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牧以意为主的兵家文学观
1
作者 李珺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1,共7页
以意为主不仅是杜牧对诗文创作的具体看法,更是一种文学观,是杜牧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对文论的浸润,内在潜藏着杜牧的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即,不把意局限于某家、某派、某思想之中,而把它作为每一次具体创作活动的前提和目标。视意为诗文... 以意为主不仅是杜牧对诗文创作的具体看法,更是一种文学观,是杜牧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对文论的浸润,内在潜藏着杜牧的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即,不把意局限于某家、某派、某思想之中,而把它作为每一次具体创作活动的前提和目标。视意为诗文创作的核心,是杜牧的创造。与庄子、王弼相比,它属于创作论范畴。与陆机、范晔相比,它强调了气的作用。与韩愈、柳宗元相比,它把意而不是道摆在了首位。许、杨慎等不能从兵家角度理解杜牧,被后人诟病,苏轼、王夫之等能由此角度理解杜牧,可算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以意为主 兵家 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与汉语方言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锦 黄高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1,178,共6页
汉语应该包括中国境内与境外的汉语及汉语方言,汉语的扩散与海洋息息相关。汉语海洋方言并非新出现的,而是从新视角划分汉语方言的结果。汉语海洋方言是汉语方言大板块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语海洋方言由三个层次组成:中国国内沿海的汉语方... 汉语应该包括中国境内与境外的汉语及汉语方言,汉语的扩散与海洋息息相关。汉语海洋方言并非新出现的,而是从新视角划分汉语方言的结果。汉语海洋方言是汉语方言大板块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语海洋方言由三个层次组成:中国国内沿海的汉语方言,中国的海岛汉语方言,海外各国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中国要开发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文化强国,就不能不重视汉语海洋方言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方言 研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与网络素养教育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国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面临着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网络色情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其中最令人堪忧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网瘾人数节节攀升,引发无数个人和家庭悲剧。而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应对,却似游离于... 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面临着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网络色情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其中最令人堪忧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网瘾人数节节攀升,引发无数个人和家庭悲剧。而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应对,却似游离于强制性网络监管"法网"之外的盲区,迟迟得不到足够关注和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监管部门,已纷纷转向软性的网络素养教育,致力于培育青少年自身对网络诱惑的免疫力,并将之作为应对网瘾问题的创新之举加以实施和推广。我国媒体管理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从而使日趋严峻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化生存 网络成瘾 网络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影》作为课文的教学史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斌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9,共9页
《背影》在民国时已选入语文教科书,是"父子之爱"教化和"语体文"学习的范本,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被逐离教科书,改革开放后再度成为课文,并实现了主题的回归。《背影》的教学史对... 《背影》在民国时已选入语文教科书,是"父子之爱"教化和"语体文"学习的范本,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被逐离教科书,改革开放后再度成为课文,并实现了主题的回归。《背影》的教学史对语文教育有着深刻启示:应以教育家的立场"选文"和"教文";正确处理"文学作品"和"课文"的关系,关注课文的教学价值;辩证对待"经典课文"的去留,客观认识各时期的语文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教材史 教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意境论与康德美学中国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蓝国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6,共7页
王国维提出文学意境论,在立论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受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王国维奉行知行并重原则,但在受影响的西学中,叔本华的知与行均有问题,而且知与行两相背离,而康德能做到知行合一,此是王国维告别叔本华,走向康德并视康德为精神... 王国维提出文学意境论,在立论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受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王国维奉行知行并重原则,但在受影响的西学中,叔本华的知与行均有问题,而且知与行两相背离,而康德能做到知行合一,此是王国维告别叔本华,走向康德并视康德为精神导师的理由。王国维将意境的创造推给天才,天才创造的意境具有"真(所见者)—深(所知者)"的两重性意蕴。康德美学中的天才,是美学理念的创造主体,它的机能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转化过来即是王国维意境"真—深"的两重性意蕴。王国维的文学意境与康德的美学理念可以相通。康德是王国维西学的根基,其意境论的建构生成中融合了康德的思想,两者构成圆融一体的关系,足以表明康德对王国维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论 “真—深” 两重性 康德美学 天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准确性看《汉语大字典》释义误用古注的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城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4-551,共8页
文章讨论修订版《汉语大字典》因误解误用古籍注疏材料、影响释义准确性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供编者读者参考。全文涉及第二卷中的释义条目20余条。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释义 准确性 误用 古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海洋方言的扩散与回归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锦 黄高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29,共8页
汉语的海洋方言有三个层次:中国沿海汉语方言,中国沿海海岛的汉语方言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第二、三层次的海洋方言均与第一层次沿海汉语方言从南到北的官话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相对应。我们企图探讨汉语海... 汉语的海洋方言有三个层次:中国沿海汉语方言,中国沿海海岛的汉语方言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第二、三层次的海洋方言均与第一层次沿海汉语方言从南到北的官话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相对应。我们企图探讨汉语海洋方言的扩散与回归,讨论汉语方言扩散、回归的方式和表现,为进一步研究汉语的海洋方言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海洋方言 扩散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九十年代先锋诗歌——以罗振亚《一九九○年代新潮诗研究》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德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九九○年代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历史节点,与此前的一九八○年代相比,由于"时代语境由二元对抗而趋向多重、相对和暧昧",而"置写作者于空前的困惑中,置诗歌意义的建立和生成于复杂的沼泽迷地之中",因此带... 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九九○年代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历史节点,与此前的一九八○年代相比,由于"时代语境由二元对抗而趋向多重、相对和暧昧",而"置写作者于空前的困惑中,置诗歌意义的建立和生成于复杂的沼泽迷地之中",因此带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诗歌写作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1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复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历史节点 诗学观念 一九 于坚 诗学价值 诗学问题 个人化写作 诗学意义 民间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外征用的有限合法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蓝国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划界,是审视场外征用合法与否的关键。纯文学具有无功利性、审美艺术性、形象情感性,它重在建构文学的内宇宙。批评阐释自律性的纯文学,需遵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反思路线,场外征用是对该路线的严重背离,容易导致强制... 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划界,是审视场外征用合法与否的关键。纯文学具有无功利性、审美艺术性、形象情感性,它重在建构文学的内宇宙。批评阐释自律性的纯文学,需遵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反思路线,场外征用是对该路线的严重背离,容易导致强制阐释。征用场外的理论,根源于文论创造力的衰竭、文学感受力的下降,以及非文论欲望的膨胀。场外征用的必然后果,是文论走上异化的歧途。杂文学带有功利性、依附性、综合性,它更在意文学外宇宙的营建。杂糅着哲学、道德、政治、宗教等文化事项,使得纯文学杂而不纯,而杂文学不纯而杂,杂文学必以杂糅性面相展现自身。立足于具体的杂文本,相应地征用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文化理论,能有效揭示文本意蕴。场外征用是杂文学批评阐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外征用 强制阐释 纯文学 杂文学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江南”的画卷里有无限的美意——读王学芯近期诗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德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称诗人王学芯为文学世界中的丹青好手也许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 称诗人王学芯为文学世界中的丹青好手也许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人带来阅读上的极度快慰与精神上的莫大满足。尤其对江南物象与人文的描摹,王学芯更给人用笔细腻、表现精微之感,他用巧手点染出的"江南"画卷,总是那样的情意款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世界 鸟声 《花城》 《十月》 呼啸而过 《钟山》 地理风貌 地理边界 表达欲望 文学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伪创新”的表现、根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斌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8,共5页
在当前的学校创新中,由于动机和目的自利性、创新力不足、路径依赖、监控机制缺失,出现"伪创新"现象,并带来了许多危害。相关部门和学校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杜绝"伪创新"的发生,确保学校创新科学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 学校 创新 伪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注疏与《汉语大字典》(修订版)释义疏误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71,共6页
《汉语大字典》(修订版)在建项释义中,时有因误解误用古注材料而影响质量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文章对此进行考察辨析,提出改进意见。共涉及有关条目20条。所议内容大致分为所引古注存在瑕疵、引用处理古注疏失两个部分。
关键词 古注 《汉语大字典》 释义 疏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雅翼》看宋元理学“新文统”影响下的李白诗接受
13
作者 誉高槐 廖宏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元末理学传人刘履所编古体诗选《风雅翼》,为理学"文""道"一元之"新文统"孕育的诗选范本。其对李白诗作出了迥异于诗史传统的新品评:有风雅兴寄遗意,而未得"性情之正";风格流丽、夸饰;词"... 元末理学传人刘履所编古体诗选《风雅翼》,为理学"文""道"一元之"新文统"孕育的诗选范本。其对李白诗作出了迥异于诗史传统的新品评:有风雅兴寄遗意,而未得"性情之正";风格流丽、夸饰;词"密"气"促",远"古调"而近"唐音";因而不得为唐宋时期羽翼风雅诗道之典范。这集中反映了南宋后期至明初,在理学"新文统"影响下,作为传统诗史典范之李白诗接受命运的复杂多舛;对深入认识李白诗的经典化历程、及理学思潮影响下宋、元诗论思想的嬗变,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翼》宋元 理学 “新文统” 李白诗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空乏其身”的句读及“行”的训释
14
作者 朱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174,共2页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各家注本都如此断句标点。近见古诗词专家周笃文撰文,谓这段文字“排比严谨,对仗性强。它一连用...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各家注本都如此断句标点。近见古诗词专家周笃文撰文,谓这段文字“排比严谨,对仗性强。它一连用五个‘其’字,其中四个都带有二字结构的宾语……独‘空乏’后只带一个‘身’字,显然与文体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乏其身 饿其体肤 劳其筋骨 古诗词 注本 于斯 二字 十亩之间 天将 必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诗的园地——谈当代新诗的地位问题
15
作者 程继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9,共7页
在当代,新诗的合法性仍然受到质疑,很多人对新诗地位的看法偏于悲观,这实际上牵涉到新诗内外部的一系列因素。首先应该意识到,当代新诗是当代文化空间中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有它独特的作业对象、运行规则和诉求目标,诗歌实践者应该站定... 在当代,新诗的合法性仍然受到质疑,很多人对新诗地位的看法偏于悲观,这实际上牵涉到新诗内外部的一系列因素。首先应该意识到,当代新诗是当代文化空间中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有它独特的作业对象、运行规则和诉求目标,诗歌实践者应该站定立场、坚守园地。明乎此,就应当强化当代新诗的功能,强化它在感知、表述、伦理等方面的功能,这也是在塑造当代新诗本体。还须正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应对挑战,化解古典汉诗的压力,审慎对待互联网的冲击,抵抗消费文化的侵蚀。如此才能巩固新诗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地位,促进新诗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诗 专门知识领域 感知功能 表述功能 伦理功能 古典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直击与本体追问——论梁平的当代诗歌批评
16
作者 张德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梁平的诗歌批评是对当代诗歌现场的及时记录和诗学反思,具有鲜明的现场感与当下性。批评中对很多诗学本体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理论意义较为突出。同时,梁平诗歌批评的个性特征也较为显著,表现在突出的问题意识、浓郁的诗化色彩、情与... 梁平的诗歌批评是对当代诗歌现场的及时记录和诗学反思,具有鲜明的现场感与当下性。批评中对很多诗学本体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理论意义较为突出。同时,梁平诗歌批评的个性特征也较为显著,表现在突出的问题意识、浓郁的诗化色彩、情与理的有机统一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批评 现场 本体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阅读方案的初拟——胡适《谈新诗》重释
17
作者 张德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4,共7页
胡适的《谈新诗》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批评与创作的艺术指南,其实也可看作是胡适对新诗阅读方案的初拟,它从阅读心理、阅读态度、阅读要点、阅读文本等方面对早期新诗的读者进行了引导与规训,对新诗的大众传播和读者群建构乃至扩大五... 胡适的《谈新诗》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批评与创作的艺术指南,其实也可看作是胡适对新诗阅读方案的初拟,它从阅读心理、阅读态度、阅读要点、阅读文本等方面对早期新诗的读者进行了引导与规训,对新诗的大众传播和读者群建构乃至扩大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来说,《谈新诗》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导引与促进作用。自然,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谈新诗》的阅读方案也存在某些"误导"读者的地方,这给新诗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新诗》 阅读方案 阅读心理 大众传播 读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黛玉:一个道家文化符号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自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从道家哲学的角度来审视林黛玉,她的美自然而真实,自有一番"风流";林黛玉待人处世,一派"天真"的态度;她是一个天才诗人,作诗填词具有浓厚的"世外仙林"之味;林黛玉前世今生的流转变化,体现了道家生命轮回... 从道家哲学的角度来审视林黛玉,她的美自然而真实,自有一番"风流";林黛玉待人处世,一派"天真"的态度;她是一个天才诗人,作诗填词具有浓厚的"世外仙林"之味;林黛玉前世今生的流转变化,体现了道家生命轮回的思想特征。总之,林黛玉身上闪烁着"道"的光芒,是一个体现道家哲学思想文化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道家哲学 自然 天真 天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热潮成因分析
19
作者 陈高威 化红丹 李丹 《河南农业》 2015年第5期14-14,18,共2页
一、当前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2014年6月17日,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14.4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此外,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 一、当前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2014年6月17日,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14.4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此外,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4月中旬在全省17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的120个乡镇中,抽选了600户农户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2010年参与土地流转的有97户,流转面积31.85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问卷式调查 社会调查 地方经济 流转面积 我国农民收入 工商资本 家庭经营性 农业建设 流转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字典》引用古注建项释义疏失考
20
作者 朱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6,共6页
文章分析讨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四卷中因误解误用古注导致释义疏失的问题,共涉及义项条目16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误解与今义有别的古注立项;2.误解古注中的特定含义立项;3.取用不够合宜的古注立项;4.照搬古注诠释的临时义... 文章分析讨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四卷中因误解误用古注导致释义疏失的问题,共涉及义项条目16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误解与今义有别的古注立项;2.误解古注中的特定含义立项;3.取用不够合宜的古注立项;4.照搬古注诠释的临时义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释义 古籍注疏 疏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