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小春作物病虫害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进成 安正云 +5 位作者 陈向东 刘坚坚 卢玉娥 李学金 范桂萍 范光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B10期53-55,共3页
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研究并应用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小春作物病虫害机理,2002年至200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通过4年16组721个小区和21组63个同田对比试验(3.93hm^2)和5200hm^2大田示范研究,首次提出小麦、蚕豆多样性控制病虫害... 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研究并应用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小春作物病虫害机理,2002年至200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通过4年16组721个小区和21组63个同田对比试验(3.93hm^2)和5200hm^2大田示范研究,首次提出小麦、蚕豆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最佳行比;初步弄清了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氮、钾养分转化利用与抗病虫害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小麦、蚕豆多样性的控病增产机理;2002年至2005年在玉溪市7县(区)33个乡镇206个村示范应用小春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病虫害技术3.89万hm^2,新增粮油总产量1623.51万kg,新增产值5934.03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持续控制 小春作物 病虫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农田卡氏小鼠种群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顺德 普文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6,共2页
根据近年鼠情系统监测显示,滇中玉溪地区农田害鼠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卡氏小鼠MuscaroliBonhote(又名野外鼷鼠),田间组成已由1985年的5%上升到1995年的45%,成了该区农田的主要害鼠[1]。为掌... 根据近年鼠情系统监测显示,滇中玉溪地区农田害鼠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卡氏小鼠MuscaroliBonhote(又名野外鼷鼠),田间组成已由1985年的5%上升到1995年的45%,成了该区农田的主要害鼠[1]。为掌握该鼠的田间消长规律,为预测预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卡氏小鼠 种群 空间分布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永华 李娟 +5 位作者 李军 张钟 张军云 普进东 李晓亮 王文智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试验方法,分析了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生长期的增加,红提葡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缓慢波动下降的变化规律,从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看,下部叶和叶片顶端叶绿素a、b和总含量均为最大... 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试验方法,分析了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生长期的增加,红提葡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缓慢波动下降的变化规律,从不同叶位和叶片不同部位看,下部叶和叶片顶端叶绿素a、b和总含量均为最大;从叶片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看,叶片叶绿素a含量均大于叶绿素b含量,但以叶绿素b增长率最大,叶绿素总含量排列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但其增长率却以上部叶最大,下部叶次之;各调查期,a/b值差异均不明显。最后提出篱架主干形红提葡萄栽培措施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葡萄 叶片 叶绿素含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地区农田鼠害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顺德 孙钺 普文林 《云南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玉溪地区 农田 鼠害 调查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红心猕猴桃果实糖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永华 李军 +5 位作者 李娟 张钟 张军云 普进东 李晓亮 王文智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118-119,共2页
本研究采用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贮藏方式对红心猕猴桃果实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最小横径、最大横径和纵径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室温和乙烯利浸果处理的糖度值相当,比冷藏处理高52.0%以上,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均... 本研究采用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贮藏方式对红心猕猴桃果实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最小横径、最大横径和纵径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室温和乙烯利浸果处理的糖度值相当,比冷藏处理高52.0%以上,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均比鲜果高2.0~3.1倍;不同存储方式下猕猴桃果实的糖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用乙烯利处理可缩短果实后熟时间,增加糖度值。最后,提出红心猕猴桃果实的存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存储 糖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永华 李军 +5 位作者 李娟 张军云 张钟 普进东 张燕艳 钱遵姚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和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玉溪地区红地球葡萄从新梢萌发到7月12日前,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糖度性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增长变化,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 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和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玉溪地区红地球葡萄从新梢萌发到7月12日前,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糖度性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增长变化,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其后,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性状增长放缓,最后趋于稳定,但糖度稳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为果实成熟期;成熟的果粒顶部比基部糖度含量高1.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部位的果穗重量、单果重、果穗果数、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实糖度性状均以基部最大,中部次之,但差异不显著;最后提出玉溪地区篱架主干形红地球葡萄栽培措施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果实发育 性状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