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后言语感知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硕 董瑞娟 +3 位作者 Solveig Christina Voss 钱金宇 吴燕君 张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选配后的言语识别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听力损失程度与年龄对助听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30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男13名,女17名,年龄26-86岁,双侧听力损失程度对称,双耳0.5-4 k Hz... 目的本研究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选配后的言语识别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听力损失程度与年龄对助听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30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男13名,女17名,年龄26-86岁,双侧听力损失程度对称,双耳0.5-4 k Hz频率下纯音听力阈值(PTA0.5-4 k Hz)平均值40~75 d B HL。所有受试者均选配PhonakBolero Q50系列耳背式助听器。使用汉语普通话言语测试软件(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进行裸耳和助听后安静与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结果(1)助听后,安静环境下的双音节识别率平均提高35.1±19.5%;噪声环境下语句识别率平均提高32.8±22.8%;(2)助听后言语识别能力与听力损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助听优势高于平均水平的受试者纯音听阈均大于50 d B HL,但存在个体差异大的特点。结论助听器选配可以有效帮助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提高言语识别能力,但听力损失程度不是唯一影响助听效果的因素,助听后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言语测试 言语识别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反馈抑制新技术:反馈阻断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冬鹤 蔡银华 +1 位作者 徐晓峰 梁洪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9-501,共3页
关键词 反馈抑制 阻断技术 管理系统 助听器 物理机制 数字技术 动态范围 残余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