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评价Nisin物化特性及其在食品中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谦 余莲芳 +1 位作者 朱明扬 高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6-260,267,共6页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天然防腐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定量评价其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在食品中提取回收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稀盐酸pH=2,50℃时,Nisin溶解度最大为30.22 mg/mL;Nisin在温度超过50℃时易失活,(4&...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天然防腐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定量评价其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在食品中提取回收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稀盐酸pH=2,50℃时,Nisin溶解度最大为30.22 mg/mL;Nisin在温度超过50℃时易失活,(4±0.5)℃利于减缓降解;Nisin在生物条件下利用度为100%,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多肽。在4种食品中,辣蒜酱中Nisin最为稳定,以15 mL乙腈、10 mL稀盐酸(pH=2)为提取溶剂,超声20 min、50℃下水浴40 min为处理条件,得到Nisin保留时间为19.067 min;峰分型尖锐明显且基线平稳;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回收率为92.54%,RS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链球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物化特性 天然防腐剂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林根 朱明扬 +1 位作者 黄谦 刘剑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1003-1005,共3页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高效、 天然的生物活性抗菌肽,能够抑制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和革兰氏阳性食物腐败菌.本文综述了Nisin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及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生物防腐剂 乳酸链球菌素 食品安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和不同等价碳数甘油三酯的油茶籽油掺伪鉴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波 冯纳 +2 位作者 廖泽鹏 刘剑波 钟海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79,88,共8页
基于特征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油酸以及不同等价碳数甘油三酯的含量等1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油茶籽油掺伪棕榈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的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 基于特征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油酸以及不同等价碳数甘油三酯的含量等1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油茶籽油掺伪棕榈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的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都能完全准确识别掺伪20%及以上的掺伪油脂的掺伪量和种类,判别准确率为96. 22%。研究表明基于植物油在特征脂肪酸和不同等价碳数甘油三酯的含量的差异,运用PCA建立的掺伪鉴别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主成分分析 脂肪酸 甘油三酯 掺伪鉴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烫方式对百合褐变内源酶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彦丽 丁胜华 +2 位作者 高炜 谢秋涛 李高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3-60,共8页
以龙山百合为实验材料,采用沸水热烫和蒸汽热烫两种方式,研究热烫处理方式对百合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百合PPO活力较POD活力高,其中厚外片(thick outer,TKO)PP... 以龙山百合为实验材料,采用沸水热烫和蒸汽热烫两种方式,研究热烫处理方式对百合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百合PPO活力较POD活力高,其中厚外片(thick outer,TKO)PPO活力最高,薄内片(thin inner,TNI)最低;薄外片(thin outer,TNO)POD活力最高,TNI最低。两种热烫处理方式均可以有效抑制百合PPO与POD活力,并对其交叉横截面微观结构及近轴面表面微观结构产生影响。在沸水与蒸汽两种热烫处理条件下,百合TNO与TNI的PPO在热烫时间超过30 s后即失去活力,POD在热烫时间超过60 s后失去活力;百合TKO与厚内片的PPO在热烫时间超过60 s后失去活力,POD在热烫时间超过120 s后失去活力。百合片经热烫后,其内部淀粉颗粒发生糊化,光滑结构表面逐渐变得粗糙,颗粒间界面变得模糊;且热烫时间越长,糊化程度越高,当热烫时间为3 min时,百合片内部淀粉颗粒完全糊化。百合近轴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气孔器结构,经热烫后的百合片表面出现了膜状和颗粒状的结构。热烫也可以使百合片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热烫 褐变 内源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油茶籽油对H_2O_2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石浩 丁仁惠 +3 位作者 黄谦 王文龙 李红波 何小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6,共6页
探究油茶籽油对过氧化氢诱导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油茶果经物理压榨所得油茶籽油为材料,以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模型损伤组、阳性对照组(VC)、处理组(油茶籽油... 探究油茶籽油对过氧化氢诱导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油茶果经物理压榨所得油茶籽油为材料,以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模型损伤组、阳性对照组(VC)、处理组(油茶籽油5~500μg/m L预处理),以细胞内细胞存活率(凋亡率)、SOD、GSH-PX、ROS及其Nrf2基因表达水平为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当加入油茶籽油对细胞进行预保护后,质量浓度50~200μg/m L的油茶籽油对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在70%~82%之间,较H_2O_2模型损伤组的高。50μg/m L油茶籽油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4. 49%,较H_2O_2模型损伤组降低了44. 77%;细胞内SOD水平(22. 09 U/mg)、GSH-PX水平(64. 50 U/mg)较H_2O_2模型损伤组升高了46. 68%、63. 66%,且存在明显差异(P <0. 05);而ROS水平显著下降,与H_2O_2模型损伤组(88. 27)相比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下降了37. 66%;此时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为1. 13,较模型组提高了101. 78%;各指标均较优于阳性对照50μg/m L VC处理组的效果。说明油茶籽油对H_2O_2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预保护作用,且好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处理效果,可进一步将其开发成相应的天然有效抗氧化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H2O2诱导 HaCaT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茶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谦 朱明扬 +2 位作者 罗林根 石浩 吴少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06-211,287,共7页
以湖南当地茶叶品种(毛尖)为试材,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茶叶多糖含量,选取影响茶叶多糖提取得率的10种单因素进行多糖提取试验,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4个主要单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茶叶多糖提取工... 以湖南当地茶叶品种(毛尖)为试材,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茶叶多糖含量,选取影响茶叶多糖提取得率的10种单因素进行多糖提取试验,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4个主要单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茶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3次,提取温度85℃、酶反应时间3.0 h、超声功率1000 W,在此条件下,茶叶多糖提取得率为5.01%±0.08%。此方法可靠,提取率高,适于茶叶中的多糖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茶叶多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干制水产品中7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明扬 余莲芳 +1 位作者 任欢 黄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2,共4页
采用高压密闭微波消解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8种干制水产品中的镉、铅、铜、铬、锌、铁、锰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0.2%~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1.1%~3.9%,检出限为0.049~0.87ng/mL。结果表... 采用高压密闭微波消解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8种干制水产品中的镉、铅、铜、铬、锌、铁、锰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0.2%~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1.1%~3.9%,检出限为0.049~0.87ng/mL。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干制水产品中这7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干制水产品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味酱腌菜中常见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莲芳 朱明扬 +1 位作者 黄谦 王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选择湿法消解一次性处理样品,分别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连续测定了样品中Pb,Cd,Cr,As,Hg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在90.5%~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3.9%,检出限介于0.004~0.36ng... 选择湿法消解一次性处理样品,分别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连续测定了样品中Pb,Cd,Cr,As,Hg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在90.5%~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3.9%,检出限介于0.004~0.36ng/mL。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酱腌菜中这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湘味酱腌菜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辛硫磷的残留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玉梅 肖少怀 +2 位作者 余莲芳 王涛 高炜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辛硫磷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经涡旋、离心后,移取上清液经氮吹至近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25~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辛硫磷在小麦粉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05mg/k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辛硫磷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经涡旋、离心后,移取上清液经氮吹至近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25~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辛硫磷在小麦粉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05mg/kg。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在小麦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0.5%,RSD为2.5%~3.1%。方法的灵敏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小麦粉中辛硫磷残留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麦粉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