明7.0m作为采场跨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采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采场稳定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仗沟金矿采场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炳文 徐鹏 +3 位作者 张浩 熊庭永 宋恩祥 张亚鹏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了研究采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参数优化方法,对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九仗沟金矿试验采场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数字摄影、矿岩力学试验等工作,获取了表征矿山岩体质量的多种指标。利用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ShapeMetrix^(3D))对九仗沟金... 为了研究采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参数优化方法,对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九仗沟金矿试验采场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数字摄影、矿岩力学试验等工作,获取了表征矿山岩体质量的多种指标。利用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ShapeMetrix^(3D))对九仗沟金矿100中段进路采场岩体进行现场节理信息采集,分析得到采场岩体结构面产状、节理间距、节理组数、结构面体密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窥视及岩石力学试验数据信息,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类(RMR)和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方法对采场岩体稳定性进行分级。根据获取的指标,利用Mathews图表法对试验采场的跨度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认为实际生产中应严格将进路采场跨度控制在7. 5 m以下,以保证进路采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采场稳定性 Mathews稳定图 采场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蚀变带内矿体开采中人工假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恩祥 李强 +1 位作者 张静 彭康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722-730,共9页
针对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主矿体位于矿区构造破碎带内,前期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对其进行开采时留下了高品位顶底矿柱的开采难题,矿山提出通过在各中段间施工人工假底来对这部分高品位矿柱进行回收。因此,为保证顶底柱回采稳定性和... 针对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主矿体位于矿区构造破碎带内,前期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对其进行开采时留下了高品位顶底矿柱的开采难题,矿山提出通过在各中段间施工人工假底来对这部分高品位矿柱进行回收。因此,为保证顶底柱回采稳定性和矿石回收率,建立了人工假底薄“板”力学模型,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对其失稳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在人工假底厚度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安全系数法分析了进路宽度与高度对进路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安全合理的进路宽度为3.5~4.0m,高度为3.0~4.0m;再对人工假底进行配筋设计,并对金属网在人工假底中不同位置时假底位移及应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最安全合理的铺设位置为人工假底中部。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结果表明人工假底的应用使矿山顶底柱得到安全高效的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进路充填采矿法 人工假底 失稳机理 安全系数法 数值模拟 力学模型 金属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