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模型分析
1
作者 周武威 何仙丽 +1 位作者 农安盛 朱维香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3月于崇左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73例SLE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访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151)和预后不良组(n=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3月于崇左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73例SLE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访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151)和预后不良组(n=22),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建立贝叶斯模型进行分析及模型验证。结果:两组患者狼疮活动度、C3、A/G、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度、C3、A/G、hs-CRP是SLE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且模型验证的一致性较强。补体C3水平与SLE具有相关性(χ^(2)=7.524,P=0.002),且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1.527,P=0.118)。结论:SLE伴补体C3水平降低患者预后水平差,其危险因素较多,从狼疮活动度、C3、A/G、hs-CRP研究层面入手可增强SLE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彤 秦胜军 +3 位作者 陈锦华 谭俊 潘孟 何艳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探讨瑶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瑶药治疗组80例,西药喹喏酮组60例;治疗前后观察其前列腺炎液等指标。结果: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但治疗非细菌性... 目的:探讨瑶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瑶药治疗组80例,西药喹喏酮组60例;治疗前后观察其前列腺炎液等指标。结果: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但治疗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成聪 朱贞洁 +3 位作者 马巧蓉 周志宇 覃灵燕 杜杨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AT-Rv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药物组(AT-RvD1)18只、抑制剂组(AT-RvD1+MRT-67307)12只,假手术组仅显露血管,余3组采用右颈总动脉离断...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AT-Rv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药物组(AT-RvD1)18只、抑制剂组(AT-RvD1+MRT-67307)12只,假手术组仅显露血管,余3组采用右颈总动脉离断后吻合、左颈总动脉结扎术构建吻合口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桥蛋白(OP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TANK结合激酶1(TBK1)、p-NF-κB,OPN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外径、外膜、平滑肌层、内膜厚度显著缩小[(1.70±0.19)mm vs(2.60±0.10)mm,(85.93±17.34)μm vs(189.36±9.64)μm、(50.12±5.16)μm vs(143.38±10.48)μm、(34.09±6.77)μm vs(98.41±8.97)μm,P<0.05],而管腔内径显著增大[(575.78±21.15)μm vs(541.56±36.79)μm,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α-SMA、p-TBK1显著下调,OPN、Ki-67、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构连续、有序,Ki-67、OPN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抑制剂组OPN、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AT-RvD1可抑制动脉吻合口瘤形成、发展,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骨桥蛋白质 肌动蛋白类 白细胞介素6 吻合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陆深泉 刘涛 李奕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比较2005年6月~2009年6月2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腔镜组)与33例行开腹穿孔修补(开腹组)的临床资料,2组术后均行正规抗溃疡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比较2005年6月~2009年6月2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腔镜组)与33例行开腹穿孔修补(开腹组)的临床资料,2组术后均行正规抗溃疡治疗。结果腔镜组27例手术成功,2例因缝合困难中转开腹完成修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腹腔残余脓肿2例,切口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33),显著高于腔镜组(P=0.043)。腔镜组手术时间(70.3±5.6)min与开腹组(67.7±5.8)min无统计学差异(t=1.754,P=0.085);腔镜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5)h,显著短于开腹组(62.2±11.2)h(t=-13.152,P=0.000);腔镜组住院时间(6.7±1.5)d显著短于开腹组(10.2±2.7)d(t=-6.013,P=0.000);腔镜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7.4%(2/27)明显低于开腹组48.5%(16/33)(χ2=11.932,P=0.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传统开腹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正规抗溃疡药物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果薯皂苷单体Ⅰ通过TGF-β1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吕美娴 廖智红 +5 位作者 周欢 周金玲 甘日植 朱洪卿 章璇璇 梁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究裂果薯皂苷单体Ⅰ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用TGF-β1刺激细胞24 h,以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剂SIS3作... 目的探究裂果薯皂苷单体Ⅰ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用TGF-β1刺激细胞24 h,以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剂SIS3作阴性对照。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mad7、Smad2/3、p-Smad2/3、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SSPHⅠ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其24 h的IC50为1.72μmol·L^-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SSPHⅠ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SPHⅠ组的Smad2/3,p-Smad2/3,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降低,Smad7和E-cadherin表达升高,结果与TGF-β1+SIS3组相同(P均<0.05)。结论SSPHⅠ能抑制SMMC-7721细胞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阻断EMT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薯皂苷单体I 侵袭 转移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探讨——基于2017年医学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传东 黄玉凤 +4 位作者 韦艳艳 唐丽华 陈相宜 陆英俊 蒙丽燕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4期69-72,共4页
从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检索医学科学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西医项目中各选取10例,围绕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基本雷同;中医科研思路是用... 从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检索医学科学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西医项目中各选取10例,围绕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基本雷同;中医科研思路是用还原论科学来论证、解释中医学,照搬西医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中医科研失去了中医的特色和灵魂,"中医西化"成为当前中医科研的主流。"中医西化"的科研要扭转"西化"的中医科研,关键是需要明确中医的科学定位。中医学是复杂的系统性科学,只能用系统论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医研究。科学的规划和引导中医科研,使中医科研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研 还原论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对全身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陆文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46-348,352,共4页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对全身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创伤性血气胸在崇左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对全身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创伤性血气胸在崇左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分别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留取术后当天及术后3天时的血清标本,测定急性时相蛋白CRP、ChE、SAA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MCP-1、ICAM-1及应激激素Cor、NE、Ins、AT-II的含量。结果:术后当天及术后3天时,胸腔镜组患者血清中CRP、ChE、SAA、TNF-α、IL-1β、IFN-γ、MCP-1、ICAM-1、Cor、NE、Ins、AT-II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开胸组。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能够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更为有效地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及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 电视胸腔镜 急性时相蛋白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文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69-472,共4页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临床研究进展 成人 颈脊髓损伤 X线检查 临床症状 检查手段 病理基础 发病机制 治疗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陆深泉 冯春善 +1 位作者 黄英武 李奕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LC组,n=67)或开腹(OC组,n=58)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LC组,n=67)或开腹(OC组,n=58)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64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2例因Calot三角粘连严重分离困难,1例为胆囊床出血较多镜下止血困难),术后切口感染1例(1.6%),胆漏1例(1.6%),并发症发生率3.1%(2/64)。OC组切口感染4例(6.9%),腹腔残余脓肿1例(1.7%),胆漏2例(3.4%),粘连性肠梗阻2例(3.4%),并发症发生率15.5%(9/58),显著高于LC组(χ2=5.696,P=0.017)。与O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短[(42.6±12.3)min vs.(63.8±11.6)min,t=-9.767,P=0.000],术中出血量少[(47.8±11.5)ml vs.(76.3±14.2)ml,t=-12.231,P=0.000],肠蠕动恢复早[(24.2±3.7)hvs.(43.7±8.6)h,t=-16.535,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4.6±2.2)d vs.(9.1±3.4)d,t=-8.758,P=0.000],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20.3%(13/64)vs.48.3%(28/58),χ2=10.663,P=0.001]。结论与OC比较,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陆深泉 刘涛 李奕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比较2008年5月~2010年5月95例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与87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组93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比较2008年5月~2010年5月95例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与87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组93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1例因阑尾粘连严重,分离困难;1例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切除困难。术后切口感染1例,无腹腔残余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1.1%(1/93)。OA组切口感染6例(6.9%),腹腔残余脓肿4例(4.6%),粘连性肠梗阻4例(4.6%),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4/87),显著高于LA组(χ2=13.269,P=0.000)。LA组和O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2±10.7)min和(42.5±12.3)min,无统计学差异(t=1.574,P=0.117);LA组术后排气时间(22.7±6.3)h,显著短于OA组(36.4±9.1)h(t=11.807,P=0.000);LA组住院时间(3.8±1.6)d,显著短于OA组(7.4±3.1)d有统计学差异(t=9.881,P=0.000);LA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3.2%(3/93),显著低于OA组18.4%(16/87)(χ2=10.949,P=0.001)。结论与OA比较,LA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锦宁 王文权 +2 位作者 陆莲丽 梁晓坤 黄明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调整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妇科、产科和普通外科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采样检测手卫生效果。结果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分别观察上述科... 目的探讨调整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与合格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妇科、产科和普通外科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采样检测手卫生效果。结果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前后分别观察上述科室医生手卫生时刻各300人次。手卫生依从率:在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后,妇科由32.33%提高至74.33%;产科由33.67%提高至85.67%;普通外科由26.33%提高至6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科分别抽查了98份手卫生后样本,合格率分别达到98.98%、100.00%和94.90%。结论在适当位置设置快速手消毒剂设施可有效提高临床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医务人员 手消毒剂 手卫生 手卫生设施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秀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87-2887,共1页
我市地处桂西南地区,适宜野生蜂群的生长、繁衍,每年8~11月份,人们外出生产活动时被毒蜂蛰伤者较多,严重者常危及生命。崇左市人民医院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治疗 毒蜂蛰伤 血液灌流 市人民医院 西南地区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及机体应激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兰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及机体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疝修补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9例和观察组(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 目的:研究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及机体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疝修补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9例和观察组(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组)39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WHOQOL-100量表评分、机体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WHOQOL-100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机体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及机体应激的波动相对较小,更为适用于此类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免钉合交锁网片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 围术期 生存质量 机体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6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甘作勇 罗秀珍 +3 位作者 李星阳 黄学华 何丹 黄小芬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qd,如2周后血压仍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剂量加倍,直至疗程结束,总疗程8周。结果治疗前的血压为(147.28±8.29)/(96...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qd,如2周后血压仍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剂量加倍,直至疗程结束,总疗程8周。结果治疗前的血压为(147.28±8.29)/(96.45±10.41)mmHg,治疗后的血压为(125.52±4.23)/(84.12±3.01)mmHg;降血压显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87.5%。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耐受性良好,适用于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高血压 原发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中2种止血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利军 李秀娟 韦日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64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以抽签方法分为丝线阻断组(n=32)及非丝线阻断组(n=32)。丝线阻断组先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64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以抽签方法分为丝线阻断组(n=32)及非丝线阻断组(n=32)。丝线阻断组先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进行预处理后再行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最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非丝线阻断组不用丝线结扎,直接在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最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和电凝止血。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而止血困难行输卵管切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丝线阻断组手术时间(30.5±0.3)min,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5.4±5.5)min(t=-5.032,P=0.000);丝线阻断组术中出血量(20.5±0.3)ml,显著少于非丝线阻断组(45.2±0.9)ml(t=-147.282,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20±4)d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0±5)d(t=-8.835,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68.8%(22/32),明显高于非丝线阻断组34.5%(10/29)(χ2=12.430,P=0.002)。丝线阻断组无一例发生输卵管完全梗阻或切除;非丝线阻断组发生8例输卵管完全梗阻,3例切除输卵管。2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电凝对输卵管黏膜的损伤,保持输卵管通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异位妊娠 丝线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6
作者 蒙法科 张金海 +2 位作者 卢庆弘 农明普 陆景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对比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平卧位改良前外侧入路(MAASP)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采用侧卧位DAA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采用MAASP实施... 目的对比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平卧位改良前外侧入路(MAASP)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采用侧卧位DAA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采用MAASP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7 d疼痛程度,术后髋臼前倾角、双下肢长度差异,术后3、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1年内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 d(P<0.05),术后7 d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3 d(P<0.05),B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1年两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1年内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DAA与MAASP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均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后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结石性急性梗阻性肾积脓合并糖尿病7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贵伟 梁宁锋 黄民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936-937,共2页
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合并感染,易形成肾积脓,对肾功能破坏明显,如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可形成脓毒血症。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7例结石性急性梗阻性肾积脓合并糖尿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及有效的微创处理,效果满意,报道... 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合并感染,易形成肾积脓,对肾功能破坏明显,如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可形成脓毒血症。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7例结石性急性梗阻性肾积脓合并糖尿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及有效的微创处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9~71岁,平均57.2岁。均有畏寒、发热,患侧腰痛及肾区叩击痛。体温38.8~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肾积脓 合并糖尿病 急性梗阻 结石性 微创治疗 上尿路结石 合并感染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导丝在双J管拔除困难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贵伟 梁宁锋 黄民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常被用于解除上尿路梗阻,预防或减少上尿路手术后发生的输尿管狭窄及尿漏,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因石街形成所致的尿闭或感染等。近年来,多种原因致拔管困难时有发生。2007年1月~2010年1月,
关键词 双J管拔除困难 临床应用 斑马导丝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上尿路梗阻 输尿管狭窄 石街形成 拔管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秋花 陈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研究,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骨质疏松患者218名,根据患者是否主动就医的行为,分为主动组(n=102)和...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研究,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骨质疏松患者218名,根据患者是否主动就医的行为,分为主动组(n=102)和非主动组(n=11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影响因素,并对主动组及非主动组进行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主动组与非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事业单位人员、经济收入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合并癌症、无养老保险等是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1年后,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为0.98%,非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为1.72%;干预前非主动组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远低于主动组(P<0.05),而干预后非主动组的知晓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大大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骨密度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非事业单位人员、经济收入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合并癌症、无养老保险等是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这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必要时给予饮食、药物、运动等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逻辑回归 影响因素 骨折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膀胱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小儿膀胱结石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贵伟 黄民平 +1 位作者 冯春善 梁宁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71-372,共2页
随着内镜和碎石技术的进步,膀胱结石多采用气压弹道、激光碎石等腔内技术处理,但由于小儿尿道纤细,经尿道取石和排石困难,且容易引起尿道损伤甚至狭窄,经尿道手术在治疗小儿膀胱结石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 激光碎石治疗 膀胱结石 小儿 输尿管镜 尿道损伤 经尿道手术 碎石技术 气压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