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境隔离作用对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群落树种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冬兴 向悟生 +6 位作者 丁涛 王登惠 农正权 龙继凤 郭屹立 李先琨 王斌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1005,共15页
森林群落内强烈生境异质性可能会驱动不同树种间形成空间隔离,从而塑造出与局域复杂生境相适应的群落树种空间结构。该文以广西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具有不同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3个典型森林群落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主要树... 森林群落内强烈生境异质性可能会驱动不同树种间形成空间隔离,从而塑造出与局域复杂生境相适应的群落树种空间结构。该文以广西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具有不同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3个典型森林群落1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主要树种的种内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格局来量化群落树种空间结构,检测其对喀斯特局域生境隔离作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3个森林群落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以中小尺度聚集分布为主,在较小尺度(0~13 m)上聚集分布比例为85%,在中尺度(13~30 m)上逐步降低至60%,在较大尺度(>30 m)上降低至20%以下;随着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的增加,群落内中小尺度种内聚集分布的比例逐步增加,平均值分别为63.1%、89.5%、94.4%。(2)3个森林群落树种的种间关联格局整体上以空间隔离和部分重叠为主;在小尺度(0~3 m)上二者共占50%,在中小尺度(3~20 m)上占70%,在较大尺度(>20 m)上逐步降低至40%;随着生境异质性强烈程度增加,群落中小尺度种间空间隔离和部分重叠的比例逐步增加,平均值分别为60.4%、70.2%、83.7%。综上结果表明,强烈的局域喀斯特生境异质性会增加群落树种的种内聚集分布强度,提高群落不同树种之间产生空间隔离的概率,说明局域复杂生境的隔离作用是塑造喀斯特森林群落树种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强调,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域进行植被生态恢复时,需充分评估不同地段生境条件,并参考相应原生境森林群落来配置树种及其空间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空间隔离 生境异质性 扩散限制 双关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南部石山森林中熊猴的姿势行为
2
作者 刘筝 刘晟源 +1 位作者 李友邦 黄中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3,共12页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猴移动模式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四足行走(45.3%±7.6%)、跳跃(28.8%±4.8%)、攀爬(23.9%±6.2%)、四足奔跑(1.2%±0.7%)、搭桥(0.9%±0.6%)。分析发现,熊猴搭桥和攀爬的频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搭桥的频率在果实丰盛季节明显高于果实缺乏季节;攀爬的频率在果实缺乏季节高于果实丰盛季节。在日时段上,熊猴在下午时段(12:00—19:00)攀爬比上午时段(06:00—11:59)更频繁。熊猴对姿态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坐(91.7%±4.1%)、站立-前肢悬吊(4.2%±3.3%)、悬吊(1.9%±1.6%)、四足站立(1.4%±1.8%)、躺(0.8%±0.5%)。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不完全一致,表现为觅食时的主要姿态为坐(87.3%±6.1%)和站立-前肢悬吊(7.9%±5.5%);理毛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5.6%±2.8%)和躺(3.1%±2.2%);休息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7.1%±1.4%)和四足站立(2.2%±1.1%)。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日时段上,觅食活动的躺和悬吊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上午时段(06:00—11:59)躺和悬吊的频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12:00—19:00)。此外,熊猴的姿势行为受到食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模型Ⅰ(含果实)和模型Ⅱ(含嫩叶),检验了食物组成对熊猴姿势行为的影响。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是影响熊猴对姿势行为利用的重要因素,熊猴灵活地调整姿势行为可能是对食物组成变化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姿势行为 季节变化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鹿角兰属(兰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荣 覃营 +1 位作者 刘晟源 刘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71-1974,共4页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鹿角兰属(Pomatocalpa)一新记录种——纹瓣鹿角兰[P.tonkinense(Gagnep.)Seidenf.],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纹瓣鹿角兰的花序疏生多数花,萼片、花瓣均具2条紫色条纹,中萼片及花瓣远长于...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鹿角兰属(Pomatocalpa)一新记录种——纹瓣鹿角兰[P.tonkinense(Gagnep.)Seidenf.],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纹瓣鹿角兰的花序疏生多数花,萼片、花瓣均具2条紫色条纹,中萼片及花瓣远长于侧萼片,与中国原记录的2种鹿角属植物容易区分。该研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中国鹿角兰属植物图版及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兰属 纹瓣鹿角兰 新记录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守宫木在中国的发现及其补充描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仁传 吴望辉 +2 位作者 黄俞淞 吴剑峰 黄云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1-1724,共4页
在多次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多支守宫木(Sauropus racemosus Beille)。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枝叶无毛,叶片膜质,总状花序3~5支聚生于老茎下部的小枝脱落处... 在多次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多支守宫木(Sauropus racemosus Beille)。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枝叶无毛,叶片膜质,总状花序3~5支聚生于老茎下部的小枝脱落处,蒴果扁球状,红色,果皮6爿裂,极易与守宫木属其他种区分,因其多支花序聚生于老枝而取名为多支守宫木。该文详细描述了多支守宫木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植物彩色照片、分布信息,并基于IUCN的评估标准对该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多支守宫木的发现再次丰富了中越边境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了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的植物调查尚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科 新记录 中国植物 广西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木质藤本对不同支持木的攀附选择性
5
作者 陆芳 李健星 +10 位作者 王斌 李冬兴 郭屹立 文淑均 刘晟源 陆树华 黄甫昭 陈婷 王登惠 向悟生 李先琨 《生态学报》 2025年第20期10277-10290,共14页
木质藤本对支持木的攀附特征是理解木质藤本-树木相互作用的基础。在高异质性的生境中,木质藤本对不同支持木的攀附及其影响机制目前仍了解不多。研究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一个15 hm^(2)样地所有胸径大于1 cm木... 木质藤本对支持木的攀附特征是理解木质藤本-树木相互作用的基础。在高异质性的生境中,木质藤本对不同支持木的攀附及其影响机制目前仍了解不多。研究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一个15 hm^(2)样地所有胸径大于1 cm木质藤本及其对支持木攀附特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支持木对木质藤本攀附的影响,以验证木质藤本对支持木的攀附是否具有选择性。结果显示:样地中共有木质藤本21478株(包括分枝),密度为1431.87株/hm^(2),鉴定出102种。本区域木质藤本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较高,在不同树种上的发生频率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聚集分布的倾向;单株支持木上木质藤本植物的多度与丰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木的茎干以及叶片习性对木质藤本的多度和丰富度具有较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大径级、树皮粗糙且裂缝较深(粗糙度4)、落叶树种攀附木质藤本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较高。60种个体数达20株以上的木质藤本中,广西牡荆(Vitex kwangsiensis)、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和闭花木(Cleistanthus sumatranus)是81.67%木质藤本植物种类的主要支持木。使用附生选择性指数分析6种优势木质藤本植物发现,优势木质藤本偏好攀附的主要有劲直刺桐(Erythrina stricta)、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ius)、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等15个树种,而逃避攀附的有三角车(Rinorea bengalensis)、对叶榕(Ficus hispida)和假肥牛树(Cleistanthus petelotii);且6种优势木质藤本在中径级、树皮粗糙有裂缝(粗糙度3)、常绿树种的发生频率较高。表现出优势木质藤本植物对不同特征支持木及种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支持木质藤本对树木的攀附具有选择性的假说。在全球热带森林藤本植物丰度和生物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木质藤本对支持木的侵扰可能是高度动态的,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木质藤本对森林群落结构动态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木质藤本 附藤率 每木附藤数量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