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陈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互作网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寇蓉 董弘毅 +2 位作者 何永吉 邢俊德 范晓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toscape 3.7.2研究发酵菌群的共存关系网络。结果表明,醋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远高于真菌群落。醋醅中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优势真菌属为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细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具有显著的拮抗性;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存在协同作用。真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陈醋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互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材料在煤矿注浆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国瑞 姚鑫 +4 位作者 王帅 姚顺 韩艳娜 黄丽 侯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4-114,共11页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将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传统的无机和有机注浆材料难以应对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工程条件。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高膨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火山灰活性等理化特征,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注浆材料...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将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传统的无机和有机注浆材料难以应对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工程条件。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高膨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火山灰活性等理化特征,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注浆材料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发了纯黏土注浆材料、水泥-黏土复合注浆材料以及有机物-黏土复合注浆材料,并阐明了各类材料的用途及黏土矿物作为外加填料的强化机理。本文基于对黏土矿物结构、特性、表征及应用的阐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煤矿含黏土注浆材料的研究,归纳了含黏土注浆材料的开发现状,探讨了黏土矿物用于煤矿注浆的必要条件和共性特征,指出了当前煤矿含黏土注浆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含黏土注浆材料的开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注浆材料 复合材料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温日宇 刘建霞 +5 位作者 李顺 郭耀东 樊丽生 姜庆国 张魏斌 李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6,共4页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红藜、白藜、黑藜3种不同藜麦为实验材料,采取小盆暗萌发、营养土育苗的方法,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环境下(4℃)分别处理不同的时间。结果表明:1)白藜和红藜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红藜、白藜、黑藜3种不同藜麦为实验材料,采取小盆暗萌发、营养土育苗的方法,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环境下(4℃)分别处理不同的时间。结果表明:1)白藜和红藜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黑藜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上升。2)不同藜麦的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但波动都比较小,恢复条件之后含量均相对上升。3)不同藜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低温期间持续上升,解除胁迫后活性下降。4)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藜麦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48 h达到最大值。实验表明:低温胁迫不同的时间对3种藜麦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指标的变化趋于稳定。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黑藜、白藜、红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幼苗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4
作者 董春林 张正 +2 位作者 蒋丹 杨睿 李巍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06-1308,共3页
试验通过人工控水池栽模式对9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了干旱胁迫处理,分别调查了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及产量性状等,并对其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郑单7... 试验通过人工控水池栽模式对9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了干旱胁迫处理,分别调查了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及产量性状等,并对其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郑单7153产量最高,郑单7168的株高和产量杂种优势均表现突出。表明杂交种郑单7153和郑单7168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其亲本自交系在抗旱遗传改良方面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提出的背景思路及价值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褚清河 阎世江 +2 位作者 周运宁 张治家 强彦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975-1979,2009,共6页
科学施肥是作物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农艺技术,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增施化肥却不能再增加作物产量的严重问题,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的提出则破解了这一难题。为了使广大土壤施肥和作物育种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土壤施肥和育种的关系... 科学施肥是作物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农艺技术,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增施化肥却不能再增加作物产量的严重问题,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的提出则破解了这一难题。为了使广大土壤施肥和作物育种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土壤施肥和育种的关系以及理论的重要价值意义,从理论提出的背景思路及其概念、原理进行了诠释。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首先提出了养分利用效率和耐肥性是作物品种高产性状的概念,并用试验证明土壤施肥、作物营养遗传特性、作物品种产量潜力三者存在逻辑关系,氮磷单施、配施与最大施肥量性状基因是决定作物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遗传因子。作物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形成期在杂交制种期,父母本只有含有相同的氮磷单施或配施基因且一方具有较强的耐肥性,才能实现杂交重组形成高产品种,杂交时相应施肥环境是自交系基因激活表达的必要条件。理论的提出可实现通过诊断营养遗传特性选择父母本直接杂交培育适应高、中、低肥力与土壤最大施肥量相匹配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从而有效解决目前作物品种产量潜力很高,但大面积应用单产水平较低以及没有有效方法大幅度提高中低产田产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理论 营养遗传特性 耐肥性 养分利用效率 隐性与显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板企业融资决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乔建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8,共9页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债务压力化解的新形势下,企业通过融资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选取2010—2018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从企业债务治理角度,实证研究探讨融资类型以及融资限期对创业板企业创新...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债务压力化解的新形势下,企业通过融资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选取2010—2018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从企业债务治理角度,实证研究探讨融资类型以及融资限期对创业板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创业板企业融资决策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②商业信用融资、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③股权的内源融资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④在融资限期结构中,长期借款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比短期借款更大。基于以上发现,从风险控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找到适合创业板企业的融资方式,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企业 融资决策 融资结构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在煤矿矿井水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姚顺 冯国瑞 +5 位作者 赵德康 刘爱芳 杜娟 王帅 姚鑫 侯凯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9期67-76,共10页
随着煤炭开采程度的增加,矿井水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其低利用率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黏土矿物因独特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及强亲水性和电负性,成为矿井水治理的理想材料。本文分析了矿井水的来源、组分特征及对环境的危害... 随着煤炭开采程度的增加,矿井水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其低利用率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黏土矿物因独特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及强亲水性和电负性,成为矿井水治理的理想材料。本文分析了矿井水的来源、组分特征及对环境的危害,并探讨了黏土矿物的特性及对矿井水中重金属、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的处理机理。具体应用中,黏土基地聚物、膨润土、粉煤灰和凹凸棒土等黏土矿物及其改性材料在处理酸性、碱性及含特殊污染物的矿井水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此外,还介绍了可渗透反应墙、钝化技术及人工湿地技术等在矿井水治理中的工业应用,为推进黏土矿物材料在水处理和矿井水治理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酸性矿井水 吸附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