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振兴 王爱龙 +5 位作者 黄恒连 蒙育宁 梁霁鹏 农登攀 蒋迎红 李友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7-492,共6页
2012年10-12月采用访问法、小区蹲点数量统计方法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及周边相邻的昌平片的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驮逐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9714 hm^2,种群数量为10群55只;昌平片黑叶猴分布... 2012年10-12月采用访问法、小区蹲点数量统计方法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及周边相邻的昌平片的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驮逐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9714 hm^2,种群数量为10群55只;昌平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1073 hm^2,种群数量为7群33只;两处合计为17群88只。驮逐片和昌平片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别占广西黑叶猴种群数量的14%和10%。驮逐片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昌平片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加大对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数量 分布 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谷博 陈志林 +2 位作者 韦晓 覃若燕 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2,共9页
通过样线采集法和枯枝落叶筛选法采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标本,经鉴定共8亚科52属98种,其中广西新纪录种4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在跨界分布型中,“东洋... 通过样线采集法和枯枝落叶筛选法采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标本,经鉴定共8亚科52属98种,其中广西新纪录种4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在跨界分布型中,“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中,保护区的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特征;在跨区分布型中,“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华中区和西南区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动物地理区 东洋界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式的白头叶猴栖息地评价——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曼菲 胡湛波 +1 位作者 周岐海 吴坚宝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1,共12页
针对物种分布格局与其环境变量关系的研究,对于生态廊道规划与环境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为研究对象,针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1个白头叶猴分布点和11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 针对物种分布格局与其环境变量关系的研究,对于生态廊道规划与环境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为研究对象,针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1个白头叶猴分布点和11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ing)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模型生成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阈值,划定研究区域为低适生区、适生区和高适生区3种类型,其中低适生区面积为5 061.43 km2,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分别为42.80 km2和20.63 km2。主要环境变量分析表明:年均降水量、土地利用分类、坡度和年平均气温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54.6%、17.4%、11.8%和9.5%,4项环境变量累积贡献值达到93.3%,是影响白头叶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更有效保护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建议在保护区规划生态廊道,扩大恢复区内白头叶猴适宜栖息地面积,以促进白头叶猴种群间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适宜度评价 生态廊道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叶猴对人工栽培桉树的取食及营养分析
4
作者 刘彦辰 郭秋艳 +5 位作者 陆媚静 吴世军 农登攀 黄乘明 范鹏来 周岐海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自然界中很少有哺乳动物以桉树为食源植物。野外观察发现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常年取食人工种植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这是否是一种反常现象?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 自然界中很少有哺乳动物以桉树为食源植物。野外观察发现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常年取食人工种植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这是否是一种反常现象?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白头叶猴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其相关的取食人工种植尾巨桉的数据,通过对桉树被取食部位的营养分析,探讨影响白头叶猴取食桉树的因素。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取食桉树的部位包括树皮、成熟叶和嫩叶,分别占白头叶猴桉树总取食时间的70.4%、28.1%和1.4%,对树皮和成熟叶的取食行为回合平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嫩叶。雨季白头叶猴取食树皮和成熟叶的取食行为回合次数明显高于旱季。白头叶猴不同年龄组个体对桉树各部位的取食行为回合频次和平均持续时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白头叶猴其他主要采食植物的嫩叶相比,桉树树皮中含有更多的钙元素,这提示钙质的获取可能是吸引白头叶猴取食桉树树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尾巨桉 营养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识别的白头叶猴采食行为研究
5
作者 黄然 黄颖 +5 位作者 钟倩 吴世军 农登攀 黄乘明 范鹏来 周岐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769-7779,共11页
采食是动物获得生存和繁衍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且动物能够依据食物资源的变化来调整其采食策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一群习惯化的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 采食是动物获得生存和繁衍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且动物能够依据食物资源的变化来调整其采食策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一群习惯化的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体识别,采用焦点取样与连续记录方法,收集并分析白头叶猴的采食行为数据,旨在深入探讨其采食策略。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共采食40种植物,隶属24科35属,其中包括18种乔木、11种灌木、9种藤本、1种草本以及1种寄生植物。在食物组成中,主要以树叶为主,占所有采食行为回合持续时间的75%,其中嫩叶占54.4%,成熟叶占20.6%;而果实、花以及其它部位则分别占8.3%、3.8%和12.9%。然而,白头叶猴对不同植物部位的采食比例随季节显著变化。在旱季,白头叶猴对花和其它部位的采食比例显著高于雨季(花:8.2%vs 2.2%;其它部位:35.6%vs 4.3%),而在采食嫩叶和果实时,其比例则显著低于雨季(嫩叶:31.3%vs 63.1%;果实:4.8%vs 9.6%)。白头叶猴倾向于集群采食,由2至4只个体组成的采食簇占总群体采食记录的74.7%。果实采食持续时间在不同大小的采食簇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与采食簇个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了解白头叶猴对喀斯特生境的行为适应性,同时为该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个体识别 采食策略 季节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阻隔对白头叶猴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振兴 韦晓 +5 位作者 周岐海 黄乘明 黄恒连 吴坚宝 农登攀 李云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弄清白头叶猴迁移受公路阻隔的影响,探索可行的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措施,2012年4月-2019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分布区白头叶猴穿越公路情况,同时运用3S技术研究白头叶猴栖... 为弄清白头叶猴迁移受公路阻隔的影响,探索可行的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措施,2012年4月-2019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分布区白头叶猴穿越公路情况,同时运用3S技术研究白头叶猴栖息地路网分布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记录23次包括成体94只、亚成体2只、幼体1只共97只白头叶猴穿越公路现象,其中群体方式穿越14次,独猴穿越9次,致死2只成体雄性独猴。2017年卫星遥感解译,白头叶猴分布区面积102.17km 2,公路网密度0.14km/km 2,白头叶猴历史分布区面积338.23km 2,公路网密度0.22km/km 2。由此可知:(1)板利片那弄旧屯至那弄新屯1.50km路段、生态公园门口至独山0.85km路段、九重山至大栏路口1.0km路段为白头叶猴穿越公路频发和交通致死高发路段,与九重山片和板利片是白头叶猴最集中的分布地有关;(2)由于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增长,九重山片、板利片国道G322以北片区2012年已超出或达到其种群最低容纳群数,而白头叶猴一雄多雌的繁殖策略和领域保护社会属性是导致白头叶猴频繁穿越公路的主要原因;(3)建议兴建“林冠通道”型动物通道、营建生态廊道、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减少白头叶猴迁移过程中因公路阻隔致死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交通阻隔 动物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木本植物优势度的白头叶猴食物选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景金 梁霁鹏 +4 位作者 张克处 黄爱面 陆倩 李友邦 黄中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4,共12页
本研究采用样方法(quadrat method)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栖息地的木本植物群落组成进行研究,探讨木本植物优势度对白头叶猴食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方中共记录木本植物... 本研究采用样方法(quadrat method)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栖息地的木本植物群落组成进行研究,探讨木本植物优势度对白头叶猴食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方中共记录木本植物803株,隶属于31科58属71种。优势木本植物分别是石山巴豆Croton euryphyllu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木棉Gosampinus malabarica、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苹婆Sterculia nobilis、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盐肤木Rhus chinensis、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和小叶榕Ficus concinna。猴群全年共采食162种食物,其中木本植物110种,灌木36种,藤本14种,寄生植物2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白头叶猴对木本植物的觅食比例与其相对密度(r=0.577,n=71,P<0.001)、相对盖度(r=0.484,n=71,P<0.001)、相对频度(r=0.613,n=71,P<0.001)、优势度(r=0.580,n=71,P<0.001)和生物量(r=0.481,n=71,P<0.001)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白头叶猴对木本植物的利用受其优势度的影响。白头叶猴以木本植物的优势度选择食物,对提高其在破碎化生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优势度 食物选择 白头叶猴 破碎化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华兴 廖宏俊 韦晓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0期239-241,共3页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属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特有性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阐述崇左市生物多样性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状,并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协调保护...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属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特有性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阐述崇左市生物多样性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状,并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协调保护区与群众利益,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的管理,积极开展科研监测、加强交流与合作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现状 保护对策 广西崇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叶猴入选绿色营地
9
作者 韦俏俏(文/图) 《广西林业》 2022年第12期45-45,共1页
近日,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40个单位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白头叶猴保护区荣在列,是广西2022年唯一入选单位。多年来,白头叶猴保护区在自然教育工作建设和发展中,立足独具特色的白头叶猴生态资源,依托白头叶猴馆、... 近日,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40个单位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白头叶猴保护区荣在列,是广西2022年唯一入选单位。多年来,白头叶猴保护区在自然教育工作建设和发展中,立足独具特色的白头叶猴生态资源,依托白头叶猴馆、白头叶猴科普长廊、白头叶猴大讲堂、白头叶猴生态旅游区等研学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彰显生态特色,突出教育意义,社会反响好,先后创建成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科普教育基地 野生动物保护 中国生态学学会 全国中小学生 科普基地 国家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叶猴生态旅游现状与前景
10
作者 唐华兴(文/图) 何慧君(文/图) 《广西林业》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白头叶猴是世界濒危、广西崇左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崇左左江和明江之间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石山地带。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人类的猎捕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致使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仅剩30... 白头叶猴是世界濒危、广西崇左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崇左左江和明江之间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石山地带。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人类的猎捕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致使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仅剩300多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种群数量 广西崇左 保护野生动物 喀斯特石山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叶猴窜红网络精彩夺冠
11
作者 何慧君 《广西林业》 2019年第6期46-46,共1页
5月22日,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作为中国独有而且濒危的保护动物被热情网民推上榜首。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评选'收官,白头叶猴凭借'峭壁生活'一则短片,赢得网友39.42万次点赞,以超过第二名20多万票的佳绩摘取桂冠... 5月22日,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作为中国独有而且濒危的保护动物被热情网民推上榜首。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评选'收官,白头叶猴凭借'峭壁生活'一则短片,赢得网友39.42万次点赞,以超过第二名20多万票的佳绩摘取桂冠。此次评选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主办。大熊猫、金丝猴等21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强势参评,投票时间从5月12日开始,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一锤定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保护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鸟”育雏首次入镜
12
作者 张文卉 蒋欣妍 梁霁鹏 《广西林业》 2022年第7期38-41,共4页
5月24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巡护保护区驻逐片区时,首次通过照片形式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冠斑犀鸟育雏。
关键词 重点保护动物 白头叶猴 冠斑犀鸟 广西崇左 育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首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