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地区差异与动态演进分析
1
作者 李笑晓 张文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本文构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全国和三大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演进特征。第二,各地区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东部地... 本文构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全国和三大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演进特征。第二,各地区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东部地区组内差异较大且波动较小,中西部地区呈波动上升的演变趋势。第三,三大地区差异是造成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第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但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不断减弱。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丽荣 沈雨彤 +1 位作者 沈小瑞 谢陈晶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8,90,共5页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服务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货物贸易出口额、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等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都会产生动态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服务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货物贸易出口额、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等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都会产生动态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冲击震荡较大。因此,政府在引资政策上应适度向金融服务业倾斜,加大对金融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利用外资的比重和质量,同时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海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产业结构优化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国外实践证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地处我国内陆的资源型地区如何以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依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难度等级... 产业结构优化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国外实践证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地处我国内陆的资源型地区如何以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依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难度等级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通过协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山西省仍处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初级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在结合资源型地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原因,进而提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调整方向,以期能在全球化趋势愈来愈强的今天,为其他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资源型地区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上关于电子贸易争议的几个焦点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春成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4-46,共3页
电子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而对现行的贸易规则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将电子贸易纳入WTO协调体制过程中存在着若干争议问题。
关键词 电子贸易 国际贸易 贸易规则 WTO 贸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杰 李丹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9,共22页
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是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立足于整合全球数字要素资源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究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应,并利用2006—2018年跨国综合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是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立足于整合全球数字要素资源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究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应,并利用2006—2018年跨国综合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数字要素投入能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但中国制造业国际数字化分工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2)数字化增加值进口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其中,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更强,中国从发展中国家、RCEP伙伴国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更强。(3)贸易成本、国家研发投入和数字技术空间溢出是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化增加值进口通过贸易成本下降和国家研发投入增加显著增强其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化增加值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加大国内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际数字要素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增加值进口 制造业 国际分工地位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铜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演变及中国铜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姗姗 吕星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2,共9页
铜资源作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替代能源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铜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与消费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铜资源... 铜资源作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替代能源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铜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与消费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铜资源产业链断链风险。准确研判铜资源供给与消费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究铜资源消费影响因素对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终端应用减排及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全球与中国铜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STIRPAT模型分别对全球铜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演变,以及中国铜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铜资源的供给和消费逐年增加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且分化程度逐年增大。中国铜消费量受到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资源消费强度、技术进步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时间段影响因素不同,1953—1978年中国铜消费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是资源消费强度、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1979—1992年驱动中国铜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为资源消费强度、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化和技术进步是1993—2023年中国铜消费增加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建议增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铜资源保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铜资源消费强度;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加快绿色转型,实现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资源 供给格局 消费格局 STIRPAT模型 格局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产业链韧性测度评价研究
7
作者 梁姗姗 吕星琪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4,共12页
稀土作为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创新的关键原材料,已成为全球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稀土因其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使得其产业链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科学评价稀... 稀土作为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创新的关键原材料,已成为全球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稀土因其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使得其产业链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科学评价稀土产业链韧性,有助于深入厘清当前中国稀土产业链发展瓶颈,全面、准确掌握其韧性发展现状。基于2000-2022年的相关数据,从韧性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和更新能力4个维度构建稀土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并运用指标障碍度模型、指标贡献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韧性的综合得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22年中国稀土产业链韧性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2)2016年之前,更新能力是稀土产业链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而2016年之后,抵御能力成为制约稀土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因素;(3)恢复能力和更新能力是促进稀土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4)2000-2022年,稀土产业链韧性各指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虽呈波动上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状态。研究结果为增强我国稀土产业链韧性提供了企业、行业和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产业链韧性 指标障碍度 指标贡献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国中 杜云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外贸商品结构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炭产业与旅游业的冲突及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丽 景普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作为环境友好型朝阳产业,旅游业可以发展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而资源型产业与旅游业的冲突却一度成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以山西为例,分析了煤炭产业与旅游业在环境、交通、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冲突,并从二者... 作为环境友好型朝阳产业,旅游业可以发展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而资源型产业与旅游业的冲突却一度成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以山西为例,分析了煤炭产业与旅游业在环境、交通、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冲突,并从二者在要素、产品和市场、行业及外部性等经济特性上的差异阐释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及融合发展的空间,指出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推力、旅游业自身的吸引力及政府的助力等多重动力下,煤炭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应采取横向拓展式资源融合路径,形成新的业态——煤炭旅游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煤炭产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清洁能源消纳的典型事实与中国借鉴 被引量:6
10
作者 廖茂林 张泽 王国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60,共9页
清洁能源消纳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重要驱动力。虽然从总体来看中国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局部上仍存在优化空间。本文聚焦国际清洁能源消纳的实践,从不同维度解构清洁能源消纳的政策... 清洁能源消纳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重要驱动力。虽然从总体来看中国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局部上仍存在优化空间。本文聚焦国际清洁能源消纳的实践,从不同维度解构清洁能源消纳的政策维、机制维、价格维演变机制。国际清洁能源主要消纳方法为微电网多电源联合消纳体系、虚拟电厂优化调度体系、多边发电权一体化决策体系。因此,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消纳,需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探索构建多元化市场架构、优化清洁能源市场化消纳机制、增强全社会清洁能源消纳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消纳 电力市场 市场机制 多网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恩义 周颖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汇率升值可以通过降低一国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影响进口总量和进口商品结构,进而影响一国的技术进步。从全国层面来看,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以引致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可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外商直接投... 汇率升值可以通过降低一国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影响进口总量和进口商品结构,进而影响一国的技术进步。从全国层面来看,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以引致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可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具有负向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汇率变动可以推动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对东部产生了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的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却不利于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中东部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但西部地区却相反。因此,我国应增加研发投入,合理发挥汇率的进口贸易效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金融的发展,以实现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进口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毋俊芝 安建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027-1030,1034,共5页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量迅猛增加,经营范围广泛,品牌效应显著,社员收入明显提高,示范作用逐渐显现。但仍有诸多问题存...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量迅猛增加,经营范围广泛,品牌效应显著,社员收入明显提高,示范作用逐渐显现。但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如合作社规模较小、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地区间差异明显、规范化程度低,尤其是农民的收入远未达到合作经济组织应带来的收益。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给予考虑,信用、生产、销售、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状 综合合作社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淑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与相应的19个二级指标体系测算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2016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检验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整体较低,... 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与相应的19个二级指标体系测算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2016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检验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整体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南非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作用最大;贸易便利化一级指标电子商务、海关环境以及口岸与物流效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规制环境变量影响不显著;进口国的GDP水平、是否同属SCO成员有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两国的地理距离、人均GDP差异以及人口规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起到了阻碍作用,未来,在提升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进程中,应优先关注提升口岸与物流效率,提高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领域与普及程度,优化海关环境,加强信息互通,搭建便利化的组织与协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农产品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歧视性和隐蔽性的强大的非关税壁垒,客观上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如何利用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冲破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护我国出口市场和经济安...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歧视性和隐蔽性的强大的非关税壁垒,客观上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如何利用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冲破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护我国出口市场和经济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 贸易壁垒 表现形式 对策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分析——以山西省为对象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郭建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20-26,共7页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方法,从收入、机会和能力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评价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参与农户在收入、机会、能力三方面有积极影响...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方法,从收入、机会和能力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评价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参与农户在收入、机会、能力三方面有积极影响,对扶贫有一定的作用。影响程度与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时间、耕地数量、劳动力比例、与企业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扶贫效果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整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弓志刚 李亚楠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207,共5页
把城乡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开放的共生系统,将共生原理引入到旅游产业中,通过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概念和共生特征的剖析,阐述城乡旅游产业共生模式演化。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山西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共生整合途径。
关键词 城乡旅游产业 共生理论 整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需求侧市场变迁与贸易收支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恩义 张伟 侯文静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从需求侧探究金融发展通过需求侧市场结构变迁作用于贸易收支的运行机理,选取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收窄贸易顺差,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域、人均GDP以及金融危机和汇率改...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从需求侧探究金融发展通过需求侧市场结构变迁作用于贸易收支的运行机理,选取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收窄贸易顺差,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域、人均GDP以及金融危机和汇率改革的前后,金融发展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均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通过需求侧市场结构变迁作用于贸易收支,而金融结构则没有此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需求侧市场结构变迁 贸易收支 汇率 居民消费 居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基于技术扩散与服务业集聚视角
18
作者 张亚萍 刘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8,共16页
服务业作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以2013—2022年286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创造性毁灭”理论,构建包含数字技术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影响服务业转型升级的... 服务业作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以2013—2022年286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创造性毁灭”理论,构建包含数字技术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影响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以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提升技术扩散效应和服务业集聚效应,进而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数字创新要素、高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数字技术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转型升级均存在空间集聚性,且数字技术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另外,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时空上的惯性效应和扩散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各地区在加快数字技术发展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当注重强化数字技术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服务业集聚效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服务业转型升级 技术扩散 服务业集聚 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与疗养服务贸易发展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国中 赵丹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9-40,共2页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而疗养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是化解我国老龄化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发展疗养服务贸易,不仅能解决我国养老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我国老龄人口多样化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而疗养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是化解我国老龄化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发展疗养服务贸易,不仅能解决我国养老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我国老龄人口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龄产业 疗养服务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晋商家族代际流动分析——以山西榆次常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娟娟 张喜琴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以代际流动这一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商人家族代际流动问题,有助于从动态的历史性角度找出影响代际流动趋势的因素。晋商家族代际流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文章以榆次常氏家族为例进行了分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子代多... 以代际流动这一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商人家族代际流动问题,有助于从动态的历史性角度找出影响代际流动趋势的因素。晋商家族代际流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文章以榆次常氏家族为例进行了分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子代多继承父业进行经商,从商人数比例远大于从事其它职业的比例,其成员通过捐纳或结交官员上行流动。嘉道年间,东掌制趋于完善,财东不直接参与商业经营,家族人口产生富余,致使未从事商业的子孙转向读书科举或另谋它途。晋商家族代际流动状况还揭示了特定时代商人阶层的发展动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晋商家族商业破产,社会地位整体下降,而重视读书科举教育的家族成员转型为新精英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家族 代际流动 榆次常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