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优农业规模、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经济效益
1
作者 冯娟娟 成采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5-100,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下的最优农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显著...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下的最优农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对最优农业规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以2020年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率为例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调节作用下,最优农业规模将会提高11.258亩/人,农业从业人员将减少6.274千万人。(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度、农村人口转移均对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机械化水平、灾情强度、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则对农业经济效益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胡焕庸线”以东,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最优农业规模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且作用效果明显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在“胡焕庸线”以西,其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老龄化 最优农业规模 农业经济效益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之别:种植结构差异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2
作者 马克卫 王丽丽 尤亮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9,共8页
“南稻北麦”是我国粮食种植结构最典型的差异化特征,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持久且深远。利用CFPS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聚焦60、70后农村劳动力主体,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谷种... “南稻北麦”是我国粮食种植结构最典型的差异化特征,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持久且深远。利用CFPS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聚焦60、70后农村劳动力主体,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谷种植区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显著低于小麦种植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稻谷种植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结构之间也呈现出差异性,特别是在1960—1964年与1975—1979年出生的农村劳动力,种植结构对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和稻谷种植面积扩大的协同作用,将增强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之别 粮食种植结构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种植面积 农民就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经验分析
3
作者 李娜 赵康杰 景普秋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共13页
利用2017—2021年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级等地区属性多层次考察其适用性。结果表明: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能够有效... 利用2017—2021年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级等地区属性多层次考察其适用性。结果表明: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方面,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乡村地区创业活跃度、加深乡村地区产业融合和扩大乡村地区市场范围三条路径进行有效传导,且乡村地区创业活跃度的中介效应>乡村地区市场规模的中介效应>乡村地区产业融合水平的中介效应;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小城市更能发挥扁平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城乡共同富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镇空间结构 城乡共同富裕 扁平化 市域 网络多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阳丹露 任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3-188,共6页
市场化进程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以及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快市场化进程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加... 市场化进程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以及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快市场化进程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是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文章研究为金融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以及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 资本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现实逻辑、内涵解析与生成机理 被引量:116
5
作者 尤亮 田祥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把握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生成机理进行剖析,明确其培育必要性和意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深受国内外环境的...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把握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生成机理进行剖析,明确其培育必要性和意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深受国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基于颠覆性创新技术,以“新”为出发点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全面提质升级与优化组合,以“质”为落脚点全面推进生产关系变革、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实现农业高水平自立自强。进一步,为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基于时代背景强化颠覆性创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采取新型劳动者、高校和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联合推动的模式,同时也不能忽视制度保障体系的完善。最后,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颠覆性创新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流动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基于调节中介与链式中介的综合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茜 廖甍 张红兵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11,共14页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枢节点”和“传输纽带”,对激活城市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外生政策冲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知识流动与包...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枢节点”和“传输纽带”,对激活城市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外生政策冲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知识流动与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视角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更为明显;第二,知识流动是网络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该中介机制通过地形起伏度、方言多样性指数等工具变量系统识别后仍然成立;第三,绿色创新与创业活力是网络基础设施驱动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调节中介机制,两者均能够强化知识流动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第四,城市间知识流动能够进一步推进市场有效整合,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的链式传导作用。上述结论更深层次地打开了知识流动传导机制黑箱,能够为网络基建规划与城市转型方案提供重要借鉴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 知识流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渴望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来自整村苹果种植户追踪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田祥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4,共15页
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中,有助于从内生动力视角解析农户行为决策所面临的内在约束。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苹果种植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如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的研究发... 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中,有助于从内生动力视角解析农户行为决策所面临的内在约束。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苹果种植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如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的研究发现,收入渴望不仅能够激励农户增加物质投入,也能提升农户人工投入,且该研究结论是稳健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决策者年龄越大,收入渴望对农户人工投入的激励作用越小;家庭外出务工比例越高,收入渴望对农户物质投入的激励作用越小。在不同的物质投入分位点上,由于农户的劳动力比例和家庭资产不同,导致收入渴望对农户物质投入的影响存在着异质性,而该现象并未在收入渴望对农户人工投入的影响中出现。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渴望并非越高越好,当收入渴望脱离现实收入状况时会抑制农户农业生产性投入。因此,政策制定不仅要考虑通过外援助推式政策缓解农民外部约束,还应重视通过内源式发展政策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物质投入 人工投入 收入渴望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集聚、大分散”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的微观机理与宏观效应
8
作者 李娜 景普秋 赵康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86,共17页
在城乡融合发展对城乡空间布局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探讨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演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CP模型的基础上,尝试融入技术变革和消费升级的现实背景,推演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随后采用2017—2021年中国27... 在城乡融合发展对城乡空间布局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探讨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演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CP模型的基础上,尝试融入技术变革和消费升级的现实背景,推演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随后采用2017—2021年中国270个地级市及其下辖19064个乡镇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理论上,交通与通信能力、地域特有要素和地理区位共同促使市域城镇空间形成多级并存的“小集聚、大分散”结构;实证上,部分乡镇单元己在区位、交通与通信能力及特有要素影响下实现人口集聚,农业、服务业特有要素、交通能力与地理区位相互作用,正推动市域城镇空间向“小集聚、大分散”模式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市域 城镇空间结构 “小集聚、大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信息溢出能否促进出口质量升级?——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2
9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共11页
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检验行业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行业出口规模及产品多样性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城市溢出冲击和聚焦一... 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检验行业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行业出口规模及产品多样性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城市溢出冲击和聚焦一般贸易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地,行业信息溢出通过自有信息网络和跨行业信息网络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持续性”和“传递性”的影响。此外,上述影响效应还因信息接收方和供应方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信息溢出 企业出口 产品质量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不平等何以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乡土逻辑变迁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尤亮 马千淇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218,共11页
乡土逻辑是农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探究乡土逻辑下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从乡风文明视角出发,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的整村微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 乡土逻辑是农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探究乡土逻辑下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从乡风文明视角出发,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的整村微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乡土逻辑”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对非普通、高学历和中青年组的农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以“礼治”为特征的传统乡土逻辑可以缓解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而在现代网络渗透下形成的变迁后的乡土逻辑会放大收入不平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将农民的收入不平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强化乡土逻辑蕴含的人情规范,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不平等 乡土逻辑 现代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