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智 冯泽阳 +4 位作者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加标样品均存在显著的基质增强效应,但使用氢氧化钾(KOH)试剂法进行前处理后基质效应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优于目前主流的酶法前处理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试剂成本低,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是目前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基础上建立了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6 ng/mL和100 ng/mL,可用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对于其他生物基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苯乙烯微塑料 定量分析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大口黑鲈和草鱼胆汁中30种胆汁酸
2
作者 毛瓴问 孙皓 +2 位作者 谌海杰 杨乾展 徐岚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7,共8页
胆汁酸(bile acids,BAs)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糖脂和胆固醇的代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都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明确两种鱼胆汁中胆汁酸谱可为该养殖领域提供数据支... 胆汁酸(bile acids,BAs)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糖脂和胆固醇的代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都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明确两种鱼胆汁中胆汁酸谱可为该养殖领域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开发了一种能同时检测30种胆汁酸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应用于大口黑鲈和草鱼胆汁中胆汁酸的种类和含量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条件。胆汁样本经过离心后吸取上清液,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涡旋混匀,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上机分析。采用Shim-pack Velox SP-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以0.01%冰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50℃,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进行8种正离子、22种负离子的多反应监测(MRM)扫描。结果表明,30种胆汁酸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 ^(2))为0.9975~0.9997,回收率为72.3%~117.2%,相对标准偏差为0.46%~13.23%,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0.75 ng/mL,定量限(LOQ)为0.02~2.28 ng/mL。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大口黑鲈和草鱼的胆汁进行检测,在大口黑鲈胆汁中成功检测出19种胆汁酸;在草鱼胆汁中成功检测出16种胆汁酸,大口黑鲈胆汁中有5种胆汁酸在草鱼胆汁中未检出,而草鱼胆汁中有2种胆汁酸在大口黑鲈胆汁中未检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精确度高,适用于大口黑鲈和草鱼胆汁中30种胆汁酸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汁 大口黑鲈 草鱼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列净原料及片剂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
3
作者 何燕琳 夏颖 +5 位作者 黄朝瑜 樊洪玉 朱嘉亮 李睿 李耕 严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建立恩格列净及其片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为该品种质量控制和统一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开发系统,运用全因子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法分别筛选和优化色谱条件,并测定原研和仿制企业恩格列净原料药和片剂中的有关... 目的建立恩格列净及其片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为该品种质量控制和统一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开发系统,运用全因子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法分别筛选和优化色谱条件,并测定原研和仿制企业恩格列净原料药和片剂中的有关物质。结果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pack GIST C 18-AQ(250 mm×4.6 mm,5μm),柱温15℃,以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24 nm。方法的专属性良好,各杂质的回收率94.8%~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0.5%~3.1%。各企业样品已知单个杂质含量均<0.05%,其他未知单个杂质含量均<0.06%,杂质总含量均<0.3%,有关物质控制良好。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适用于恩格列净及其片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有关物质 液相色谱 全因子实验设计 Box-Behnk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9个柑橘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及评价
4
作者 刘茜 陈敏 +3 位作者 靳可婷 包晓明 罗晓梅 杨晓凤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以四川省9个柑橘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分析不同柑橘品种间的关系,得出不同柑橘品种香气的综合得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柑橘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 以四川省9个柑橘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分析不同柑橘品种间的关系,得出不同柑橘品种香气的综合得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柑橘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柑橘果实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香气评价及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柑橘品种共检测出246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d-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均在75%以上,其次是月桂烯含量;各柑橘品种均含有独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于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而言,除纽荷尔外,烯烃类的相对含量均在92%以上。主成分分析表明,不知火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黄果柑和沃柑、不知火、春见,大雅柑和清见的亲缘关系较近,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与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实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香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趋势
5
作者 李盼盼 郭瑞 +4 位作者 何保山 张晓莉 李晓东 杨晓春 杨永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共8页
为探究稻谷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稻谷砻谷、碾米和磨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加工过程中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 为探究稻谷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稻谷砻谷、碾米和磨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加工过程中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在稻谷的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稻谷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86种,糙米中检出85种,精米中检出80种,米粉中检出77种。检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包括9类,其中酸类、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随加工过程呈显著递减趋势,而酚类和烃类物质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酯类物质则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稻谷、糙米与精米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信息能被有效区分,精米与米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信息接近,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稻谷加工过程中各阶段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判别模型,其中,丁醛等17种化合物可作为特征差异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气相色谱法拆分及测定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3-环己烯甲酸
6
作者 张振永 李东阳 +5 位作者 解艺璇 张辰元 陈闵敏 许瑞 阎振鑫 康健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19,共6页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拆分及测定手性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手性3-环己烯甲酸的气相色谱法。外消旋3-环己烯甲酸甲酯作为底物,可经脂肪酶立体选择性催化生成产物手性3-环己烯甲酸。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色谱柱类型、载气线速度、初始柱温和升...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拆分及测定手性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手性3-环己烯甲酸的气相色谱法。外消旋3-环己烯甲酸甲酯作为底物,可经脂肪酶立体选择性催化生成产物手性3-环己烯甲酸。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色谱柱类型、载气线速度、初始柱温和升温速率对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3-环己烯甲酸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效果。极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H-βDEXsm色谱柱、载气线速度为30.0 cm/s、初始柱温为70.0℃、升温速率为1.00℃/min时,可得到最优分离效果。此时,3-环己烯甲酸甲酯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为2.15,3-环己烯甲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为3.50。(R)-和(S)-3-环己烯甲酸甲酯、(R)-和(S)-3-环己烯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0~350 mg/L和15.8~315 mg/L,相关系数均为0.999,4个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550~3.16 mg/L,定量下限为1.85~9.56 mg/L。(R)-和(S)-3-环己烯甲酸甲酯和(R)-和(S)-3-环己烯甲酸在3个不同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4%~97.1%、91.4%~95.7%、89.9%~95.6%和88.6%~96.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4.7%。该方法一次进样可同时手性拆分3-环己烯甲酸甲酯和3-环己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气相色谱 3-环己烯甲酸甲酯 3-环己烯甲酸 正交试验 对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LDI-TOF MS分析寡核苷酸钠盐组分分布
7
作者 黄骏齐 陈尚坤 刘巧霞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0-627,共8页
建立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寡核苷酸钠盐分布的方法。单链寡核苷酸引物样品(长度为20 bp,理论分子量6071.02 Da)经纯水溶解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与MALDI-TOF MS进行检验;样液经乙酸钠... 建立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寡核苷酸钠盐分布的方法。单链寡核苷酸引物样品(长度为20 bp,理论分子量6071.02 Da)经纯水溶解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与MALDI-TOF MS进行检验;样液经乙酸钠加钠、醇沉、复溶后再次以HPLC-MS与MALDITOF MS进行检验,检验模式均为正离子。加钠前后,HPLC-MS在解卷积后均仅显示未加盐的单一组分(对应分子量6069.9 Da与6069.8 Da);MALDI-TOF MS对加盐前样品显示单一组分(对应分子量6071.09 Da),而对加盐后样品显示了不同加钠数分子的组分分布:各组分从未加钠分子开始(对应分子量6071 Da左右),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加钠个数范围从0~4到0~19不等,且分布随加盐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该结果显示MALDI-TOF MS具有检测寡核苷酸钠盐组分分布的能力,同时其具有检测一系列不同加盐程度寡核苷酸分子的广泛适应性与灵敏性。以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福米韦森钠为样本,采用MALDI-TOF MS分别检测了福米韦森钠纯品以及含聚乙二醇和吐温等辅料的福米韦森钠动物注射液模型。结果显示,福米韦森钠的主体加钠形态为加0个钠到加3个钠,整体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在加入基质前后未发生改变;同时福米韦森钠组分的误差也处于±0.5 Da范围内,精确性未受基质影响。另外,基质中的其他若干组分(包括聚乙二醇300与吐温-80)也独立显示在质谱图中,对福米韦森钠组分没有干扰。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一系列寡核苷酸钠盐分布的定性鉴定,且检验实际药物时不受药物基质影响,对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的研发与检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 MS 寡核苷酸 寡核苷酸钠盐分布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津红外显微镜检测磨砂洗面奶中的微小塑料颗粒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娟娟 孙友宝 黄涛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20-221,共2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红外显微镜联用,组成显微红外系统,在红外主机常规功能之外,实现了红外的微区分析和微量分析,对于微小样品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定性分析。本文使用岛津自动化地高性能红外显微镜AIM-9000对磨砂洗面奶中作为磨砂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红外显微镜联用,组成显微红外系统,在红外主机常规功能之外,实现了红外的微区分析和微量分析,对于微小样品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定性分析。本文使用岛津自动化地高性能红外显微镜AIM-9000对磨砂洗面奶中作为磨砂材料使用的微小塑料颗粒(微珠)进行了检测,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洗面奶中添加的微小塑料颗粒进行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珠 洗面奶 红外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中氧化铈纳米颗粒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莉 李硕 +2 位作者 李庆武 樊昌俊 王海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4-1951,共8页
初步建立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测定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方法。以0.1%Triton X-100为萃取剂超声辅助提取化妆品中的纳米氧化铈颗粒,在脉冲信号模式下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 初步建立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测定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方法。以0.1%Triton X-100为萃取剂超声辅助提取化妆品中的纳米氧化铈颗粒,在脉冲信号模式下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探讨了spICP-MS用于检测化妆品中纳米颗粒时,不同计算方法对颗粒粒径检出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粒径检出限不仅受到待测同位素背景信号的影响,也与化妆品基质相关。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时,粒径检出限及被识别为颗粒的个数均受到显著影响,直接关系到化妆品产品的合规性判定及安全性评价。阈值的准确选择是影响spICP-MS用于化妆品中纳米级颗粒存在与否判定的重要因素,应在现有化妆品基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样品性质进行进一步评估。该方法可用于防晒类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快速筛查,并可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进行同时测定和表征,为含纳米颗粒化妆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考察提供了可供探讨的空间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纳米氧化铈(CeO_(2)-NP) 背景阈值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鲤鱼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磊 黄丽坤 +3 位作者 姜冰 吴岩 周春卫 王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9-2152,共4页
建立基于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鲤鱼基质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均质提取的萃取方式,用硫酸钠作为除水剂,样品经过C18色谱柱... 建立基于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鲤鱼基质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均质提取的萃取方式,用硫酸钠作为除水剂,样品经过C18色谱柱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质量浓度范围1—50 ng·m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苦参碱方法检出限为0.21 ng·mL^(−1),定量限为0.69 ng·mL^(−1);氧化苦参碱方法检出限为0.17 ng·mL^(−1),定量限为0.52 ng·mL^(−1).添加浓度水平1.0、2.0、5.0 ng·mL^(−1),平均回收率为72.5%—108.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4.2%—8.2%.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基质效应均表现为抑制.该方法前处理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鲤鱼基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的测定,同时为后续同类样品检测提供参考,也为今后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数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鲤鱼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HPLC-Q-TOF-MS分析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
11
作者 唐雨晨 渠淑萍 +3 位作者 李长坤 程杰 石妍 董志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6-3514,共9页
目的建立GC-MS和UHPLC-Q-TOF-MS法分析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和UHPLC-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比对,对挥发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GC-MS法,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通... 目的建立GC-MS和UHPLC-Q-TOF-MS法分析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和UHPLC-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比对,对挥发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GC-MS法,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通过UHPLC-Q-TOF-MS法,共鉴定出85种成分,包括黄酮类32种、有机酸类7种、生物碱类40种、其他类5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全面表征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积洁白丸 化学成分 GC-MS U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和瑞士乳杆菌复配发酵牛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晓鑫 葛媛媛 +3 位作者 于学健 刘冲 于爽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1-308,315,共9页
该研究旨在研究嗜热链球菌和瑞士乳杆菌单菌株及复配发酵对发酵乳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Arrow,HS-SPME-Arrow)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嗜热链球菌CICC 6063和瑞士乳杆... 该研究旨在研究嗜热链球菌和瑞士乳杆菌单菌株及复配发酵对发酵乳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Arrow,HS-SPME-Arrow)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嗜热链球菌CICC 6063和瑞士乳杆菌CICC 6064单菌以及它们的不同活菌比例组合(1∶1、5∶1、10∶1、100∶1、1000∶1)发酵牛乳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酸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其中乙醛、乙酸乙酯、2,3-丁二酮、2,3-戊二酮、乙偶姻、2-壬酮和己酸等对复配发酵乳的风味产生重要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CICC 6063和瑞士乳杆菌CICC 6064的比例对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产生影响。特别是在10∶1的复配组合中,确定了22种关键性风味化合物,乙酯类化合物含量达1641.59μg/L,并有香茅醇检出,赋予发酵乳水果与花的香气。研究结果为菌株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瑞士乳杆菌 发酵乳 挥发性风味物质 HS-SPME-Arr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铌铁中主次量元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仁彬 王宜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简化传统湿法检测铌铁中主次量元素时繁琐的操作步骤以及解决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时坩埚腐蚀、基体效应大、铌元素测定准确度差等问题,优化了预氧化、仪器工作条件,采用四硼酸锂、碳酸锂、五氧化二钒预氧化样品,四硼酸锂熔融制备玻璃... 为简化传统湿法检测铌铁中主次量元素时繁琐的操作步骤以及解决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时坩埚腐蚀、基体效应大、铌元素测定准确度差等问题,优化了预氧化、仪器工作条件,采用四硼酸锂、碳酸锂、五氧化二钒预氧化样品,四硼酸锂熔融制备玻璃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铌、硅、磷、铝和钛等主次量元素的含量。取2.0000 g四硼酸锂、1.0000 g碳酸锂、0.5000 g五氧化二钒、0.2000 g样品,混匀后于950℃预氧化30~40 min。冷却至形成固体小球,放入盛有4.0000 g四硼酸锂的铂黄坩埚中,滴加0.225 g碘化钾溶液(300 g·L^(-1)),于1050℃预熔融120 s,熔融720 s,静置10 s。冷却直至形成玻璃片,脱模后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测定。结果显示:5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和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标准样品中5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6%~1.5%;方法用于标准样品和自制标准样品的分析,所得测定值与委外测定值进行比较,测定值偏差的绝对值均在系列标准GB/T 3654-2019的允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五氧化二钒 熔融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铌铁 主次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体及土壤中6种抗生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甜甜 杨丰春 +4 位作者 赵传明 汪勇 陈晓梅 付瑶 刘玲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74-3578,共5页
本文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水体及土壤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共6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质及土壤样品经净化富集后,在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本文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水体及土壤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共6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质及土壤样品经净化富集后,在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表明,6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在55.1%-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28%-12.5%(n=6).水体的方法检出限为0.1-1.2 ng·L^(−1);土壤的方法检出限为0.17-2.4μg·kg^(−1).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适用于水体和土壤样品中痕量抗生素的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应用于农田土壤和地下水的定量分析,部分抗生素有所检出,浓度范围为ND-12.6μg·kg^(−1)、ND-15.8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 抗生素 固相萃取 水体及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储藏年份玉米风味物质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瑞 李盼盼 +5 位作者 张晓莉 范维燕 李晓东 杨晓春 张炜 杨永坛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风味物质是玉米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玉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与其风味物质含量密切相关。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2019—2022年共4个年份收获的玉米样品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 风味物质是玉米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玉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与其风味物质含量密切相关。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2019—2022年共4个年份收获的玉米样品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对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129种,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苯系物、杂环化合物、酸类、醚类、烃类和酚类物质。固相微萃取的最优条件为样品用量6 g、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60 min。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储藏年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有47种化合物在不同年份玉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辛烯-3-醇、丁酸橙花酯和2-正戊基呋喃相对含量随玉米储藏年份延长而增加,DL-泛酰内酯、辛酸甲酯和2-乙酰基呋喃相对含量随玉米储藏年份延长而减少,这6种化合物被鉴定为特征差异化合物。由此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类模型,该模型对玉米储藏年份具有良好的区分性(R^(2)=0.99,Q^(2)=0.97,预测精确度为1),可为玉米储藏品质的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手段,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节粮减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储藏年份 风味物质 多元统计分析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中可浸出物的测定
16
作者 杨乾展 邱妍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35-3938,共4页
建立了一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中可浸出物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浸出液采用全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对浸出物抗氧剂264和油酸酰胺采用选择离子模式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 建立了一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中可浸出物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浸出液采用全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对浸出物抗氧剂264和油酸酰胺采用选择离子模式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抗氧剂264浓度在0.1—100 g·mL^(−1),油酸酰胺浓度在1—100 g·mL^(−1)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取1g·L^(−1)和5 g·L^(−1)两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两个化合物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04%和6%.重复性良好.取加速稳定性样品进行检测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3.5%—103.6%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稳定,可用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药用胶塞中两种浸出物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药用胶塞 泮托拉唑 可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 被引量:1
17
作者 鞠香 陈克云 +5 位作者 李海霞 陈倩倩 王艳丽 梁秀清 刘艳明 汪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4-2868,共5页
结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对多环芳烃的特异性净化,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样品加入7种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二氯甲烷(7:3,V/V)混合溶液提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 结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对多环芳烃的特异性净化,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样品加入7种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二氯甲烷(7:3,V/V)混合溶液提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采集.在1.0—200 ng·mL^(−1)范围内,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不同加标浓度下,回收率为87.1%—114.8%,相对标准偏差(RSDs)(n=6)在1.0%—5.5%范围内,方法的检出限为0.2—0.3μg·kg^(−1),定量限为0.6—0.9μg·kg^(−1).方法前处理简单高效,灵敏度高,适用大批量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优控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同位素稀释 分子印迹柱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氨酯塑胶跑道中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XDI)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妍力 王凤 +2 位作者 尹戈 林黛琴 聂绍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04-3206,共3页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聚氨酯塑胶跑道中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XDI)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经(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分离,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得到了较宽的线...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聚氨酯塑胶跑道中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XDI)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经(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分离,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以外标法定量,得到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定量检出限.在优化萃取溶剂、色谱柱等检测条件下,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的系列浓度为250—5000μg·L-1,相关系数(R2)在0.9999,检出限可达到0.02 mg·kg^(-1),定量限0.06 mg·kg^(-1),加标回收率在89.3%—9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1.9%—2.8%(n=6).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满足了聚氨酯塑胶跑道中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的残留量日常检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XDI) 聚氨酯塑胶跑道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大体积进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地表水中35种抗生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超群 李立湘 +6 位作者 任颖俊 赵锦华 黄钢 周施阳 刘立平 蒋敬思 梁锋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5-956,共12页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常有检出,是国际公约管控的新污染物之一。为了控制水质和保证饮用水来源的安全使用,需要建立快速和高效的抗生素分析方法。目前能够快速测试地表水中多种类抗生素的综合分析方法有待补充。本文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SPE...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常有检出,是国际公约管控的新污染物之一。为了控制水质和保证饮用水来源的安全使用,需要建立快速和高效的抗生素分析方法。目前能够快速测试地表水中多种类抗生素的综合分析方法有待补充。本文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SPE)大体积进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地表水中9种磺胺类、16种喹诺酮类、4种大环内酯类、4种四环素类和2种其他类共35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根据化合物在SPE柱的保留和pH条件实验,确定莫西沙星、达氟沙星2种抗生素为碱性上样(0.1%氨水溶液),其余33种抗生素为酸性上样(0.1%甲酸-水溶液)。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内标法定量,35种抗生素在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在0.1~5.2ng/L之间;在5ng/L、50ng/L和200ng/L三种加标浓度下,方法精密度分别为1.65%~12.3%、0.20%~10.4%和0.05%~9.9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2.1%~93.1%、65.4%~127%和65.9%~124%。本方法所需样品体积小(10mL)、前处理简单,当酸性和碱性进样体积分别为3mL时,30min内能完成样品在线富集和分离分析过程。本方法应用于21件地表水样中35种抗生素的检测,林可霉素的检出率达到90.5%,氧氟沙星的检出含量最高达到98.2ng/L。本文建立的在线方法测定结果与离线方法一致,且操作简捷、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合地表水中痕量抗生素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地表水 在线固相萃取 大体积进样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羊毛地毯的异味溯源分析
20
作者 刘实华 裴一朴 +5 位作者 卢天旭 关红艳 韩蔚 蔡寒梅 田菲菲 周羽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14,共4页
本文对一种羊毛地毯及其原材料进行气味强度的测试,发现地毯胶和纱线的气味强度贡献最大.对地毯成品及其原材料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再根据所释放物质的气味阈值,计算气味活度值.地毯成品中主要致味物质有... 本文对一种羊毛地毯及其原材料进行气味强度的测试,发现地毯胶和纱线的气味强度贡献最大.对地毯成品及其原材料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再根据所释放物质的气味阈值,计算气味活度值.地毯成品中主要致味物质有壬醛、辛醛、十二烷酸、癸醛、十四烷酸、己醛、十五烷酸、乙酸丁酯.其中壬醛、癸醛、己醛主要来源于地毯胶在合成过程中,醛类的单体残留.乙酸丁酯作为地毯胶的溶剂.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来源于纱线防虫蛀的有机磷农药等成分.纱线材质本身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吸附了环境中的醛类污染物,导致地毯成品中的醛类一部分来源于纱线.利用总气味活度值法,原材料气味污染物贡献率排序为:地毯胶>纱线>白布>网布>绿布.气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地毯胶,约占所有污染物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及其原材料 气味强度 气味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