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对金毛狗叶片逆境生理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林志楷 甘祎忞 +4 位作者 林文珍 王炳南 郭迟鸣 刘黎卿 王辉彬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1448,共8页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具有巨大的药用和观赏价值,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研究金毛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可为其人工栽培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人工栽培的金毛...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具有巨大的药用和观赏价值,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研究金毛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可为其人工栽培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人工栽培的金毛狗叶片为试验材料,设置5、15、25℃三个温度水平,每个温度水平分别处理5、10、15 d。胁迫处理后,测定其叶片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金毛狗叶片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5、15℃处理后,金毛狗叶片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而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在5℃条件下处理15 d时,金毛狗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适当的低温处理显著促进了金毛狗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积累,在5、15℃条件下处理至10 d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处理组的688.78%和511.01%。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金毛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SOD、POD活性及总黄酮含量可作为评估金毛狗成苗耐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15℃及以下的温度会显著降低金毛狗的光合作用能力,导致逆境胁迫,并显著增加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此结果可为金毛狗人工种植中优化温控条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毛狗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叶绿素荧光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甘祎忞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32-137,154,共7页
为合理评价及选择漳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对典型性城市道路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经专家问卷方式对5大准则、16个指标进行评价模型构建。结果表明,52条城市道路共有绿化树种79种,隶属27科58... 为合理评价及选择漳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对典型性城市道路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经专家问卷方式对5大准则、16个指标进行评价模型构建。结果表明,52条城市道路共有绿化树种79种,隶属27科58属,主要以豆科(Leguminosae)及棕榈科(Palmae)植物为主,应用频度最高的是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与小叶榕(Ficus concinna)。在16个指标中,观叶指标权重最高,其次依重要度排序为耐寒性、观花、滞尘、抗风性等。对16个指标的分级评分标准进行细化,并运用评价模型对所调查的79个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得到Ⅰ级树种9个,Ⅱ级树种28个,Ⅲ级树种34个,Ⅳ级树种8个。研究结果可为漳州市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合理选择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提供参考;同时该评价体系模型也为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及外来品种引进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法) 城市道路 绿化树种 综合评价 漳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家系采穗圃生长比较
3
作者 张春 吴培衍 +3 位作者 陈文琴 郑俊强 陈洲妍 吴钰琳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6-119,136,共5页
为研究不同交趾黄檀家系在采穗圃的生长差异,于2016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苗圃对21个交趾黄檀家系采穗圃母株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插穗产量最大的为21号家系,穗条产量达39.42条,比家系平均值高81.24%;交趾黄檀不同家系在主... 为研究不同交趾黄檀家系在采穗圃的生长差异,于2016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苗圃对21个交趾黄檀家系采穗圃母株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插穗产量最大的为21号家系,穗条产量达39.42条,比家系平均值高81.24%;交趾黄檀不同家系在主干地径、插穗产量、平均萌芽条数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插穗产量与主干地径、主干树高、萌芽条数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萌芽高度存在显著正相关;采取熵权TOPSIS法,初步选出在采穗圃表现生长快、萌芽能力强、穗条产量高的4个家系(21、16、1、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采穗圃 生长量 穗条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宝福 蒋家淡 +2 位作者 洪长福 王炳南 吴淑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17-121,共5页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物多 ,白蚁食物丰富 ,伐桩及萌芽条基本不受白蚁危害 ,更新效果较为理想 ,2 6 5个月林分有效株数、萌芽率、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 3 2 1 7条·hm- 2 、81 0 4%、7 3 0m和 6 2 0cm ;实行不炼山 ,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将使腐殖质增多 ,利于地力的维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出发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伐桩不覆盖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萌芽更新 林地清理方式 炼山 伐桩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顺恒 林星华 +3 位作者 郑文国 洪长福 李宝福 吴八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闽南山地引种的 19个不同桉树种 /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 ,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 ,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 35.3~ 53.3m3 · hm-2 ,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 ,... 闽南山地引种的 19个不同桉树种 /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 ,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 ,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 35.3~ 53.3m3 · hm-2 ,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 ,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 ,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的首选树种 ,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桉树树种 种源 造林试验 适应性 抗逆性 生长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巨尾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纪杰 王炳南 +1 位作者 李宝福 俞元春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4,共7页
对福建省漳州市1-6 a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0-60 cm)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p H随林龄增加而升高,有效硼的变化规律与p H相反;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 对福建省漳州市1-6 a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0-60 cm)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p H随林龄增加而升高,有效硼的变化规律与p H相反;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相关关系分析发现,p 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林分土壤肥力得分依次为:1 a>2 a>3 a>4 a>6 a。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是全钾、有机质、全磷、水解氮、有效硼。因此,在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注重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施肥;注重无机肥、有机肥、菌肥的配施;注重对磷肥、硼肥的施用,控制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有效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巨尾桉人工林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纪杰 张友育 +3 位作者 俞元春 崔晓晓 陈瑜 舒洪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2,共7页
对福建省漳州市不同林龄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土壤的持水性、渗透性、抗蚀性等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最大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0.3 a<1 a<2 a<3、4、6 a);6年生... 对福建省漳州市不同林龄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土壤的持水性、渗透性、抗蚀性等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最大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0.3 a<1 a<2 a<3、4、6 a);6年生桉树林持水量最大(3064.13 t.hm-2);排水能力、初渗率、稳渗率随林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土壤颗粒在静水中的崩解过程符合y=alnx+b,R2为0.85-0.99;10 min累积崩解率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水稳性指数随林龄的增加显著增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持水能力、渗透能力、抗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密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和粘粒含量.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土保持功能排序为:0.3 a<2 a<3 a<4 a<1 a<6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人工林 持水性 渗透性 抗蚀性 水土保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丘陵巨尾桉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郁善 陈礼光 +1 位作者 洪长福 姚庆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不同密度巨尾桉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各层次持水能力及其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性能为分析基础 ,来评价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 ,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的巨尾桉人工林其水源涵养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以密度为 1 32 5株 /hm2 的人工林为最佳 ... 以不同密度巨尾桉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各层次持水能力及其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性能为分析基础 ,来评价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 ,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的巨尾桉人工林其水源涵养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以密度为 1 32 5株 /hm2 的人工林为最佳 ,林分总持水量最大 ,为 1 70 .1 1t/hm2 ,林冠持水量和林地持水量也最大 ,分别为 1 4 .37t/hm2 和 1 5 5 .74t/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水源涵养 密度效应 持水量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巨尾桉生长规律及轮伐期确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宝福 张顺恒 +3 位作者 蒋家淡 魏影景 黄龙杰 林祖荣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9-22,共4页
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表明 ,在造林密度 840~ 2 5 0 5株·hm-2 范围内 ,随着密度的增加 ,树高的速生期有着延长的趋势 ,而胸径及材积的速生期有着缩短的趋势 ,数量成熟期也随密度的增大而有缩短的趋势 ,但密度过密不利于胸... 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表明 ,在造林密度 840~ 2 5 0 5株·hm-2 范围内 ,随着密度的增加 ,树高的速生期有着延长的趋势 ,而胸径及材积的速生期有着缩短的趋势 ,数量成熟期也随密度的增大而有缩短的趋势 ,但密度过密不利于胸径、材积的生长 ,而过稀因早期冠幅的生长会抑制主杆的生长 ,致使单株材积低且数量成熟期长 ,难以收到好的经济效益。依培育目标及市场经济需求 ,确定造林密度宜采用 12 0 5~ 2 5 0 5株·hm-2 ,最佳轮伐期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造林密度 生长动态 轮伐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和相思树Ceratocystis枝干枯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帅飞 李国清 +3 位作者 周建清 刘菲菲 李天会 谢耀坚 《桉树科技》 2013年第4期34-43,共10页
Ceratocystis致病菌可感染树木枝干和根部的伤口部位,导致被感染部位枯萎,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枝干或整株树木死亡。桉树和相思树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商品林树种,Ceratocystis枝干枯萎病给桉树和相思树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Ceratocystis致病菌可感染树木枝干和根部的伤口部位,导致被感染部位枯萎,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枝干或整株树木死亡。桉树和相思树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商品林树种,Ceratocystis枝干枯萎病给桉树和相思树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最近,本文作者从广东湛江地区的桉树商品林里面分离并鉴定到两个Ceratocystis种,C.acaciivora和一个新描述的种C.chineucensis,致病力测试显示C.acaciivora对测试的桉树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桉树不同无性系对C.acaciivora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介绍了Ceratocystis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依据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和危害以及防控措施,以应对Ceratocystis病原对我国华南桉树和相思树商品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害 长喙壳类真菌 人工林 枯萎 昆虫载体 伤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丘陵巨尾桉人工林土壤培肥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郁善 洪长福 +2 位作者 陈礼光 姚庆端 韩金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对不同经营密度和造林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和孔隙组成研究 ,表明合理经营密度以及采取合理的造林和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 ,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机质、 N、 P、 K以及... 对不同经营密度和造林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和孔隙组成研究 ,表明合理经营密度以及采取合理的造林和营林措施的巨尾桉林分林地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 ,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机质、 N、 P、 K以及各种土壤酶活性 ;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和土壤孔隙度均比对照好 ,尤其是密度 1 32 5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土壤肥力 人工林 土壤结构 土壤孔隙组成 造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顺恒 蒋家淡 +3 位作者 蔡明安 郑文国 李月英 黄龙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 7年生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生长量、生物量分析 ,结合目标培育径阶所确定的理论适宜株数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闽南山地Ⅲ级立地条件下 ,营造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为 1 2 5 0~ 1 798株·hm-2 ,采用该密度造林不但... 通过对 7年生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生长量、生物量分析 ,结合目标培育径阶所确定的理论适宜株数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闽南山地Ⅲ级立地条件下 ,营造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宜造林密度为 1 2 5 0~ 1 798株·hm-2 ,采用该密度造林不但可以培育市场畅销的规格材且生长量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山地造林 短轮伐期 造林密度 工业原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林地喷施草甘膦后土壤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德喜 洪长福 黄龙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2,105,共4页
对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杉木幼林场喷施草甘膦后土壤变化的初步研究表明,喷施地比不喷地在根系密集区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喷施地比不喷地土壤容重值下降,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土壤自然含水率都... 对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杉木幼林场喷施草甘膦后土壤变化的初步研究表明,喷施地比不喷地在根系密集区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喷施地比不喷地土壤容重值下降,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土壤自然含水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土壤pH值喷地施地比不喷地微小下降,喷施草甘膦的幼林杉木与用人工除草深翻杉木相比,生长情增况相似,但不喷、无人工除草的杉木林长势却明显不如喷施或有人工除草抚育的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草甘膦 土壤变化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老排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被引量:41
14
作者 林德喜 韩金发 +1 位作者 肖正秋 洪长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2-65,共4页
长期火烧山后土壤恶化,利用种植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h)改善林地.分析米老排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米老排林地土壤腐殖质层变厚(2~6cm)、变松.土壤养分尤其是全氮和速效N、P、K含量得到提高.说明米老排在恶化林地作为先锋... 长期火烧山后土壤恶化,利用种植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h)改善林地.分析米老排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米老排林地土壤腐殖质层变厚(2~6cm)、变松.土壤养分尤其是全氮和速效N、P、K含量得到提高.说明米老排在恶化林地作为先锋树种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桉组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碧华 姚庆端 +2 位作者 洪长福 何水东 李乾振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以顶芽或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 4种基本培养基和 9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 ,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B1+1 0mg/L 6 -BA +0 5mg/LNAA ,生根培养基为B2 +0 5mg/LABT1号。移栽基质选红心土。
关键词 赤桉 培养基 生长调剂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林道等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荣祖 吴强 +1 位作者 谢建文 王原莱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在林道晋级费用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分析 ,提出合理林道等级的决策模型 。
关键词 合理等级 临界运量 费用分析 效益分析 林区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加松良种‘中林1号’ 被引量:3
17
作者 宗亦臣 郑勇奇 +2 位作者 马锡权 王辉彬 洪长福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
湿加松良种‘中林1号’是从国外引种经区域化试验后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其母本为湿地松(Pinus elliotti),父本为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P.caribaea var.hondurensis)。‘中林1号’速生性突出,其6年生和10年生平均材积均超过对照母本湿地松... 湿加松良种‘中林1号’是从国外引种经区域化试验后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其母本为湿地松(Pinus elliotti),父本为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P.caribaea var.hondurensis)。‘中林1号’速生性突出,其6年生和10年生平均材积均超过对照母本湿地松35%以上。‘中林1号’干形通直,尖削度小,冠幅紧凑。湿加松‘中林1号’扦插繁殖容易,可采用嫩枝扦插育苗且造林成活率高。其木材基本密度0.414 g/m^3,木质素含量29.61%,综纤维素含量69.49%,α-纤维素含量41.56%,适用于建筑材、板材、纸浆材等工业用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良种 选育 速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桉树纤维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姚庆端 何水东 +2 位作者 张金文 洪长福 李宝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7-92,共6页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 2个试验点 1 3个桉树纤维材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 ,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 ,选择出具有较高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 ,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 0、EC1、EC3、C6共 5个...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 2个试验点 1 3个桉树纤维材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 ,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 ,选择出具有较高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 ,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 0、EC1、EC3、C6共 5个纤维材优良无性系 ,其中尤以C9、C1 0、EC1三个无性系的各性状为最优。这 5个无性系 ,3a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 3 93~ 6 60m、3 83~ 4 97cm ,9 71~ 2 0 48kg·a- 1 和 4 3 6~ 9 5 2kg·a- 1 ,而且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 ,可进一步扩大繁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桉树 纤维材 优良无性系 无性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与生长的联合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升侃 周长品 +4 位作者 翁启杰 李发根 李建文 周建清 甘四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的7.5年生试验林,利用79株分析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相关,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亲本对杂种生长和木材密度的效应,结合多重比较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材积和木材密度的联合选择。[结果]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52(P<0.001),遗传相关系数为0.55(P<0.0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母本间和父本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或0.01),但母本×父本互作的效应不显著;对钻刺木材密度,父本间呈极显著差异(P<0.001),母本×父本互作显著(P<0.05),但母本间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01),其与钻刺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极显著(P<0.001),但遗传相关不显著;评选出速生、木材密度较高的杂交组合14个、单株17株。[结论]Resistograph钻刺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尾细桉木材密度的简便、经济和可靠的方法;母本和父本选择以及母本与父本的组配对培育速生、材质优良的尾细桉杂种均较重要;尾细桉生长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不显著,需要对这两类性状分别进行选择;评选的尾细桉杂交组合和单株为培育速生、优质的桉树良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细叶桉杂种 Resistograph钻刺法 木材密度 生长 联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桉树无性系抗逆性选择 被引量:20
20
作者 姚庆端 洪长福 +2 位作者 何水东 张金文 林顺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福建闽南是发展桉树人工林的重要基地之一 ,为筛选适宜闽南发展的优良桉树无性系 ,对1 6个桉树无性系的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受害指数的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尾巨桉中的 C3 抗逆性最佳 ,C8、C9、C10 、EC1、EC2 在抗风、抗冻上... 福建闽南是发展桉树人工林的重要基地之一 ,为筛选适宜闽南发展的优良桉树无性系 ,对1 6个桉树无性系的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受害指数的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尾巨桉中的 C3 抗逆性最佳 ,C8、C9、C10 、EC1、EC2 在抗风、抗冻上的表现也较佳 ,所有参试无性系抗病虫害能力都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桉树 无性系 抗逆性 受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