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学报论文的创新与理论思维
1
作者 李西梅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4-38,共5页
刻意求新是学报的生命力所在报作为传递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研究新思想、新理论,流新成果,发现新观点的重要职责,它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是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学术理论刊物的价值,学术理论本身也停止了发展。如果作为学术交流“... 刻意求新是学报的生命力所在报作为传递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研究新思想、新理论,流新成果,发现新观点的重要职责,它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是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学术理论刊物的价值,学术理论本身也停止了发展。如果作为学术交流“窗口”的学报,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只求四平八稳,那么这个“窗口”一定毫无生机。反之,如果学报论文能够有所创新,敢于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那么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改革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2
作者 崔学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33,8,共3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同样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是不断进步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进步 社会生产 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经济体制 有计划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模式 严重挫折 “私有化” 政治体制改革 多种经济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特征的几点认识
3
作者 崔学兰 焦惠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4-47,共4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它兼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双重性质,它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那么,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它兼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双重性质,它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那么,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经济,有其特殊的本质和特征。但就其作为商品经济一般的属性说又存在着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共同的属性。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共性的分析是从对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私有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个别特殊性中概括出来的,没有包容公有制下的商品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经济为什么还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管理 市场机制 计划指导 供求规律 经济活动 社会劳动 微观市场 计划机制 双重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利率的作用
4
作者 崔学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43-44,共2页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目标是靠银行供应适量货币来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信贷规模,达到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从而使供需总量进一步平衡,使货...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目标是靠银行供应适量货币来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信贷规模,达到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从而使供需总量进一步平衡,使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适应。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中的作用呢?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银行 资金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制度
5
作者 崔学兰 《会计之友》 1991年第6期43-43,共1页
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这是资金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流动资金由“双轨供应”改为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后,使国家在流动资金管理上由直接管理变成了间接管理。不但扩大了企业... 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这是资金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流动资金由“双轨供应”改为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后,使国家在流动资金管理上由直接管理变成了间接管理。不但扩大了企业管理和运用资金的自主权,而且也扩大了银行运用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并辅之以行政办法管理流动资金的自主权。因为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后,虽然使用权归企业,但所有权仍归银行,银行要按时收回贷款就必然会主动关心企业的资金运用,协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企业使用银行的贷款就要支付利息,为了减少利息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资金 间接管理 资金运用 利息负担 重要改革 行政办法 资金市场 积累资金 手段调节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货币本质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崔学兰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2期86-87,共2页
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中,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货币不仅与普通商品有共性,更重要的是有其特殊性,形成了与普通商品本质上的区别。它是社会劳动的体化物,以自己的自然形式作为其它一切商品... 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中,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货币不仅与普通商品有共性,更重要的是有其特殊性,形成了与普通商品本质上的区别。它是社会劳动的体化物,以自己的自然形式作为其它一切商品的等价形式,成为反映其它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在商品世界中,普通商品直接以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