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
26
1
作者
赵勇
竺湘江
+1 位作者
范湧
李建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36-338,342,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10月对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过伸复位前后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然后行经皮经椎弓根通道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
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10月对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过伸复位前后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然后行经皮经椎弓根通道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系统(VAS)进行评分,对复位前、复位后及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2例胸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拴塞等并发症。术前VAS评分(7.38±1.02)分显著高于术后VAS评分(1.25±0.24)分(t=2.652,P=0.003)。过伸复位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41.36±9.27)%、中缘高度丢失率(21.52±3.08)%及Cobb角(24.31±3.59)°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2.18±4.17)%,q=15.680,P<0.05;(11.79±2.03)%,q=19.548,P<0.05;(10.43±2.29)°,q=25.762,P<0.05]。3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月,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术后患者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椎体畸形程度,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提高伤椎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复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小萍
袁和芬
+1 位作者
史朝霞
朱慧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固定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7
3
作者
竺湘江
赵勇
+1 位作者
潘科良
谢建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下缘肌肉,逐级套入椎旁肌扩张管,连接工作通道,安装MED系统。清理工作窗口内软组织,椎板咬骨钳切除部分上椎板,显露黄韧带附着点,剥离并咬除外侧部分黄韧带,显露神经根,髓核钳取出破裂的髓核组织,清理椎间隙和椎管内髓核组织。结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 min。出血量10~150 ml,平均25 m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39.61±1.92)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7.25±1.31)分(t=6.725,P=0.000)。77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生椎间隙感染及术后明显椎体滑脱。术后6个月Macnab评价标准:优56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2.2%(71/77);65例术后随访超过1年,按Macnab评价标准:优51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4%(62/65)。结论 MED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端侧神经吻合术
4
作者
马江涛
黄宗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9-140,144,共3页
端侧神经吻合术首先由Balance于1903年提出,他将1例面神经瘫痪患者的面神经切断后,远端以端侧吻合术缝接于副神经,使面部肌肉运动得到恢复。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持,端侧神经吻合术遭到争论和怀疑。1侧支发芽理...
端侧神经吻合术首先由Balance于1903年提出,他将1例面神经瘫痪患者的面神经切断后,远端以端侧吻合术缝接于副神经,使面部肌肉运动得到恢复。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持,端侧神经吻合术遭到争论和怀疑。1侧支发芽理论1958年Liu和Cha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侧神经吻合术
面神经瘫痪
侧支发芽理论
实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
26
1
作者
赵勇
竺湘江
范湧
李建波
机构
浙江省
嵊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36-338,34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10月对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过伸复位前后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然后行经皮经椎弓根通道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系统(VAS)进行评分,对复位前、复位后及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2例胸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拴塞等并发症。术前VAS评分(7.38±1.02)分显著高于术后VAS评分(1.25±0.24)分(t=2.652,P=0.003)。过伸复位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41.36±9.27)%、中缘高度丢失率(21.52±3.08)%及Cobb角(24.31±3.59)°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2.18±4.17)%,q=15.680,P<0.05;(11.79±2.03)%,q=19.548,P<0.05;(10.43±2.29)°,q=25.762,P<0.05]。3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月,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术后患者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椎体畸形程度,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提高伤椎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关键词
过伸复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eywords
Hyperextension reductio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小萍
袁和芬
史朝霞
朱慧琴
机构
嵊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固定
围术期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7
3
作者
竺湘江
赵勇
潘科良
谢建新
机构
浙江省
嵊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下缘肌肉,逐级套入椎旁肌扩张管,连接工作通道,安装MED系统。清理工作窗口内软组织,椎板咬骨钳切除部分上椎板,显露黄韧带附着点,剥离并咬除外侧部分黄韧带,显露神经根,髓核钳取出破裂的髓核组织,清理椎间隙和椎管内髓核组织。结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 min。出血量10~150 ml,平均25 m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39.61±1.92)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7.25±1.31)分(t=6.725,P=0.000)。77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生椎间隙感染及术后明显椎体滑脱。术后6个月Macnab评价标准:优56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2.2%(71/77);65例术后随访超过1年,按Macnab评价标准:优51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4%(62/65)。结论 MED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满意。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髓核摘除术
Keywor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
Nucleus pulposus discectom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端侧神经吻合术
4
作者
马江涛
黄宗坚
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
嵊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9-140,144,共3页
文摘
端侧神经吻合术首先由Balance于1903年提出,他将1例面神经瘫痪患者的面神经切断后,远端以端侧吻合术缝接于副神经,使面部肌肉运动得到恢复。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持,端侧神经吻合术遭到争论和怀疑。1侧支发芽理论1958年Liu和Chamber...
关键词
端侧神经吻合术
面神经瘫痪
侧支发芽理论
实验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位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赵勇
竺湘江
范湧
李建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
周小萍
袁和芬
史朝霞
朱慧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竺湘江
赵勇
潘科良
谢建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端侧神经吻合术
马江涛
黄宗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