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服务地方为抓手的“园林花卉学”地域性教学改革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凡 成夏岚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7期170-172,共3页
针对学生在“园林花卉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不足、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难点问题,探索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脱离、重知识传递轻实践应用等亟需改革的问题,提出从学生需求、社会需要、... 针对学生在“园林花卉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不足、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难点问题,探索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脱离、重知识传递轻实践应用等亟需改革的问题,提出从学生需求、社会需要、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创建以服务地方为抓手的地域性的“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模式。通过重构扩展课程内容,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和园林植物应用的地域化特征,将科研反哺教学,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成学生将乡土植物的识别和应用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地方 地域性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番木瓜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莫雨杏 邓小虹 +4 位作者 陈雄进 林伟 魏岳荣 李晓菲 刘锴栋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广东湛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番木瓜生长。为了提高番木瓜种植者的经济收益,为湛江番木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从番木瓜品种和种苗选择、选地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番木瓜高产... 广东湛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番木瓜生长。为了提高番木瓜种植者的经济收益,为湛江番木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从番木瓜品种和种苗选择、选地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番木瓜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栽培技术 广东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湛江芒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陈敏忠 李晓菲 +2 位作者 林伟 莫雨杏 刘锴栋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湛江地处雷州半岛,生态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素有“芒果之乡”的美誉,并打造出广东省雷州市芒果产业园。为进一步提高芒果产量,促进果实品质提升,该文根据湛江市芒果种植经验,总结芒果种植生产管理中的7个关键技术,... 湛江地处雷州半岛,生态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素有“芒果之乡”的美誉,并打造出广东省雷州市芒果产业园。为进一步提高芒果产量,促进果实品质提升,该文根据湛江市芒果种植经验,总结芒果种植生产管理中的7个关键技术,包括种植园区规划、科学合理施肥、优良品种选择、修剪和整形、成花调控、疏花疏果和保果、防治病虫害,以及果实采收与贮藏保鲜等,以期为该地区芒果增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优质丰产 栽培 技术要点 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猫尾木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编码基因psbB对冷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廖晓童 张台民 +4 位作者 李卫锦 李单凤 杨勇 陈光程 张颖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低温是濒危红树植物海滨猫尾木(Dolichandrone spathacea)生态修复的重要障碍,植物叶绿体及其编码的基因密切响应冷胁迫,解析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冷胁迫下编码基因psbB的分子响应规律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与修复。为揭示叶绿体基因组信息,... 低温是濒危红树植物海滨猫尾木(Dolichandrone spathacea)生态修复的重要障碍,植物叶绿体及其编码的基因密切响应冷胁迫,解析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冷胁迫下编码基因psbB的分子响应规律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与修复。为揭示叶绿体基因组信息,该研究通过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海滨猫尾木总DNA进行测序、组装、注释和功能分析,以及为探究冷胁迫下psbB基因的变化规律,并且检测了海滨猫尾木幼苗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总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总酚、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生理参数,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了相应处理下叶片psb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海滨猫尾木叶绿体具有典型四分体结构,基因组大小为159139 bp,GC含量为37.9%,编码133个基因。其中,包括蛋白质编码基因(88个),tRNA基因(37个)和rRNA基因(8个)。(2)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海滨猫尾木未能形成单系,同其他8种紫葳科植物聚为一束,支持率达100%。(3)冷胁迫下,海滨猫尾木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而总酚、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叶绿体编码基因psbB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综上认为,海滨猫尾木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其他紫葳科植物高度保守。在冷胁迫下,该植物总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渗透性调节物质的合成受到影响,同时编码基因psbB参与了植物冷胁迫下的分子调控。以上结果为提升濒危红树植物抗冷能力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猫尾木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冷胁迫 生理指标 psbB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转录组分析
5
作者 朱胜男 林海荣 +3 位作者 莫雨杏 黎海利 王金娣 刘锴栋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本研究以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为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EGs)技术,对MeJA处理16 d的白肉火龙果果实和对照组的样品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以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为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EGs)技术,对MeJA处理16 d的白肉火龙果果实和对照组的样品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MeJA处理导致15 59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6135个,下调表达基因9461个。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生物调节、物质合成、催化活性、结合活性和转运活性等。KEGG基因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多条代谢通路上,主要涉及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蛋白质加工、淀粉和糖类代谢等代谢途径。进一步分析发现,MeJA处理导致多个参与乙烯信号途径和细胞壁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如ERF、EIN、XTH、PG和PME家族成员等。上述结果表明,MeJA处理可能抑制了乙烯信号转导和细胞壁代谢过程,从而延缓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本研究结果将为热带特色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火龙果 茉莉酸甲酯 果实采后成熟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品种光合能力分析
6
作者 谢瑞红 姚艳丽 +4 位作者 安东升 卢碧莹 李妍慧 李文秀 贺军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砂仁光合能力,对砂仁不同叶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研发砂仁优良品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生长2年的‘湛砂11’、‘热科1’和‘热科2’砂仁植株为材料,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叶绿素荧... [目的]准确评价砂仁光合能力,对砂仁不同叶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研发砂仁优良品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生长2年的‘湛砂11’、‘热科1’和‘热科2’砂仁植株为材料,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拟合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光合电子流对光的响应曲线,以揭示其光合作用能力。[结果]砂仁同一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间光合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高于中下部。不同品种间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响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热科2’功能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饱和点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最高分别为71μmol/(m^(2)·s)、553μmol/(m^(2)·s)和39.89μmol/(m^(2)·s),分别比‘热科1’高12.70%、21.30%和49.71%,比‘湛砂11’高10.17%、28.88%和22.61%。同时,‘热科2’所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另外2个品种,分别比‘湛砂11’和‘热科1’的高2.46%和18.77%。不同砂仁品种鲜果产量以‘热科1’的最高,其次是‘湛砂11’,‘热科2’的产量最低。‘热科1’的挥发油含量和乙酸龙脑酯含量最高,品质最好。[结论]砂仁中上部叶片是植株的主要功能叶,可作为评价光合能力的代表叶片。砂仁不同品种间光合能力不同,‘热科2’光合能力最高、‘湛砂11’次之、‘热科1’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叶位 叶绿素荧光 光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广藿香与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7
作者 许乐乐 黄倩敏 +1 位作者 李永芹 王锂韫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4,共13页
为探究健康广藿香与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健康广藿香和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广藿香患病后,根际土壤中全磷含量显著升高(P<0.... 为探究健康广藿香与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健康广藿香和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广藿香患病后,根际土壤中全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从健康广藿香和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中共得到801个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和3 477个细菌OTU,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数量则有所下降。健康广藿香和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门和属的组成没有变化,但部分门和属的相对丰度却存在差异。患病后,在门水平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细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相对丰度则显著升高;在属水平上,节杆菌属(Paenarthrobacter)、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和异样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细菌及裸节菌属(Talaromyces)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柄孢壳属(Podospora)、Conlarium属和节丛孢属(Arthrobotrys)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广藿香与患病广藿香根际微生物门类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患病广藿香中土壤理化指标与更多细菌门类的相对丰度具有相关性,而健康植株则表现为土壤理化指标与更多真菌门类的相对丰度具有相关性。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植物病原体、尿素分解、芳烃降解和碳氢化合物降解等4类细菌功能相对丰度在健康广藿香与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间具有明显差异;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健康广藿香和患病广藿香根际土壤真菌营养类型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相对丰度差异显著,患病植株植物病原菌功能相对丰度显著提升。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广藿香病害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相对丰度的改变存在一定联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藿香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Fe^(3+)对卤虫(Artemia saline)幼体联合毒性评价
8
作者 蒋湘 李小莲 +4 位作者 梁金荣 张灿凤 刘瑞薇 梁欢予 王锂韫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5,共9页
为了评估与预测铜锌铁离子混合物对海洋环境影响及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单一组分的48 h半致死浓度为毒性单位采用等毒性比方法构建4种混合体系研究对卤虫幼体的毒性效应。利用概率单位法分析4种混合体系的24 h、48 h半致死浓度... 为了评估与预测铜锌铁离子混合物对海洋环境影响及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单一组分的48 h半致死浓度为毒性单位采用等毒性比方法构建4种混合体系研究对卤虫幼体的毒性效应。利用概率单位法分析4种混合体系的24 h、48 h半致死浓度与安全浓度及置信区间;毒性单位法(TU)评价混合物的作用类型。同时,根据单一金属离子浓度-效应(CRC)曲线运用CA模型与IA模型对4种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铜锌、铜铁、铁锌、铜铁锌混合物安全浓度为1.147(0.803,1.345)、0.190(0.153,0.944)、0.636(0.513,0.652)、0.168(0.126,0.422)mg/L。4种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强协同与部分协同效应。模型预测表明IA模型、CA模型对铜铁、铜锌混合物毒性效应在一定区间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铁锌、铜铁锌混合物的毒性效应与CA模型、IA模型均偏离较远,CA模型的准确性与混合物是否具有加和性有关,当金属离子间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时,通过模型预测会低估其毒性效应。本研究可为开展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海洋水质影响和卤虫的重金属联合毒性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重金属离子 联合毒性 浓度加和 效应加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与来源分析
9
作者 曾维主 郑兆勇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9,共10页
为了研究港珠澳大桥附近沉积有机质(SOM)的分布及来源,于2021年5月在港珠澳大桥附近水域采集了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它们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沉积有机质的空间... 为了研究港珠澳大桥附近沉积有机质(SOM)的分布及来源,于2021年5月在港珠澳大桥附近水域采集了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它们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沉积有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TOC含量介于0.17%~1.19%,TOC/TN比值为8~18,δ^(13)C_(org)值为−31‰~−22‰。综合利用TOC/TN比值与δ^(13)C_(org)值将沉积有机质划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伶仃洋现代河口沉积有机质,来源于流域土壤、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平均占比分别为61%、11%和28%;第2、3类沉积有机质来源于第四纪陆相地层,随着大桥海底隧道基坑开挖被搬运至其北侧附近和大桥中西部局部,呈斑块状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度是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但对第1类沉积物中不同来源有机质的富集控制存在空间差异。大桥施工等人为活动导致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类型由海相向陆源转变,建议未来更多地关注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变化对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有机碳 来源 粒度 港珠澳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广藿香叶片生理特性、超微结构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袁柳娇 黄文琳 +5 位作者 陈崇志 梁敏 黄梓淇 陈雪雪 陈日檬 王锂韫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目的】探究盐胁迫处理对广藿香幼苗叶片生理特性、超微结构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广藿香人工栽培和抗逆种质筛选及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石牌’广藿香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用浓度为0(CK)、50(低浓... 【目的】探究盐胁迫处理对广藿香幼苗叶片生理特性、超微结构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广藿香人工栽培和抗逆种质筛选及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石牌’广藿香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用浓度为0(CK)、50(低浓度)、100(中浓度)、150(中高浓度)、200(高浓度)mmol/L的氯化钠(NaCl)溶液进行处理。于胁迫后10、15和20 d,分别采取广藿香幼苗叶片进行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测定,并测量株高及拍照记录生长情况;于胁迫后20 d,观察叶片细胞结构变化,及测定广藿香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含量。【结果】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与胁迫时间的推移,广藿香幼苗增长速率逐渐降低,高浓度盐胁迫下幼苗出现萎蔫或枯死现象。盐胁迫处理10 d时,与CK组相比,不同浓度处理组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均升高。除高浓度处理组外,其他胁迫处理组幼苗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升高;处理20 d时,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高浓度处理组药效成分含量均较对照组高。高浓度的盐胁迫对广藿香叶片细胞结构造成损伤,叶绿体降解呈离散状态,类囊体基质片层微曲、间距加大;线粒体嵴膨大,部分出现半空泡化现象;波浪状的细胞质膜从细胞壁缩回,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结论】盐胁迫下广藿香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能够清除多余的活性氧以抵御胁迫环境,并促进了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2种有效成分的合成,以保证植株生长,提高了药材的品质。因此认为广藿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盐渍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盐胁迫 抗氧化酶 超微结构 药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李永芹 李艳 +3 位作者 许乐乐 郭锦忠 周思彤 王锂韫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4,共12页
为探明3种微生物肥料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以穿心莲为试验材料,设置高浓度光合细菌液肥(GH)、寡糖液肥(GT)、小球藻液肥(XQ)和清水(CK)的4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根际微生物对3种肥料处理的生态响应及其引起... 为探明3种微生物肥料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以穿心莲为试验材料,设置高浓度光合细菌液肥(GH)、寡糖液肥(GT)、小球藻液肥(XQ)和清水(CK)的4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根际微生物对3种肥料处理的生态响应及其引起的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各施肥处理组中全氮含量均出现显著提升(P<0.05),其中施用小球藻肥后全氮含量提升了52.17%,作用效果XQ>GH>GT。碱解氮含量也出现微量提升,作用效果GT>XQ>GH。施用光合细菌肥料和寡糖肥料均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且前者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用菌肥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表现为XQ>GT>GH,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穿心莲根际土壤养分因子中,速效养分(速效钾、有效磷)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穿心莲4个处理组根际土样中检测出主要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主要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主坐标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因微生物肥料的使用产生了显著性变化(P<0.05)。研究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显著影响根际菌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中真菌与细菌OTU数量的比值,增加土壤肥力并促进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研究结果为穿心莲种植遴选适宜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及益生菌群构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微生物肥料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解析与运移趋势分析
12
作者 曾维主 郑兆勇 +1 位作者 黄志雄 黄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9,共10页
对港珠澳大桥海域2021年5月采集的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联合粒度端元解析和粒径趋势分析技术,探讨了各端元组成的来源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为1.95~7.45Φ,以泥质粉砂和砂质粉砂类型为主,可划分为3个... 对港珠澳大桥海域2021年5月采集的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联合粒度端元解析和粒径趋势分析技术,探讨了各端元组成的来源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为1.95~7.45Φ,以泥质粉砂和砂质粉砂类型为主,可划分为3个粒度端元:泥质端元1和细粉砂端元2主要分布于大桥西北部,端元1呈现向西南运移趋势;粗粉砂或细砂端元3主要分布于大桥东南部,呈现向西北运移趋势。端元1和端元2分布和运移趋势与悬浮物基本一致,主要受径流泥沙输入影响;端元3主要分布于悬浮物浓度低值区,受潮流动力影响较大;大桥建设前后表层沉积物呈现明显的粗化趋势,可能主要与近年来伶仃洋径流泥沙输入量降低和潮流动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端元 粒径趋势 悬浮物 港珠澳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酸酯(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吸收PAEs的动力学差异
13
作者 肖佩云 陈雪雪 +4 位作者 赵海明 莫测辉 向垒 李彦文 蔡全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9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根系吸收酞酸酯(PAEs)的动力学差异,利用3种PAEs化合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水稻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PAEs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表明: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对PAEs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吸收过程可分... 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根系吸收酞酸酯(PAEs)的动力学差异,利用3种PAEs化合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水稻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PAEs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表明: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对PAEs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吸收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0~2 h)和慢速吸收(4~36 h)两个阶段,二者以主动吸收为主;高PAEs积累品种培杂泰丰的根系对PAEs的吸收能力比低PAEs积累品种丰优丝苗的强。水稻根系的PAEs吸收速率受其营养液浓度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能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拟合;培杂泰丰的米氏常数(Km)较丰优丝苗的小,而对PAEs吸收载体的亲和力以培杂泰丰的更高,这可能是2种水稻吸收积累PAEs差异的原因之一。3种PAEs化合物相比,水稻根系对其亲和力大小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导致水稻积累更多的DEHP。水稻根系吸收PAEs会导致其营养液pH升高,增幅(ΔpH)为培杂泰丰>丰优丝苗,即培杂泰丰对PAEs吸收转运载体的亲和力较丰优丝苗强。研究表明,丰优丝苗具有更低的PAEs亲和力和吸收速率,因此其比培杂泰丰可吸收积累更少的PAEs,更有利于农产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邻苯二甲酸酯 吸收动力学 品种差异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V元件插入位置对辣椒GWSF启动子激素应答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杨舒媛 陈俐君 +2 位作者 许敏 吴美珠 黄真池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目的】理想的人工启动子可精确调控目的基因的时空表达,用于作物遗传改良。GWSF(4个病原诱导活性元件二聚体Gst1-box、W-box、S-box、F-box依次连接于CaMV minimal 35S启动子组成的人工启动子)是较为理想的植物病原诱导型启动子,在其... 【目的】理想的人工启动子可精确调控目的基因的时空表达,用于作物遗传改良。GWSF(4个病原诱导活性元件二聚体Gst1-box、W-box、S-box、F-box依次连接于CaMV minimal 35S启动子组成的人工启动子)是较为理想的植物病原诱导型启动子,在其序列的不同位置引入V-box元件并探讨新元件的位置效应,为人工启动子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V-box元件的二聚体引入GWSF启动子上游、中游和下游,根据引入位置将3个改良启动子依次命名为VGWSF、GWVSF和GWSFV。用其分别替换pBI121质粒中控制gus基因表达的CaMV35S启动子,得到重组质粒后导入农杆菌GV3101。用农杆菌瞬时表达法转化辣椒叶片,侵染12 h后用ABA、SA和Eth诱导处理12 h,再用GUS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启动子本底活性和激素诱导活性。【结果】与原启动子GWSF相比,新元件引入后得到的3个改良启动子(VGWSF、GWVSF、GWSFV)本底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以CaMV35S转录水平为1,Pfaffl相对定量法测定结果显示,GWSF本底转录水平为0.190,而VGWSF、GWVSF和GWSFV分别为3.348、2.503和0.953,较原启动子分别提高17.613倍、13.165倍和5.011倍。在ABA的诱导下,3个改良启动子转录水平均高于自身本底水平:VGWSF诱导后达12.309(为本底的3.676倍),GWVSF为4.783(1.911倍),GWSFV为5.405(5.674倍);SA处理后,VGWSF和GWVSF转录水平分别降至0.502和0.244,较各自本底下降85%和90%,而GWSFV升高至2.464;Eth处理后,3个改良启动子转录活性均受抑制,转录水平均低于0.520。【结论】引入V-box后改良启动子本底转录水平升高。GWSFV本底转录水平相对较低,受ABA或SA诱导后,转录活性升高明显。新增V-box的位置显著影响原启动子的转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V元件 人工启动子 激素 GUS染色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番茄响应盐胁迫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李绮琪 刘浠 +4 位作者 邱梓绵 欧倩迎 余文豪 刘锴栋 周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70-72,共3页
以“tomato(番茄)”“salt stress(盐胁迫)”为主题词,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所得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出番茄响应盐胁迫的相关研究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共引文献等的知识图谱,得出番... 以“tomato(番茄)”“salt stress(盐胁迫)”为主题词,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所得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出番茄响应盐胁迫的相关研究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共引文献等的知识图谱,得出番茄响应盐胁迫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共引文献来源、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领域等信息。通过分析近10年番茄响应盐胁迫的相关研究,了解该领域主要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揭示番茄响应盐胁迫的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筛选红榄李种子响应败育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卫锦 张静文 +1 位作者 袁长春 张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8-78,共11页
【目的】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败育种子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红榄李不同育性种子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对质检合格的两个蛋白质组进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进... 【目的】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败育种子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红榄李不同育性种子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对质检合格的两个蛋白质组进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蛋白互作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8个差异候选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红榄李种子蛋白质组共鉴定出2380个蛋白,其中差异表达蛋白448个,包括上调表达蛋白238个和下调表达蛋白210个。差异蛋白中的1.86%与生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GO分析表明,败育种子的上调蛋白主要参与到内质网蛋白的加工、RNA转运、RNA降解、囊泡运输中SNARE相互作用及mRNA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差异蛋白中的UGGT蛋白、HSP蛋白和囊泡相关膜蛋白可能在败育种子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结论】参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红榄李种子败育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研究结果为红榄李濒危机制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榄李 濒危红树植物 败育机制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彬 蒲小秋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0期74-77,共4页
牡蛎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沿海地区牡蛎产量巨大,但是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对牡蛎的加工方式仍以粗加工为主,缺乏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通过对国内外牡蛎加... 牡蛎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沿海地区牡蛎产量巨大,但是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对牡蛎的加工方式仍以粗加工为主,缺乏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通过对国内外牡蛎加工行业的现状分析,阐述牡蛎生产精深加工的必要性,并对牡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保鲜贮藏 精深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沉香的生长特性及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来安 王锂韫 +2 位作者 韩日清 李卫锦 成夏岚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3期27-29,共3页
土沉香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树木老茎受损伤后分泌树脂的木材俗称沉香,可作香料原料,并可治胃病。湛江南药试验场自1988年开始土沉香引种试验,积累了较丰富的种植经验。介绍土沉香在湛江市的生长习性、繁育特点、造林管理技术与结香技术,... 土沉香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树木老茎受损伤后分泌树脂的木材俗称沉香,可作香料原料,并可治胃病。湛江南药试验场自1988年开始土沉香引种试验,积累了较丰富的种植经验。介绍土沉香在湛江市的生长习性、繁育特点、造林管理技术与结香技术,旨在为土沉香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生长习性 育苗 造林技术 结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科学测试高中生物学试题评析
19
作者 余海峰 刘锴栋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4期53-56,共4页
美国加州科学测试(CAST)高中生物学试题是基于NGSS开发的在线学业水平测试,该测试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试题编制遵循课标至上、证据设计的原则,试题具有评价目标多样、视觉表现形式丰富、情境化程度高、重视科学探究的特征,可以为我国生物... 美国加州科学测试(CAST)高中生物学试题是基于NGSS开发的在线学业水平测试,该测试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试题编制遵循课标至上、证据设计的原则,试题具有评价目标多样、视觉表现形式丰富、情境化程度高、重视科学探究的特征,可以为我国生物学测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加州科学测试 试题评析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农早”龙眼ד紫娘喜”荔枝F1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组分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佳卉 刘丽琴 +3 位作者 朱利飞 王一承 胡桂兵 石胜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67,共7页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并进行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龙眼荔枝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67.66 mg/g,占总糖含量的51.79%;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含量的22.15%和24.82%。杂交群体的不同糖组分均表现为衰退变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6%、22.15%和33.69%。蔗糖/单糖0.48~3.05,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之间、总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有的单株总糖含量超过170 mg/g,且甜度值超过170,具有高糖特性,为龙眼优质品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属间杂交 果实品质 可溶性糖含量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