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君 姜路 +1 位作者 熊芹 骆洪浩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6-1592,I0001-I0003,共10页
目的:探究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确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联合化疗方式治疗,68例采用单纯化疗方... 目的:探究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确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联合化疗方式治疗,68例采用单纯化疗方式治疗,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1∶1匹配后两组各60例。比较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匹配后两组年龄、BMI、肿瘤部位、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局部控制率(LCR)呈下降趋势(P<0.05),联合化疗组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总生存期(OS)中位数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呈连续下降趋势,6个月随访结果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CA19-9水平整体变化呈先降后升,1个月为最低点,CA19-9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余时期随访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后7 d、14 d 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1个月、3个月、6个月CA19-9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所有免疫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1个月达到最高点,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3^(+)T、NK细胞、IL-2、IFN-γ仍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CD4^(+)T/CD8^(+)T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余指标与联合化疗组趋势一致(P<0.05),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CD3^(+)T细胞、NK细胞数、IL-2水平较治疗前更低(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联合化疗组总T细胞数、CD3^(+)T细胞数、NK细胞数、IL-2、IFN-γ、IL-6水平较单纯化疗组偏高(P>0.05)。随访14 d和3个月联合化疗组CD4^(+)T/CD8^(+)T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其余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和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浅表超声 介入治疗 微波消融 胰腺癌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视网膜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2
作者 涂敏 杨双凤 +1 位作者 谭裕玲 王晓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9-566,共8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黄斑部浅层血管密度改变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6只眼)以及同期招募的45例神经功能...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黄斑部浅层血管密度改变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6只眼)以及同期招募的45例神经功能和视觉功能正常者(90只眼)作为对照,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和血流灌注密度、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和周长;改良Hoehn-Yahr分期评价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OCTA参数与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帕金森病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t=-6.424,P=0.000)、中心血管长度密度(t=-3.629,P=0.000)、内环血管长度密度(Z=-2.846,P=0.004)和中心血流灌注密度(Z=-2.703,P=0.007)均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25,P=0.000)。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视网膜结构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能是早期诊断和评价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极具潜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视网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血清Ang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克勤 余小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血清Ang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组)2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手术组)28例,然后将两组术前1d及术后3、7d...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血清Ang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组)2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手术组)28例,然后将两组术前1d及术后3、7d及14d的血清、尿液Zn、Mn、Cd、Ni等微量元素及血清Ang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7d及14d的血清及尿液Z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及尿液Mn、Cd、Ni及血清Ang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及血清Ang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患者术后各方面恢复相对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 肾癌 血清 尿液 微量元素 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向明芳 杨勤 +2 位作者 袁德芳 董兴菊 卢蓉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对 4 1例颅内肿瘤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上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 ,无 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提出对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 ,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观察病情 ,去除诱因 ,保持稳定的血压、颅内压、脉搏、... 对 4 1例颅内肿瘤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上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 ,无 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提出对颅内肿瘤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 ,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观察病情 ,去除诱因 ,保持稳定的血压、颅内压、脉搏、呼吸 ,充足供氧 ,改善组织血液灌注 ,降低胃酸浓度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颅内肿瘤 外科手术 应激性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护士药物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邓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该院115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药物治疗知识的调查。结果:32.2%的护士对药物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合格的占27.0%,一般的占63.4%,良好的占9.6%;认...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该院115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药物治疗知识的调查。结果:32.2%的护士对药物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合格的占27.0%,一般的占63.4%,良好的占9.6%;认为参加专题讲座可获取药物知识的占7.8%,92.2%的人从未参加过专题教育;其他方式占33.3%;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品保管等知识掌握较差。结论:转变观念,提高对药物知识的认识;强化基层护士用药知识再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药物知识培训;重视药物知识施教的针对性,将之作为基层医院护理教育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护士 药物治疗知识 调查 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醛固酮系统介导高糖致人系膜细胞损伤记忆效应
6
作者 杜超 熊勤攀 +1 位作者 周波 苏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研究高糖记忆对人系膜细胞(HMCs)表达局部醛固酮系统、活性氧(ROS)及癌胚纤维连接蛋白(oncofe-tal FN)mRNA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局部醛固酮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细胞分组如下:正糖组(NG,5mmol/LD-葡萄糖培养2d)、高糖组(HG... 目的研究高糖记忆对人系膜细胞(HMCs)表达局部醛固酮系统、活性氧(ROS)及癌胚纤维连接蛋白(oncofe-tal FN)mRNA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局部醛固酮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细胞分组如下:正糖组(NG,5mmol/LD-葡萄糖培养2d)、高糖组(HG,25mmol/L D-葡萄糖培养2d)、记忆组(M,25mmol/L D-葡萄糖培养2d→5mmol/L D-葡萄糖培养4d)、记忆+依普利酮组(MY,25mmol/L D-葡萄糖培养2d→5mmol/L D-葡萄糖+10μmol/L依普利酮培养4d)、正糖+依普利酮组(NY,5mmol/L D-葡萄糖培养2d→5mmol/L D-葡萄糖+10μmol/L依普利酮培养4d)、持续正糖组(SN,5mmol/L D-葡萄糖培养6d)。荧光显微镜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醛固酮合酶蛋白(CYP11B2)水平,RT-PCR检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CYP11B2、oncofetal FN mRNA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及转位,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液醛固酮水平。结果 (1)HG组和M组诱导人系膜细胞CYP11B2mRNA及蛋白分别为NG组的3.45、2.09倍和3.14、2.06倍,HG组和M组细胞上清液醛固酮含量分别为NG组的2.01、1.81倍(P均<0.05),HG组和M组均可促进MR蛋白发生核转位,定量分析示HG组和M组胞质/胞核荧光强度较NG组分别降低30%、21%(P均<0.05)。(2)HG组和M组oncofetal FN mRNA、ROS表达增加,分别为NG组的2.23、1.99倍和2.16、1.90倍(P均<0.05),MY组ROS、oncofetal FN mRNA表达分别较M组降低35%、51%(P均<0.05)。结论 HMCs存在高糖记忆效应,局部醛固酮系统可能介导了高糖致系膜细胞损伤的记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醛固酮系统 代谢记忆 高糖 癌胚纤维连接蛋白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论文后效应与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
7
作者 冉隆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文章提出并定义了医学论文后效应概念 ,探讨了论文后效应评价应具备的 4个主要标志 ,即论文发表杂志的权威性、论文发表形式的类别、论文引用率和文献检索工具的收录。认为论文应具备前瞻性、指导性和 /或导向性特征。指出和简评了国内... 文章提出并定义了医学论文后效应概念 ,探讨了论文后效应评价应具备的 4个主要标志 ,即论文发表杂志的权威性、论文发表形式的类别、论文引用率和文献检索工具的收录。认为论文应具备前瞻性、指导性和 /或导向性特征。指出和简评了国内目前医学文章出版存在的某些现象 ,譬如大量增刊 /文集的编发、论文评优的泛化和医学论文缺乏后效应评价等。并对完善医学论文学术评价做了思考 ,认为应广泛建立论文后效应评价意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论文后效应信息 ,建立中国模式的论文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文 后效应 学术评价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文华 赵小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平均流速水平(VM),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及8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PSV、EDV及V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上述统计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较大,各动脉血流均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眼底血流状态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近心区行微波消融对兔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豪 肖嘉伍 +5 位作者 陈雯 何萍 唐小清 杨友 李杨 余进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近心区肝脏行微波消融(MWA)对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对消融组兔行穿刺及MWA,对假手术组兔仅行穿刺;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观察不同时...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近心区肝脏行微波消融(MWA)对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对消融组兔行穿刺及MWA,对假手术组兔仅行穿刺;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观察不同时间点相关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实验。假手术组穿刺前与穿刺即刻、穿刺前与穿刺后心脏超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穿刺前、后心电图波形及超敏肌钙蛋白T(cTnT)均无明显变化,肌红蛋白(MYO)均为阴性。消融组消融过程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LVFS)均低于消融前(P均<0.05),消融过程中及其后心率(HR)均低于消融前(P均<0.05),消融后E峰减速时间(DT)高于消融前(P<0.05);消融后cTnT明显高于消融前(P<0.001);消融前MYO均阴性,消融后MYO为38.94(0,95.40)ng/ml;4只兔消融过程中及其后心电图出现变化。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近心区肝脏行MWA可对兔心功能产生一过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心室功能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臀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慧 杨朝凤 +3 位作者 陈雯 杨豪 李杨 余进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16-1916,共1页
患者男,39岁,体检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图1A),无咳嗽、咳痰、体质量减轻等;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全腹部平扫+增强CT:右侧臀大肌-臀中肌间隙内4.1 cm×6.9 cm稍低密度肿块,边界较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 患者男,39岁,体检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图1A),无咳嗽、咳痰、体质量减轻等;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全腹部平扫+增强CT:右侧臀大肌-臀中肌间隙内4.1 cm×6.9 cm稍低密度肿块,边界较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边缘见多发血管影,邻近髂骨未见骨质破坏(图1B、1C);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不除外横纹肌肉瘤。行超声引导下右臀肿物穿刺活检,见右侧臀部皮下软组织层内低回声团块(图1D),CDFI仅探及星点状血流信号。病理: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细胞质丰富、透明,内含嗜伊红染色颗粒,部分区域胞质呈空泡状,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核膜清晰,核仁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图1E);免疫组织化学:TFE3(+),MyoD1(-),Des(少数细胞+),Myo(-),S-100(-),CK(-),EMA(-),CgA(-),Syn(-),Ki-67(10%+),HMB45(-),CD34(-);符合“右臀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综合诊断为右臀部ASPS伴双肺多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蒲蠊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菌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建中 李修琴 +5 位作者 莫双铭 张艳 巫秀美 刘衡 李玥 游海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肠给予不同浓度的PL1和PL2。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来评估康复新液、PL1和PL2对UC的治疗作用;收集结肠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粪便样本中主要菌种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能够降低大鼠的DAI(P<0.01)、CMDI(P>0.05)、结肠指数(P<0.05或P<0.01)和HS总评分(P<0.05或P<0.01),显著增加结肠长度(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减少(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拟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极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后大鼠粪便样品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增多(P<0.01),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果表明,复方蒲蠊提取物对UC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UC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有益菌和致病菌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蒲蠊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腰椎病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68-869,共2页
目的整理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经验.方法:整理近2年在康复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总结保守治疗过程所使用的针灸、辨证施治具体方法及疗效,分析发病年龄、中医致病因素.结果:针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总有效率87.6%... 目的整理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经验.方法:整理近2年在康复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总结保守治疗过程所使用的针灸、辨证施治具体方法及疗效,分析发病年龄、中医致病因素.结果:针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总有效率87.6%,其致病因素主要与湿邪、久病有关.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病”等范畴,建议该治法用于其他腰椎病.因湿邪是广安岳池县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建议在临床中适当添加“除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辨证施治 阿是穴 华佗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溶栓抢救的体会
13
作者 严林 何举名 王汉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87-988,共2页
目的探讨观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溶栓抢救的方式。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双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溶栓抢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 目的探讨观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溶栓抢救的方式。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双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溶栓抢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28.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参数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都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心病心衰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能够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病 心衰 急性心梗 溶栓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及泰素分别与卡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兴超 潘荣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76-4277,共2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1h,第1天给药;卡铂400mg~500mg,静滴,第2天给药。B组28例,泰素135mg/m2,静滴3h,...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1h,第1天给药;卡铂400mg~500mg,静滴,第2天给药。B组28例,泰素135mg/m2,静滴3h,第1天给药,卡铂用法同前。3~4周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及B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3.3%及64.3%,两组患者大部分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提高率分别为80.0%及71.4%,两组间有效率及KPS提高率比较差异无显暑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其他毒性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两组大部分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毒性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 泰素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肝转移1例
15
作者 杨豪 肖嘉伍 +2 位作者 左慧 陈雯 余进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1病例简介:男,72岁,主诉:反复腹痛1个月余,加重12 h。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饱满,剑突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68 U/L,谷草转氨酶127 U/L,碱性磷酸酶385 U/L,谷氨酰转肽酶411 U/L,总胆红素35.7μmol/L,直接胆红素30.1μmo... 1病例简介:男,72岁,主诉:反复腹痛1个月余,加重12 h。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饱满,剑突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68 U/L,谷草转氨酶127 U/L,碱性磷酸酶385 U/L,谷氨酰转肽酶411 U/L,总胆红素35.7μmol/L,直接胆红素30.1μmol/L。超声、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见图1A~E。临床诊断: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肝转移性癌;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胆管癌?其他?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原发于胆囊,考虑胆囊癌。胆囊管旁可见一大小约1.5 cm×1.0 cm的淋巴结,考虑转移。结合术前检查,考虑患者淋巴结及广泛肝转移,无法根治性切除肝转移癌,同时胆总管下段狭窄,不排除胆管外淋巴结、管内外肿瘤或结石压迫。术中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患方要求仅行胆囊切除明确诊断,拒绝其他手术。完整切除胆囊后,烧灼胆囊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