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薇 赵春云 高燕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组...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3)部分病例(40.9%~68.2%)发病有明显诱因,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4)发病时,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1)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其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vs(2.78±0.49)mmol/L,P=0.007];(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 低钾血症 甲状腺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桡骨远端骨折老年女性骨密度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晓宁 孔德明 +2 位作者 肖继龙 李硕 鞠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骨密度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分析98名桡骨远端骨折老年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健侧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依据术后是否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其他内科疾患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42例)。结...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骨密度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分析98名桡骨远端骨折老年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健侧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依据术后是否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其他内科疾患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前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健侧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辛伐他汀组健侧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与治疗前骨密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侧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均值增高,与初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两组间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发现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数存在统计学差异,辛伐他汀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分析两组间治疗前后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不影响骨质疏松患病率。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老年女性应用辛伐他汀(20 mg/d)可以改善桡骨远端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但不影响骨质疏松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骨折 骨密度 桡骨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不同输注方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钧 樊碧发 冯志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比较持续性和间断性硬膜外镇痛两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持续硬膜外镇痛,B组患者予以间断硬膜外... 目的:比较持续性和间断性硬膜外镇痛两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持续硬膜外镇痛,B组患者予以间断硬膜外镇痛。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4天,共5次对A组和B组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以及需要执行补救措施的病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后2、4、8、14天的VAS评分,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组内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除1例患者发生导管脱出外未出现其它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PHN均有一定的效果,且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可以酌情采取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持续性 间断性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平均BMD与腰椎椎体骨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雅滨 王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平均骨密度(BMD)与腰椎椎体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96例患者为骨折组,42例无腰椎椎体骨折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2-4)BMD进...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平均骨密度(BMD)与腰椎椎体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96例患者为骨折组,42例无腰椎椎体骨折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2-4)BMD进行测定。结果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体骨折组患者BMD相对对照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BMD降低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患者 腰椎平均骨密度 腰椎椎体骨折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波涛 王钧 +1 位作者 马迎存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口服加巴喷丁、神经妥乐平和盐酸曲马多;观察组(n=30):在口服...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口服加巴喷丁、神经妥乐平和盐酸曲马多;观察组(n=30):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疼痛区域的皮内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治疗后7 d、14 d和28 d)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期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内未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患者在口服药物后出现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好,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内注射 口服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味药酒治疗压疮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杜艳梅 郑向晖 +5 位作者 杜艳萍 吉丽 胡玉霞 罗玲 芦璇 夏远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采用压疮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压疮愈合计分表评分差异。结果...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采用压疮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压疮愈合计分表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和PUSH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药酒 压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和急诊处方点评情况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玉魁 马琳 张政赢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S01期132-133,共2页
目的对2013年门诊及急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点评分析,了解门急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全年处方共计12000张,医生书写处方错误8.41%,人均用药1.08种,其中15.30%患者使用... 目的对2013年门诊及急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点评分析,了解门急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全年处方共计12000张,医生书写处方错误8.41%,人均用药1.08种,其中15.30%患者使用注射剂,20.80%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35%.人均每次药费65.12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理的处方问题值得重视,应多管齐下,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用药分析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ACS患者PCI术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秀全 李彦芳 +1 位作者 孟英杰 石桂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ACS患者PCI术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106例ACS患者,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PCI术后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的常规剂量组60例、接受PCI术后瑞舒伐他汀...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ACS患者PCI术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106例ACS患者,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PCI术后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的常规剂量组60例、接受PCI术后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强化治疗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差异。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月,强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脂质代谢指标HDL-C、ApoA1的含量高于常规剂量组,LDL-C、ApoB的含量低于常规剂量组;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APN、Leptin的含量高于常规剂量组,Resistin的含量低于常规剂量组;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ICAM-1、MMP-1、TIMP-1的含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ACS患者PCI术后接受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并增加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 瑞舒伐他汀 血脂代谢 脂肪细胞因子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绝经伴血脂代谢异常女性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宁 彭风芹 +2 位作者 孔德明 张新梅 鞠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绝经后伴血脂代谢异常女性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分析885名绝经后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血脂代谢异常(TC>5.18 mmol/L或LDL-C>3.37 mmol/L)女性的跟骨骨密度,并依据T值分为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结果治疗...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绝经后伴血脂代谢异常女性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分析885名绝经后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血脂代谢异常(TC>5.18 mmol/L或LDL-C>3.37 mmol/L)女性的跟骨骨密度,并依据T值分为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结果治疗前跟骨骨密度为305.3±59.2 mg/cm2,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人数分别为115、446、324,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3月后骨密度为309.7±56.3 mg/cm2,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人数为117、459、319,12月后跟骨骨密度为312.5±60.9 mg/cm2,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人数为122、460、303。结论绝经后伴血脂代谢异常女性应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12个月后跟骨骨密度增高,但对骨质疏松患病风险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绝经 血脂代谢异常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味药酒加金因肽治疗压疮疗效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向晖 杜艳梅 +5 位作者 杜艳萍 吉丽 胡玉霞 罗玲 芦璇 夏远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金因肽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金因肽联合压疮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金因肽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金因肽联合压疮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药酒联合金因肽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药酒 金因肽 压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基因表达量的临界值研究及验证
11
作者 王雷 李爱国 +3 位作者 刘庆熠 贾金明 栾艳超 杜媛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5-899,共5页
目的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FFPE样本中ERCC1的相对表达量,确定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验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2-ΔCt法计算ERCC1的相对表达量。以其中位... 目的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FFPE样本中ERCC1的相对表达量,确定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验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2-ΔCt法计算ERCC1的相对表达量。以其中位值为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通过患者应用铂类化疗药物的短期、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验证。结果 200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均可检出的检出率为89.0%。ERCC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型、分期及有无吸烟史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高表达、低表达ERCC1患者在应用药物后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2.0%、53.7%(P<0.05)。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RCC1表达量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1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8);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15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28)。结论判定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适合进行后续验证,为相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RCC1 表达量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西药处方治疗少弱畸精子综合征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杜江平 李艳 +4 位作者 杨书文 门金娥 张向阳 郑海萍 华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45-1446,共2页
目的:观察少弱畸精子综合征(oligo-asteno-teratozoospermia syndrome,OAT)患者,采用自拟中西治疗前后精子成熟度变化。方法:对40例OAT患者给予自拟中西治疗3个月,留取治疗前后精液标本,进行吖定橙(acridine or-ange,AO)标记,激光共聚... 目的:观察少弱畸精子综合征(oligo-asteno-teratozoospermia syndrome,OAT)患者,采用自拟中西治疗前后精子成熟度变化。方法:对40例OAT患者给予自拟中西治疗3个月,留取治疗前后精液标本,进行吖定橙(acridine or-ange,AO)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黄和红色荧光精子百分率。所得数据经SPSS14.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绿色荧光G表示成熟精子、红色荧光R表示不成熟精子和黄色荧光Y表示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中间状态,分别为(50±11)%、(21±7)%和(23±10)%;治疗后依次为(63±8)%、(20±11)%和(17±9)%。统计分析G与R两种荧光有显著差异(P<0.05),而Y荧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西药处方治疗少弱畸精子综合征可以促进精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畸精子综合征 精子 核成熟度 吖定橙染色 中西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若干问题分析
13
作者 刘玉魁 单永宏 沈丹霞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S0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方法药师查房抽查病历医嘱用药分析,查阅文献,参与典型病例会诊商议抗感染治疗给药方案.结果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阐述,提出预防感染及治疗具体规范的方法.结论医药护...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方法药师查房抽查病历医嘱用药分析,查阅文献,参与典型病例会诊商议抗感染治疗给药方案.结果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阐述,提出预防感染及治疗具体规范的方法.结论医药护紧密配合并认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督导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无菌中单内层透明塑料袋的再利用
14
作者 葛志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31-31,共1页
1保护计算机键盘将医用无菌中单内层透明塑料袋(新乡市东方卫材有限公司生产,下称透明塑料)平整地铺于键盘上方并包裹,键盘下方用透明胶布固定。使用期间每日用75%乙醇棉球擦拭薄膜和鼠标2-3遍。每2周更换薄膜1次。我院于2010年2月至2... 1保护计算机键盘将医用无菌中单内层透明塑料袋(新乡市东方卫材有限公司生产,下称透明塑料)平整地铺于键盘上方并包裹,键盘下方用透明胶布固定。使用期间每日用75%乙醇棉球擦拭薄膜和鼠标2-3遍。每2周更换薄膜1次。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用于外科护理站、医生办公室的计算机,效果满意。薄膜柔软,清晰度高,不影响上机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无菌中单 内层透明塑料袋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艾双艳 李卫国 +2 位作者 冯亚东 田丽珺 刘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研究全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化学成分。方法全蝎提取物的二氯甲烷、70%甲醇部位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全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化学成分。方法全蝎提取物的二氯甲烷、70%甲醇部位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4-烯-3-酮(1)、胆甾醇(2)、尿嘧啶(3)、1-硬脂酰-甘油-3-磷酰胆碱(4)、甘油(5)、油酸(6)、脯氨酸(7)、丙氨酸(8)、亮氨酸(9)。结论化合物1、4、5为首次从全蝎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组织因子凝血活酶试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金霞 郭振中 +2 位作者 孙雷 景元霞 黄耀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可纯化组织因子(TF)之前,凝血活酶试剂由人或动物组织粗提物制成。近年来,已经改用高度纯化的重组组织因子(rTF)或可溶性组织因子(sTF)来制备凝血活酶试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重组组织因子的凝血酶原试剂研发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可纯化组织因子(TF)之前,凝血活酶试剂由人或动物组织粗提物制成。近年来,已经改用高度纯化的重组组织因子(rTF)或可溶性组织因子(sTF)来制备凝血活酶试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重组组织因子的凝血酶原试剂研发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重组凝血活酶试剂优于组织提取物试剂的特点,分析凝血活酶的发展趋势,并指出高灵敏性和稳定性重组凝血活酶是未来凝血活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活酶试剂 凝血酶原时间 组织因子 重组组织因子 可溶性组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分步效应室靶控输注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钊 赵砚丽 +2 位作者 李建立 张煜东 岳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评价异丙酚分步效应室TCI诱导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效应室TCI诱导组(Ⅰ组)和分步效应室TCI诱导组(Ⅱ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前(T0)... 目的评价异丙酚分步效应室TCI诱导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效应室TCI诱导组(Ⅰ组)和分步效应室TCI诱导组(Ⅱ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前(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及气管插管完成时(T3)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深度状态指数值。记录起效时间(开始输注异丙酚到意识消失时间),异丙酚血浆峰浓度,插管完成时间(开始输注异丙酚到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插管完成时异丙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82和25.69,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均于T1时出现降低(P<0.05),T2时达最低值(P<0.05),T3时恢复至T0水平(P>0.05);T1、T2时间点组间比较显示Ⅰ组平均动脉压低于Ⅱ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均于T1时出现降低(P<0.05),T3时恢复T0水平(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起效时间、插管完成时间显著延长(P<0.05),异丙酚血浆峰浓度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气管插管完成时异丙酚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分步效应室TCI诱导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麻醉 全身 药物投与系统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注射辅助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钧 樊碧发 刘波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疼痛科门诊及住院常见病种之一,治疗十分棘手.目前临床常使用脊神经根射频、硬膜外镇痛,乃至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手段,但上述方法均需要影像学技术引导,且操作者需要相当的操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技术在刚开展疼...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疼痛科门诊及住院常见病种之一,治疗十分棘手.目前临床常使用脊神经根射频、硬膜外镇痛,乃至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手段,但上述方法均需要影像学技术引导,且操作者需要相当的操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技术在刚开展疼痛治疗的地区的发展.皮内注射不需要影像学引导,且操作简便,极易上手;经皮神经电刺激为常规的无创性治疗手段.两种技术在临床上均有开展,但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数量不多.河北省峰峰集团总医院疼痛介入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皮内注射辅助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此类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疗效较为满意,具有简便、安全、费用易于接受等优点,特别适合刚开展疼痛治疗地区的疼痛门诊操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带状疱疹神经痛 电刺激治疗 临床观察 皮内注射 影像学引导 操作经验 疼痛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微粒和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海庆 唐英杰 李韶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1896-1897,共2页
目的研究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与聚乙烯醇微粒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聚乙烯醇微粒组和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聚乙烯醇微... 目的研究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与聚乙烯醇微粒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聚乙烯醇微粒组和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聚乙烯醇微粒或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阻断子宫肌瘤血供。记录治疗后患者月经量情况,并于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体积。结果两组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肌瘤体积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发热及缺血性盆腔疼痛为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聚乙烯醇颗粒相当,但其副作用较少,且该栓塞剂价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聚乙烯醇 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指标对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功能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玲 刘聪辉 +3 位作者 李建 张嘉宾 解宝泉 谢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对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分为2...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对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分为2型糖尿病伴OSAHS组(观察组)43例和糖尿病组40例,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8-iso-PGF2α和8-OHdG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组及观察组血清8-iso-PGF2α和8-OHdG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MoCA评分呈明显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8-iso-PGF2α、8-OHdG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8-iso-PGF2α、8-OHdG水平预测2型糖尿病伴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95%CI:0.708~0.867)、0.798(95%CI:0.720~0.875)。结论血清8-iso-PGF2α和8-OHdG是2型糖尿病伴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患者认知障碍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预测认知功能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