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 |
孙建华
|
《当代音乐》
|
2017 |
2
|
|
2
|
音乐表演专业雷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
李纳
|
《当代音乐》
|
2018 |
2
|
|
3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 |
谢滨妃
|
《艺术评鉴》
|
2022 |
0 |
|
4
|
探究岭南音乐文化传承及创新路径 |
蒋雪
|
《当代音乐》
|
2023 |
1
|
|
5
|
浅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舞蹈的作用 |
钟诗薇
冮毅
|
《黄河之声》
|
2020 |
1
|
|
6
|
中国-东盟高校音乐舞蹈表演实践平台的构建 |
李纳
|
《艺术评鉴》
|
2018 |
1
|
|
7
|
广交揭“指环”序幕,莱茵黄金耀羊城——评星海音乐厅25周年演出季音乐会版歌剧《莱茵的黄金》 |
黄芷芊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8
|
战后法国印象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再融合——以皮埃尔·桑坎《长笛与钢琴小奏鸣曲》为例 |
庞婷婷
|
《黄河之声》
|
2025 |
0 |
|
9
|
《阳光灿烂照天山》华彩乐段的音乐表现分析 |
梁婉蓝
彭斌
|
《当代音乐》
|
2018 |
3
|
|
10
|
关于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分析 |
李星佚
|
《当代音乐》
|
2018 |
3
|
|
11
|
社会学视域下的雷歌音乐文化传承 |
孙建华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2
|
共建“人文湾区”背景下粤西群众文化音乐软实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的对策研究 |
赵楠
|
《戏剧之家》
|
2020 |
4
|
|
13
|
论声乐教学法与声乐文献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
李均凤
|
《北方音乐》
|
2017 |
3
|
|
14
|
润色、烘托与造型——柴可夫斯基《冬之晨》音乐技法探微 |
谢滨妃
|
《戏剧之家》
|
2022 |
1
|
|
15
|
音乐艺术实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及实施路径研究——以湛江市为例 |
王毓
|
《艺术评鉴》
|
2022 |
2
|
|
16
|
蒙古族舞蹈中“圆韵”的舞蹈艺术体现 |
孙婕
|
《艺术家》
|
2020 |
1
|
|
17
|
“一带一路”背景下湛江音乐类非遗保护路径的再思考 |
甘咏梅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9 |
1
|
|
18
|
管弦乐作曲中对电子音乐思维的运用——以20世纪作曲家为例 |
蒋龙
|
《黄河之声》
|
2016 |
1
|
|
19
|
试析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京剧元素 |
王毓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文化自信视域下跨文化认同的路径分析——以高校音乐教师海外研究为例 |
赵楠
刘玉腾
|
《艺术科技》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