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30例血管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东 李慎茂 +3 位作者 朱凤水 缪中荣 焦力群 凌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3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术中先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同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3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术中先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同期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自膨支架30枚,椎动脉开口同期共成功植入31枚球囊扩张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均〈20%,技术成功率达100%(30/3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并发症。30例患者在术后第2 d复查颈、椎动脉超声及颅多普勒超声,均未发现再狭窄。14例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2例(85.7%,12/14)。30例患者在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亦无TIA及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 颈动脉颅外段 椎动脉开口 重度狭窄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不同Mori分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东 缪中荣 +3 位作者 焦力群 朱凤水 凌锋 李慎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评价对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资料,按照Mori分型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行支架成形术,比较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 目的评价对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资料,按照Mori分型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行支架成形术,比较不同Mori分型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支架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预后的情况。结果①按Mori分型,18例患者中Mori A型8例,MoriB型4例,Mori C型6例。②对Mori A型不和Mori B型患者均选用球囊扩张支架,Mori C型1例患者选用球囊扩张支架,5例选用Wingspan自膨式支架。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③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0天复查TCD,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均术出现再狭窄。④除1例Mori C型患者于术后24h脑桥有少量出血之外,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均末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未出现神经系统新发症状。⑤17例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中,14例术后症状消失,其中Mori A型6例,Mori B型3例,Mori C型5例。结论在支架成形术中,对Mori A型、Mori B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可选用球囊扩张支架,Mori C型患者可选用Wingspan支架。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早期预后良好,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手术中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