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嵊州市推进竹业共富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少平 张朗锋 +3 位作者 倪惠菁 赵建诚 杨振亚 李琴 《竹子学报》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发展竹产业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抓手,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林农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嵊州市竹资源分布、竹林培育、笋竹加工利用现状,以及... 发展竹产业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抓手,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林农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嵊州市竹资源分布、竹林培育、笋竹加工利用现状,以及竹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解析,并针对嵊州市竹产业竹林经营水平低、笋材加工水平低、竹文化挖掘力度低、林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嵊州竹业共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嵊州市 竹产业 现状 存在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油茶物种果实与油脂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2
作者 阮志先 王昆喜 +3 位作者 俞春莲 毕文玉 张朗锋 林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目的】探明不同油茶物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普通油茶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个主要油茶物种共16个性状(果实性状和油脂性状... 【目的】探明不同油茶物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普通油茶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个主要油茶物种共16个性状(果实性状和油脂性状各8个)的遗传变异。【结果】7个物种在16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南山茶、茶梨油茶和多齿红山茶的大果性状较普通油茶有显著优势,果高、果径、单果质量均值分别比普通油茶高53.99%~85.46%、109.18%~145.85%和578.77%~1027.15%。攸县油茶和小果油茶在鲜果出籽率方面较普通油茶有显著优势,其均值分别比普通油茶高55.29%和49.72%。海南油茶和南山茶的种仁含油率较普通油茶有显著差异,其均值分别比普通油茶高21.15%和27.59%。单果质量的物种间变异系数(107.34%)最大,单果鲜籽质量(86.54%)次之,各果实性状在物种间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物种内的变异系数。7个物种油脂脂肪酸均以油酸为主,含量为67.98%~82.10%,海南油茶、南山茶油酸含量均值分别比普通油茶高5.38%和2.10%。亚油酸次之,含量为4.01%~17.17%,其中多齿红山茶和茶梨油茶含量均值分别比普通油茶高20.16%和36.30%。油茶的果实性状间都显著相关。果皮厚度与果高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6;油脂性状中除棕榈烯酸含量和顺-11-二十碳烯酸含量外,其余脂肪酸含量间多显著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相关系数最大(-0.94);此外,顺-11-二十碳烯酸含量与鲜果出籽率、果形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其余6个果实性状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7个油茶物种划分为3类,分别为小果类型(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攸县油茶)、中果类型(海南油茶和南山茶)和大果类型(茶梨油茶和多齿红山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6.224%,可代表14个性状的主要信息。【结论】攸县油茶、南山茶和海南油茶分别在出籽率、含油率和油酸等性状方面比普通油茶具有显著优势,具有在普通油茶改良中引入相应性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性状 油脂品质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