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崇左市降香黄檀主要病虫害
1
作者 方小玉 常明山 覃雪春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4期31-32,40,共3页
近年来珍贵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工造林规模不断扩大,为掌握其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通过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和灯诱调查等3种方法开展调查。调查发现降香黄檀主要病虫害种类共12种... 近年来珍贵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工造林规模不断扩大,为掌握其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通过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和灯诱调查等3种方法开展调查。调查发现降香黄檀主要病虫害种类共12种,其中,病害2种,虫害10种,危害部位主要是叶片和嫩梢,造成重度危害的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灰卷裙夜蛾(Plecoptera subpallida(Wal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降香黄檀 人工林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常明山 邓艳 +3 位作者 廖旺姣 苏全 方小玉 吴耀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度分析法测试了酶活性,采用关联法分析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感病指数最小为博白大果油茶26.9,病斑长度(2.62±0.40)mm,感病指数最大为普通油茶68.8,病斑长度(8.01±2.03)mm。感病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油茶>岑软3号>岑软2号>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感病后,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POD活性均较其他高感油茶品种明显升高,CAT也明显升高(除岑软2号油茶外),SOD和PPO则表现各异;防御酶活性诱导增长率、酶AUEAPC综合增长率以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增长率高于高感油茶;健康油茶酶活性与病斑大小、感病指数相关性弱或基本不相关,感病后POD、CAT、PPO均与抗性呈正相关,而SOD与抗性呈负相关,相关性均在高度和中度以上。[结论]博白大果油茶为高抗品种,陆川及香花油茶为中抗品种,岑软2号、岑软3号、普通油茶为高感品种,且感病油茶酶活性与感病指数存在明显相关,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油茶抗炭疽病及其防御酶在抗性评价中的作用,为早期鉴别油茶抗病性并筛选抗病油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抗病性 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雄性比例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梁一萍 李吉跃 +1 位作者 温秀军 李奕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2,18,共3页
通过对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和巨园桉E.grandis×E.tereticornisDH201-2上1 200头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Fisher&La Salle连续2个月的观察,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雄性比例达到18%~48%,比报道的0.5%~0.8%(即雄雌... 通过对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和巨园桉E.grandis×E.tereticornisDH201-2上1 200头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Fisher&La Salle连续2个月的观察,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雄性比例达到18%~48%,比报道的0.5%~0.8%(即雄雌性比1/195~1/124)高17.2%~47.2%,其比例在不同桉树品种和不同时间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雄虫 窿缘桉 巨园桉DH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粘板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引诱及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尚文 罗基同 +4 位作者 杨秀好 吴耀军 覃崇贵 梁一萍 常明山 《广西林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99-203,共5页
在林间试验10种颜色粘板引诱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Fisher&La Salle)成虫,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对黄色粘板的趋性明显高于蓝色和其他颜色,引诱率为95%,悬挂高度4 m和西南方向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效果最好,发现10种颜色... 在林间试验10种颜色粘板引诱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Fisher&La Salle)成虫,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对黄色粘板的趋性明显高于蓝色和其他颜色,引诱率为95%,悬挂高度4 m和西南方向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效果最好,发现10种颜色的粘板诱蜂量与肉眼观察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种群数量平均符合度为70%,黄板的符合度最高为84.53%,在低种群密度下比肉眼观察的监测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引诱 黄色粘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叶用林害虫和天敌调查及害虫治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尚文 梁一萍 +3 位作者 梁大持 玉开积 麻新 樊覃道 《广西植保》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调查天等县八角叶用林结果显示,害虫有15种,天敌有12种。主要害虫是八角象甲(Hypomeces sp.)、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umura)和八角尺蛾(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 Prout)。天敌主要是蚁类、蜘蛛类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 调查天等县八角叶用林结果显示,害虫有15种,天敌有12种。主要害虫是八角象甲(Hypomeces sp.)、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umura)和八角尺蛾(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 Prout)。天敌主要是蚁类、蜘蛛类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Jsamo) vuuemln)。提出天等县八角叶用林害虫治理技术,包括改善林分环境、人工捕杀、物理诱杀、生物杀虫剂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害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鹏飞 常明山 +3 位作者 罗辑 吴耀军 杨娟 杨振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06-112,173,共8页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法对其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幼虫具有良好的感染作用,浸渍法接种7 d后校正感染率达83.3%;寄生曲霉Q527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此培养基培养7 d平均菌落为78.18 mm;pH为8适应生长和产孢分别为78.12 mm和2.61×10~9个;其不耐高温,在65℃停止生长和孢子萌发;乳糖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大小为37.97 mm;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产孢,产孢量为2.03×10~9个;蛋白胨作为氮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和产孢,分别为51.06 mm和2.96×10~9个;在黑暗状态中生长最好,分别为78.17 mm和2.63×10~9个。【结论】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黄野螟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黄野螟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野螟成虫触角电镜观察及其对7种杀虫剂的EAG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鹏飞 常明山 +4 位作者 吴耀军 罗辑 方小玉 杨振德 周红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野螟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分析触角对7种杀虫剂的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触角长8600~9100μm,雌雄触角...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野螟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分析触角对7种杀虫剂的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触角长8600~9100μm,雌雄触角均为线状,感受器主要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黄野螟雄虫的毛形感器在数量上多于雌虫。在触角电位检测中,雌雄黄野螟成虫存在差异,黄野螟雄成虫对乙多·甲氧虫酰肼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黄野螟雌成虫对苏云金杆菌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成虫触角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触角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八角的泡盾盲蝽 被引量:4
8
作者 唐月兰 覃布列 +1 位作者 韦正香 原琼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4,共2页
1 997年— 2 0 0 3年对发生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八角林区的一种新害虫———八角泡盾盲蝽Pseudodoniellasp 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该害虫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 1a发生 3~ 4代 ,霜降后以成虫在枝干隐蔽处越冬 ,翌年 3— 4月成虫交配产卵... 1 997年— 2 0 0 3年对发生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八角林区的一种新害虫———八角泡盾盲蝽Pseudodoniellasp 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该害虫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 1a发生 3~ 4代 ,霜降后以成虫在枝干隐蔽处越冬 ,翌年 3— 4月成虫交配产卵 ,5月中下旬若虫陆续孵化。除越冬代外 ,其它世代重叠。以若虫、成虫刺吸花蕾、嫩果、枝梢 ,引起落花、落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泡盾盲蝽 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