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供者临床管理策略,推动供者管理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煦勇 董建辉 +10 位作者 秦科 吴先荣 王冰 杨传 黄业清 岑茂良 黎飞 张洪宾 廖吉祥 刘旭阳 江文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1-734,共4页
供者管理是器官捐献与移植流程的核心环节,提高潜在供者的临床管理质量、降低潜在供者流失率、提高捐献器官利用率是缓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有效措施。为促进供者临床管理的发展,在保障供、受者健康权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 供者管理是器官捐献与移植流程的核心环节,提高潜在供者的临床管理质量、降低潜在供者流失率、提高捐献器官利用率是缓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有效措施。为促进供者临床管理的发展,在保障供、受者健康权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本文就脑死亡器官捐献者管理的临床特征和管理要点、供者维护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受者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临床管理 脑死亡 器官获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一例
2
作者 黎雪玲 陈进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间期0.80-0.84s,频率70-74次/分,出现三...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间期0.80-0.84s,频率70-74次/分,出现三组心动过速,第一组提前出现室速,节律基本整齐,频率140次/分,终止未见长间歇,窦性P波与前一心搏T波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间歇性 传导阻滞 完全性 多支血管病变 窦性P波 临床资料 造影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型肝炎患儿采用维生素K与消旋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柱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黄疸型肝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黄疸型肝炎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黄疸型肝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黄疸型肝炎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治愈19例(76.00%),显效4例(16.00%),有效2例(8.00%),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治愈14例(56.00%),显效4例(16.00%),有效4例(16.00%),无效3例(12.00%),总有效率为8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各种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仅乏力和纳差的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以上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K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及患儿肝功能、凝血功能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维生素K 消旋山莨菪碱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