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一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跃 张长春 +11 位作者 刘光裕 高梦源 符超俊 邢家宝 徐思佳 邝麒元 刘静 高校鹏 王衡 龚浪 张桂红 孙彦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9-3589,共11页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GISEQ 200测序平台进行宏转录组测序开展猪病原感染组学研究,系统性地筛查该区域仔猪腹泻的病原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最主要病毒进行确认,定量分析各病原的丰度并选取鉴定到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earson分析解析病原混合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通过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这些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致病性细菌、12种病毒和3种寄生虫。病毒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代表的腹泻相关病毒为主,包括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 Sa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 PKV)、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猪猴禽猪肠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轮状病毒A(rotavirus, RVA)等;细菌主要包括3种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种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2种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等;寄生虫包括两种滴虫和碘阿米巴原虫。来自5个场区的PEDV刺突基因(spike gene,S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毒株均属于G2c簇群,毒株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99.99%,毒株S基因存在重组情况;其中,一发病猪场还检测到P[6]基因型的rotavirus A部分VP4序列,与人源轮状病毒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此外,在4个猪场检测到2种以上的仔猪腹泻相关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提示,此区域存在腹泻病原多谱系共同流行的情况。病原相关性分析显示,PEDV/PSV(P<0.001)、PEDV/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 PToV)(P<0.001)和PEDV/PAstV(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而PEDV/PKV(P<0.05)有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在该地区相邻养殖区域中,仔猪腹泻的病原谱具有多样性,其中,直接致病病原是PEDV,同时,PEDV与样品中其他腹泻相关病毒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该地区仔猪腹泻病原的感染谱,并鉴定出导致腹泻发生最直接的病原体;同时也能分析小范围养殖区域内腹泻相关病原的相关性,为该区域仔猪腹泻疾病防控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 仔猪腹泻疾病 病原识别 PEDV 遗传进化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贞明 余苗 +5 位作者 刘志昌 李书宏 杜宗亮 王利敏 马现永 容庭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现代畜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收益的产业,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畜牧业逐渐成为一种智慧型产业,因此,智慧型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 现代畜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收益的产业,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畜牧业逐渐成为一种智慧型产业,因此,智慧型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该文通过介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应用的情况,给出发展建议,并对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畜牧业 个体识别 环境监测 产品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不同Wx与ALK基因组合的水稻品系
3
作者 付澳秋 欧旭华 +5 位作者 杨雪丽 张思琪 周华 郭涛 杨瑰丽 刘永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目的】Wx和ALK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2个主效基因,其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对稻米食味品质具有不同的效应。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不同Wx和ALK组合以获得具有不同食味品质的水稻株系,满足人们对稻米口感及用途多元化的需求。【方法】... 【目的】Wx和ALK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2个主效基因,其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对稻米食味品质具有不同的效应。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不同Wx和ALK组合以获得具有不同食味品质的水稻株系,满足人们对稻米口感及用途多元化的需求。【方法】以‘航香丝苗3号’为供体亲本,分别以‘华航特占’和‘航聚香丝苗’为回交亲本,构建BC_(1)F_(4)群体,结合分子标记筛选不同Wx和ALK组合的株系,分析候选株系的稻米品质性状。【结果】在‘华航特占’回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3个候选株系,其中,2个携带Wx^(b)ALK^(c),1个携带Wx^(a)ALK^(c);在‘航聚香丝苗’回交后代中筛选出14个候选株系,其中,5个携带Wx^(b)ALK^(c),9个携带Wx^(b)ALK^(b)。与Wx^(b)ALK^(b)株系相比,Wx^(b)ALK^(c)株系具有相近的直链淀粉含量,但具有更高的胶稠度和崩解值以及较低的消减值,蒸煮食味口感偏软且弹滑。筛选出的Wx^(a)ALK^(c)株系在直链淀粉含量(ω)高达32.2%时,还具有很高的胶稠度,适合米粉加工等特殊用途。【结论】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了17份不同Wx和ALK组合的水稻株系,这些株系具有不同类型的蒸煮食味品质,同时也具有多种用途,为未来满足人们对稻米口感及用途多元化需求的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基因 糊化温度基因 水稻 稻米品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全国荔枝生产形势分析与管理建议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厚彬 杨胜男 +3 位作者 苏钻贤 欧善国 潘蔚娟 彭晓丹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3期8-20,共13页
据2024年3月底的调查,全国荔枝种植面积785.13万亩,基于成花情况预测2024年全国荔枝总产量178.10万t,比上年减产45.94%。其中,广东87.64万t,广西41.61万t,海南22.81万t,福建11.78万t,云南7.83万t,四川6.43万t,广东、广西减产幅度较大。... 据2024年3月底的调查,全国荔枝种植面积785.13万亩,基于成花情况预测2024年全国荔枝总产量178.10万t,比上年减产45.94%。其中,广东87.64万t,广西41.61万t,海南22.81万t,福建11.78万t,云南7.83万t,四川6.43万t,广东、广西减产幅度较大。如以5月之前、5—7月、7月之后作为荔枝早、中、晚熟划分时间节点,今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覆盖区域早、中、晚熟比例为47.1∶41.9∶11.0。分品种产量预测,‘妃子笑’62.85万t,‘黑叶’18.30万t,‘怀枝’9.35万t,‘白糖罂’7.99万t,‘桂味’5.05万t,‘双肩玉荷包’2.61万t,‘大红袍’1.79万t,‘白蜡’1.52万t,‘糯米糍’1.57万t。‘黑叶’‘怀枝’‘桂味’‘糯米糍’‘鸡嘴荔’等中、晚熟品种减产幅度达60%~80%。分析认为,末次秋梢成熟期偏迟和暖冬是影响今年荔枝成花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管理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产量与产期预测 成花影响因子 管理技术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成花过程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影 彭维 +3 位作者 胡双飞 吴灏 董利 苏薇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本文旨在探索化橘红花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为化橘红花的综合利用和其挥发油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以现蕾期、花苞期、盛开期和谢花期的化橘红花新鲜样品为材料,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挥发油成分,通过... 本文旨在探索化橘红花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为化橘红花的综合利用和其挥发油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以现蕾期、花苞期、盛开期和谢花期的化橘红花新鲜样品为材料,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挥发油成分,通过构建“化橘红花-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挥发油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橘红花挥发油成分以烯类(56.84%~70.19%)和醇类(21.33%~38.34%)物质为主,包括γ-松油烯、D-柠檬烯、芳樟醇、法尼醇、橙花叔醇和β-蒎烯。烯类物质在成花过程中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醇类物质表现出先增多再减少的趋势,盛开期达到峰值。现蕾期、花苞期和盛开期的挥发性物质总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谢花期显著降低。法尼醇、芳樟醇、α-水芹烯、橙花叔醇和香茅醇等挥发性成分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较高。各个花期的化橘红花均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花 挥发油 变化趋势 GC-MS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母猪舍仔猪智能保温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曾志雄 邬锡权 +3 位作者 代叶 罗志杰 涂祥 吕恩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59,67,共7页
为解决传统仔猪加热装置难以满足不同日龄仔猪体感温度需求、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分娩舍仔猪智能保温控制系统。分娩舍仔猪智能保温控制系统根据猪舍养殖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推算仔猪当前的体感温度,智能和集群调节保温... 为解决传统仔猪加热装置难以满足不同日龄仔猪体感温度需求、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分娩舍仔猪智能保温控制系统。分娩舍仔猪智能保温控制系统根据猪舍养殖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推算仔猪当前的体感温度,智能和集群调节保温设备的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阶段日龄仔猪对体感温度的需求。开展分娩母猪舍仔猪保温控制系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将仔猪体感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区间内,体感温度波动范围在±0.75℃内。不同日龄下体感温度数据计算出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表现为弱变异性,说明体感温度的离散程度较小,系统控制体感温度效果相对稳定。该研究为分娩母猪舍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舍 仔猪 智能保温 嵌入式控制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超普 马现永 +7 位作者 田志梅 余苗 刘志昌 邓盾 容庭 遆俊岭 宋敏 张辉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2-1331,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8.290±0.140)kg、健康状况良好的28日龄三元(杜×长×大)杂交去势断奶...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8.290±0.140)kg、健康状况良好的28日龄三元(杜×长×大)杂交去势断奶仔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复方中药发酵粉,其中复方中药发酵粉由山楂、陈皮、鸡内金、山药、茯苓等原料发酵而成,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有机酸、黄酮类物质、多糖类及三萜类物质等。试验为期28 d,试验结束前3 d采集饲粮样和粪样,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断奶仔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浆和肝脏,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血浆免疫指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发酵粉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钙(Ca)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3%复方中药发酵粉可提高断奶仔猪对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发酵粉 断奶仔猪 养分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猪种质资源利用与育种生物技术创新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塑天 孟繁明 李剑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34-143,共10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快大型猪种引入,地方猪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强烈冲击。我国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地方猪种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源泉,因此多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介绍了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关利用研究,并综述了人工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基因组选择、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地方猪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广东地方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猪种质资源 分子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输精技术在母猪繁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辛海云 李宝红 +4 位作者 孟繁明 王塑天 胡斌 李剑豪 杜宗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106-115,共10页
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需求逐渐增强。传统发情鉴定和配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和时间成本,且易导致母猪生产延误甚至被淘汰。母猪定时输精是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联合产生的一项创新技术,通过添加外源合成... 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需求逐渐增强。传统发情鉴定和配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和时间成本,且易导致母猪生产延误甚至被淘汰。母猪定时输精是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联合产生的一项创新技术,通过添加外源合成激素对母猪体内的生殖激素进行分泌调控,从而调节卵泡的发育状况,使大量母猪在特定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症状、排卵,并对母猪进行批量输精配种。该技术能降低查情依赖性、减少隐性发情而造成的生产损失、增加母猪年产胎次数和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有利于猪群“全进全出”和防疫消毒,减少疫病交叉感染。但定时输精技术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存在效果不稳定、胚胎数增加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综述了母猪体内生殖激素的繁殖调控规律,针对不同生产阶段母猪开展定时输精技术的途径,分析各类激素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激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优化定时输精技术方案、提高母猪繁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定时输精 批次生产 生殖激素 繁殖调控 激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废弃物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艺燕 邓盾 +6 位作者 田志梅 鲁慧杰 刘志昌 李家洲 马现永 张琦 兰永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78-4487,共10页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技术应符合减少、再利用和回收有机废物的处理原则。作者综述了FW的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FW饲料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酶处理、藻类培养、昆虫过腹、发酵技术。其中热处理可以确保微生物安全性,是其他技术的预处理技术。藻类培养和昆虫过腹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植物和昆虫蛋白,避免同源污染,但尚不清楚藻类和昆虫在FW利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污染物积累。酶处理和发酵技术可以将FW中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酶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考虑特殊的酶制剂。发酵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和资源利用率高,其核心是微生物,需要筛选有效的、能充分利用FW的微生物。目前FW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较少,在其生产和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为了使FW饲料真正作为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研究人员必须对不同动物(含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和产品特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动物健康及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弃物 饲料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艺燕 田志梅 +4 位作者 刘志昌 李家洲 李贞明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6期1-5,10,共6页
大力推进废弃物饲料化利用,解决饲料短缺,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主要有果蔬废弃物或残渣、糖蜜、甘蔗渣、酒糟、醋渣以及各种加工废水等。这些废弃物存在营养缺陷,且适口性差。本文主要综述... 大力推进废弃物饲料化利用,解决饲料短缺,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主要有果蔬废弃物或残渣、糖蜜、甘蔗渣、酒糟、醋渣以及各种加工废水等。这些废弃物存在营养缺陷,且适口性差。本文主要综述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即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综合使用方法。物理法分为干制、切短与粉碎、浸泡、蒸煮、热喷与膨化、蒸汽爆破、制粒与压块、照射,所得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化学法主要是碱化和氨化,所得饲料适用于反刍动物。生物法分为酶处理、微生物处理、水生生物处理和昆虫过腹技术,生物法处理所得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联合使用以上方法,能更好地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转变为动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废弃物 饲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贞明 余苗 +4 位作者 容庭 刘志昌 李书宏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3期52-56,79,共6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农业耕种体系,具有低碳节约、简单方便、产量高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史、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功能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水产养殖 技术 系统 鱼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在水果保鲜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敦源 胡娟 +6 位作者 邬彩娟 朱焱宗 李辰 张志炜 雷炳富 刘应亮 郑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36-353,共18页
传统的水果保鲜方法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鲜水果的可持续需求,如何进一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成为一大挑战。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在水果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CDs在水果... 传统的水果保鲜方法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鲜水果的可持续需求,如何进一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成为一大挑战。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在水果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CDs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包括CDs在包装材料和涂层技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与其他保鲜方法的结合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水果保鲜的挑战以及CDs在水果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新型水果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水果保鲜 抗氧化 抗菌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SG 2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抗PEDV感染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王梦璐 张志杰 +8 位作者 李之晗 聂晶晶 瞿云芝 张春红 刘志成 沈海燕 张建峰 孙亚妮 李玉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共8页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 为了研究猪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的序列信息及其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增殖的影响,以提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总RNA为模板扩增猪ISG 20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进而构建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转染入IPEC-J2细胞鉴定表达情况。此外,在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中感染PEDV分析ISG20对PE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猪ISG 20基因CDS区的大小为516 bp,编码171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84;猪ISG20存在2个N-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骨架和细胞质中,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构建的pcDNA3.1-3×Flag-ISG20重组质粒能够在IPEC-J2细胞中表达,蛋白大小约为19.6 ku,而且可以明显抑制PEDV的增殖;克隆了猪ISG 20基因,并且在IPEC-J2细胞中重组质粒pcDNA3.1-3×Flag-ISG20能够表达且发挥抑制PEDV增殖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PEDV与ISG20的相互作用,以及以此为靶点筛选抗PEDV生物制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20 生物信息学分析 真核表达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方猪遗传改良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15
作者 董博 孙艺秋 +6 位作者 陈俊鹏 陈细浩 吴无畏 邢珂 刘馨乐 魏文康 贝锦龙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8期110-115,共6页
该文综述广东地方猪品种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技术应用情况,提出全面收集和科学保存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思路,摸清广东生猪遗传改良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加强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实施前沿技术研究攻关计划。
关键词 广东 生猪 种质资源 遗传改良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酸在猪、鸡及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邓近平 邓宸玺 黄双波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0,共10页
脯氨酸是畜禽和水生动物的一种功能性必需氨基酸,具有缓解氧化应激、参与能量代谢、调节免疫、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提高动物生长繁殖性能等生理作用。文章阐述了脯氨酸的代谢过程、消化和吸收,重点介绍了脯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脯氨酸是畜禽和水生动物的一种功能性必需氨基酸,具有缓解氧化应激、参与能量代谢、调节免疫、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提高动物生长繁殖性能等生理作用。文章阐述了脯氨酸的代谢过程、消化和吸收,重点介绍了脯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研究进展、研究展望,为进一步研究脯氨酸营养对实际猪、鸡和水产动物养殖生产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功能性必需氨基酸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境中生化过程的原位可视化研究进展
17
作者 顾文杰 刘冲 +4 位作者 王丹 李雅莹 卢钰升 吴杭涛 解开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7-1395,共9页
根际及近根际区域(根际微生境)进行着活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氧和矿质元素等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生化过程都发生在根际微生境中。根际微生境空间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对于准确捕捉和量化根际界面物质迁移转化过... 根际及近根际区域(根际微生境)进行着活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氧和矿质元素等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生化过程都发生在根际微生境中。根际微生境空间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对于准确捕捉和量化根际界面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和功能至关重要。过去几十年中,采用二维成像方法进行营养元素、酶和微生物等多种生化过程的同步原位可视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根际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和代谢物原位可视化研究的最新方法与研究进展,讨论了多参数成像技术在根际微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根际生化过程原位可视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提高根际原位可视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深入解析微生境中生化过程与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展开研究:1)开展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的可视化技术开发,并进行多参数及多手段耦合的兼容性验证;2)从样品制备和数据整合等方面,开发根际三维及四维可视化方法,探索根际微生境的时空动态可视化;3)研发便携式仪器,开展根际原位可视化技术的田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境 多参数成像技术 原位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理解荔枝开花过程
18
作者 苏钻贤 宁振辰 +1 位作者 汪情 陈厚彬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5-1056,共12页
[目的]荔枝开花的早晚影响果实成熟期、成花率和产量,也影响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荔枝开花期预测的空白,旨在构建气象因子、植株状态与荔枝开花进程的关系模型,为实现成熟期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9-2020年荔枝物候期、... [目的]荔枝开花的早晚影响果实成熟期、成花率和产量,也影响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荔枝开花期预测的空白,旨在构建气象因子、植株状态与荔枝开花进程的关系模型,为实现成熟期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9-2020年荔枝物候期、品种、树龄和气象数据,建立物候生态特征数据集,并利用随机森林(RF)和逐步回归(STR)算法构建荔枝花穗发育和开花持续期双阶段预测模型体系,经过5倍交叉验证、999次鲁棒性测试和2 a(年)盲测数据验证。[结果]花穗发育持续期模型均方根误差为3.6~3.7 d,相关系数0.97,盲测数据集验证相关系数0.98~0.99;开花持续期模型均方根误差1.2~2.6 d,相关系数0.88~0.97,盲测数据集验证相关系数为0.96~0.98。大于5℃日积温、日平均温度、风级和降雨量对荔枝开花过程有显著影响,大于24℃和18℃日积温分别对花穗发育期和开花续期起较大作用,上述因子共同构成影响荔枝开花过程的关键气象要素。[结论]建立的模型具有高鲁棒性和预测拟合度,有助于精准调控荔枝成熟期,所筛选的特征变量有助于理解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物候期 花穗发育持续期 开花持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枯萎病矮化粉蕉新品种仙粉1号的选育
19
作者 董俊辉 黄秉智 +7 位作者 杨志东 杨兴玉 吴元立 曾鸿运 杨澋禧 郭少英 刘明欣 许林兵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8-1132,共5页
仙粉1号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是广粉1号(ABB)经自然突变选育出的抗枯萎病矮化品种。植株矮化粗壮,假茎高度为2.09 m,假茎基周、中周周长分别为70、48 cm。新植蕉生长周期11.0~12.5个月,平均单株产量12.8 kg。种植密度为180~220株&... 仙粉1号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是广粉1号(ABB)经自然突变选育出的抗枯萎病矮化品种。植株矮化粗壮,假茎高度为2.09 m,假茎基周、中周周长分别为70、48 cm。新植蕉生长周期11.0~12.5个月,平均单株产量12.8 kg。种植密度为180~220株·666.7 m^(-2),产量约为2300 kg。成熟果实表皮鲜黄,果皮较厚易剥离。果实品质优异,甜酸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8.3%,还原糖含量为23.3%,总糖含量为25.3%,可滴定酸含量为4.99 mg·g^(-1),维生素C含量为13.6 mg·100 g^(-1)。该品种中高抗Foc 1号生理小种,可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试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新品种 仙粉1号 矮化 高抗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感知的农业机器人定位系统 被引量:27
20
作者 胡炼 王志敏 +4 位作者 汪沛 何杰 焦晋康 王晨阳 李明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为解决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农业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农机在机库、大棚等卫星信号弱或无环境下定位精度低甚至无法定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激光感知的农业机器人定位方法。采用二维激光雷... 为解决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农业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农机在机库、大棚等卫星信号弱或无环境下定位精度低甚至无法定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激光感知的农业机器人定位方法。采用二维激光雷达和激光接收器设计了基于激光感知的机器人定位系统,通过二维激光雷达发射扫描激光获取机器人上激光接收器的点云,同时激光接收器感应扫描激光,融合感应扫描激光时间差和激光接收器点云特征,得到移动激光接收器(即农业机器人)的定位。以全站仪测量为参照在大棚内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雷达扫描范围内,机器人行驶速度为0.8 m/s时,直线行驶时最大偏差绝对平均值为4.1 cm,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5 cm;曲线行驶时最大偏差绝对平均值为6.2 cm,最大均方根误差为2.6 cm,满足农业机器人在农机库等环境中自动导航所需定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激光雷达 激光传感 定位 智能农机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