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群 舒楠 +1 位作者 宁密密 李绍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80-85,共6页
为了比较不同采果方法对猕猴桃贮藏性的影响,选用东红猕猴桃品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探讨了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2种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柄采摘处理的果实软化和腐烂程度均比去果柄... 为了比较不同采果方法对猕猴桃贮藏性的影响,选用东红猕猴桃品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探讨了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2种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柄采摘处理的果实软化和腐烂程度均比去果柄采摘处理轻,贮藏15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软化率分别为75%和100%,到贮藏18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腐烂率分别为34.6%和65.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实组织的SOD、CAT、P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表现为先升后降,MDA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说明猕猴桃果实组织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也逐渐被破坏,在猕猴桃果实的表现上是其硬度下降、软化率和腐烂率升高;留果柄采摘处理由于保护了果蒂处的组织,降低了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维持果实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能够有效减少因活性氧在体内的积累而对膜造成的损伤,从而能明显改善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果方法 品质劣变 抗氧化能力 贮藏性 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