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晚“三控”施肥技术验证试验报告
1
作者 宋振云 刘宏昌 +2 位作者 周斌 袁富平 石玉莲 《江西农业》 2016年第5S期28-29,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技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茎蘖肥施氮量,适当增加穗肥的施氮量,既能提高晚稻的成穗率和结实率实现增产增收,又能获得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二晚 三控施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抛植前不同除草剂对早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初探
2
作者 宋振云 吴爱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2期56-57,共2页
通过免耕抛植前不同除草剂对早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各种除草剂对早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不够显著。在峡江县当前克无踪价格高且农户求购不易的情况下,早稻免耕在抛植前灭草可参考选用20%百草枯加10%草甘膦或88.8%... 通过免耕抛植前不同除草剂对早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各种除草剂对早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不够显著。在峡江县当前克无踪价格高且农户求购不易的情况下,早稻免耕在抛植前灭草可参考选用20%百草枯加10%草甘膦或88.8%以上的草甘膦可溶性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抛植 除草剂 早稻 生育期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施肥量及方法综合对比试验研究
3
作者 龙秋生 吴建华 +2 位作者 彭建勇 胡建珍 杨素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5期83-85,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各施肥期不同分配比例和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肥施用时期,再次为各时期用肥量分配比例;在中等肥力田种植双晚...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各施肥期不同分配比例和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肥施用时期,再次为各时期用肥量分配比例;在中等肥力田种植双晚杂交稻施肥量以用纯氮量10~12kg/667m2为宜,不同用肥量之最佳施肥方法有所不同。当施肥量较高时,基蘖肥∶穗肥以8∶2为宜,穗肥于栽后20d施;若用肥水平较低时,则基蘖肥∶穗肥以7∶3为宜;穗肥于栽后30d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量 各期用肥比例 产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测土配方施肥简比试验
4
作者 袁富平 刘宏昌 +1 位作者 龙秋生 刘青云 《江西农业》 2016年第11S期10-10,共1页
烤烟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持续发展江西省峡江县烟叶产业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基于此,开展试验验证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在进一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可以全面推广。
关键词 烤烟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晚免耕与翻耕抛栽对比试验报告
5
作者 杜小勇 黄小聪 +1 位作者 涂梓静 宋振云 《江西农业》 2016年第11S期1-,共1页
随着免、少耕栽培技术在江西省峡江县中早稻生产中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技术不断完善,其效益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摸索二晚的免耕栽培技术,开展二晚免耕与翻耕抛栽对比试验,为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排灌条... 随着免、少耕栽培技术在江西省峡江县中早稻生产中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技术不断完善,其效益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摸索二晚的免耕栽培技术,开展二晚免耕与翻耕抛栽对比试验,为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排灌条件较好并保水保肥的灰黄泥田中,严格掌握技术要求进行二晚免耕抛栽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翻耕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