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推进与优化之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郎杰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3-846,共4页
依据国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政策指引,对山西省临汾市和晋城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展开深入访谈调查,比较两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推进过程,发现其在基金筹集、服务供给和待遇保障方面呈现各异且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提示亟须拓宽长期护... 依据国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政策指引,对山西省临汾市和晋城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展开深入访谈调查,比较两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推进过程,发现其在基金筹集、服务供给和待遇保障方面呈现各异且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提示亟须拓宽长期护理保险多元筹资渠道,促进制度平稳可持续发展,打造网络化服务格局,满足失能人群多样化需求,构建“一体多层”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提升失能人群保障水平,切实破解失能老年人照护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老年人 政策试点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太原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效应
2
作者 侯棻 王黎华 +1 位作者 孟昱州 李甜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7,共11页
[目的]山西省太原市作为中部地区重点经济区和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城市转型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提供依据与支撑。[方法]... [目的]山西省太原市作为中部地区重点经济区和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城市转型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提供依据与支撑。[方法]通过地学信息图谱,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InVEST模型探究2011—2021年太原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从生态安全、生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以及土地利用转型生境贡献率4个方面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①研究期内太原市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即草地转出面积最多,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②太原市生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0.2661上升至2021年的0.7255。生境质量则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0.5768下降至2021年的0.5735。③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011—2021年期间呈小幅下降趋势,但总体仍较稳定;对生境质量贡献最大的是从耕地向草地的转化,贡献率为3.354%,生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贡献率为8.838%。[结论]太原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明显,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生态环境退化,耕地与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间的相互转化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安全 生境质量 地学信息图谱 山西省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碳足迹及驱动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晓静 王霜 刘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以山西中部城市群5个地市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碳足迹核算模型,分析其2006—2021年土地利用碳足迹时空变化特征,结合Tapio脱钩模型分析碳足迹与GDP的脱钩弹性,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碳足迹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山西中部城市群净... 以山西中部城市群5个地市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碳足迹核算模型,分析其2006—2021年土地利用碳足迹时空变化特征,结合Tapio脱钩模型分析碳足迹与GDP的脱钩弹性,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碳足迹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山西中部城市群净碳排放量呈递增态势,太原市、晋中市和阳泉市呈“N”字波动,忻州市和吕梁市表现为直线上升。2)山西中部城市群整体上呈碳赤字状态:碳生态承载力相对稳定,介于5.60×10^(5)~6.12×10^(5)hm^(2)之间;土地利用碳足迹呈增加趋势,2021年碳足迹面积为5.46×10^(6)hm^(2)。3)碳足迹与GDP之间的脱钩状态波动性较强,经历了“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强脱钩—弱脱钩”。4)从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碳足迹的驱动因子来看,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坡度和土地利用结构是主导因子,且各项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均大于单因子作用力,交互影响较高的协同因子是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研究区碳足迹水平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应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削减碳排放负面影响,结果可为山西中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碳减排修复策略、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足迹 Tapio脱钩模型 地理探测器 山西中部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娟玲 张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53-55,共3页
新时代、新征程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与公共治理实践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反映国情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大数据优势资源的驱动发展背景来看,整体性构建公共管理... 新时代、新征程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与公共治理实践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反映国情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大数据优势资源的驱动发展背景来看,整体性构建公共管理案例体系十分有必要。主要应从提升主体共享协同发展、构建本土案例资源库、促进案例教学与案例方法体系互动三个方面入手,建构主体建设、资源建设以及技术建设相结合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框架,为培养新时代党和国家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案例体系 整体性 主体建设 资源建设 技术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博士生科研素养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菡 杨品 宣星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理工科博士生是未来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中坚力量,科研素养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评估其能否有效应对复杂科研挑战、实现科研创新的重要准则,也是体现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对34名理工科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访谈资料的扎... 理工科博士生是未来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中坚力量,科研素养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评估其能否有效应对复杂科研挑战、实现科研创新的重要准则,也是体现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对34名理工科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构建了以科研信念为引领、以专业底蕴为支撑、以正向心态为动力、以协同应变为保障的理工科博士生科研素养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应以“爱国奉献”为内核,强化科研信念的导向功能;以“专业基础”为基石,稳固专业底蕴的支撑效能;以“心理健康”为焦点,激发正向心态的驱动潜能;以“团队合作”为纽带,深化协同应变的保障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博士生 科研素养 研究生培养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率趋势下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双重境遇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王梓 王昭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34,共5页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优化资源布局,并通过实施小班化与个性化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五育融合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率 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作为和公众参与下企业绿色创新策略选择研究——基于互联网赋权的协同共治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礼 刘维奇 郭淑芬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互联网赋予了公众话语权,为公众深度参与绿色创新治理提供了现实条件。在理论阐释互联网赋能多主体驱动绿色创新理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加入政府与公众线上共治机制的企业—政府—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异质情景模拟仿真,综合探... 互联网赋予了公众话语权,为公众深度参与绿色创新治理提供了现实条件。在理论阐释互联网赋能多主体驱动绿色创新理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加入政府与公众线上共治机制的企业—政府—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异质情景模拟仿真,综合探究各决策主体在绿色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策略选择和系统演化轨迹。研究发现: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对于绿色创新策略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策略受到政府和公众策略与行为强度的共同影响,政府环保宣传、激励与惩罚机制、公众绿色素养和声誉机制等的增强均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演化速度提升;政府积极作为、公众参与治理初始意愿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演化博弈 互联网赋权 政府作为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矿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与驱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健松 蔡音飞 +2 位作者 王雅茹 胡海峰 李晓静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6,共10页
[目的]揭示矿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和驱动因子,为矿区环保政策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典型矿区西山煤田为研究区,将采煤影响作为分区依据并量化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地理探测器、中介效应模型... [目的]揭示矿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和驱动因子,为矿区环保政策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典型矿区西山煤田为研究区,将采煤影响作为分区依据并量化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地理探测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生态脆弱性的时空特征及直接和间接驱动分析。[结果](1)研究时段内,生态脆弱性先降后增,标准化生态脆弱性指数(SEVI)由0.3754先降至0.3260,随后增至0.3336,整体上显著下降;空间上呈“中部低,北部、东南高”的分布格局,与人类活动及煤炭开采空间耦合性较高。(2)植被覆盖度和总初级生产力为主要驱动因子,q值分别为0.492,0.500;多因子协同作用时驱动力大于单因子;主要驱动因子在采煤沉陷和生态脆弱性间发挥中介作用。(3)各分区SEVI为:直接开采区(0.3542)>自然生态区(0.3338)>开采缓冲区(0.3333),开采加剧生态脆弱性。[结论]西山煤田生态脆弱性在研究时段内整体下降,植被覆盖度和总初级生产力为主要驱动力,且在采煤沉陷和生态脆弱性间发挥中介作用,煤炭开采制约了矿区生态环境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黄土高原矿区 开采影响分区 开采沉陷 驱动因子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先锋树种水分利用效率
9
作者 王霜 原野 +4 位作者 袁媛 李倩 赵嘉瑜 杨蓉欣 杨雨青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6-1184,共9页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其固碳能力与水分消耗的平衡关系,揭示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我国黄土丘陵区典型露天煤矿——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区复垦生态系统不同复垦年限(5 a、15 a、20 a、28 a)的3种先锋树种(油松、榆树、刺槐...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其固碳能力与水分消耗的平衡关系,揭示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我国黄土丘陵区典型露天煤矿——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区复垦生态系统不同复垦年限(5 a、15 a、20 a、28 a)的3种先锋树种(油松、榆树、刺槐)为研究对象,在对树种叶片的碳(C)、氮(N)含量及C/N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树种WUE随复垦年限的演变规律,并分析叶片C/N与植物WUE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刺槐和榆树叶片C、N含量随复垦年限增加,而油松叶片C、N含量高值则分别出现在复垦15 a和20 a。油松叶片的C含量、C/N均显著高于榆树,N含量低于其他两树种(P<0.05)。刺槐叶片的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树种(P<0.05)。(2)同一树种在不同生长年期WUE随复垦年限表现的规律为:油松复垦5 a最大,复垦28 a最小;榆树复垦28 a最大,复垦5 a最小;刺槐复垦15 a最大,而复垦5 a最小(P<0.05)。树种间WUE的差异表现为,油松高于榆树和刺槐。(3)3种树种的WUE与叶片C含量及C/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平朔矿区植被重建工作中先锋树种WUE特征,可为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露天煤矿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同位素技术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的“非均衡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淑娟 昝东海 刘湘(Samantha)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120,共8页
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以2003-2014年1116家上市公司的5158个财务数据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垄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源于垄断利润而产生的、和... 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以2003-2014年1116家上市公司的5158个财务数据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垄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源于垄断利润而产生的、和垄断程度紧密相关的垄断租金薪酬,且行业垄断优势夸大了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强化了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力,致使垄断行业企业的高管薪酬之高仍未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行业垄断引致的管理层权力作用下,垄断行业企业高管权力寻租行为弱化了薪酬绩效的相关性。即企业盈利情景时,高管薪酬与绩效符合最优契约理论阐述的以绩效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制定原则,而企业亏损情景时,高管人员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行为,行业垄断和管理层权力进一步加剧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变动的"非均衡性"。因此,简单地与企业绩效挂钩的高管薪酬契约会受行业垄断保护因素和薪酬"异质性"的影响而弱化薪酬激励高管努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垄断 管理层权力 高管薪酬 垄断租金薪酬 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山西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青枝 李军 张逸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1-54,95,共5页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开支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调整养老金支出水平和结构,提升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促进山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消费 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水资源压力评价——基于投影寻踪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霞 解建仓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126,共4页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水资源压力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安排、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投影寻踪理论为基础,选取了体现水资源禀赋压力、空间组合压力、开发利用压力的12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压力评价模型,对山西省...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水资源压力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安排、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投影寻踪理论为基础,选取了体现水资源禀赋压力、空间组合压力、开发利用压力的12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压力评价模型,对山西省水资源压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造成水资源压力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取水结构、用水结构和水资源生产效率,其次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要素的匹配性。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压力 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社会保障水平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璐琴 赵俊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测算了山西省社会保障水平,并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水平相比较,总结出山西省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特征、阶段特征和结构特征,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加深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山西省 社会保障水平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渭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颖凤 原野 +2 位作者 周正伟 赵嘉瑜 郭宇茜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5-1005,共11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探究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汾渭平原117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2022年农业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标准差椭圆模型、空...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探究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汾渭平原117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2022年农业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标准差椭圆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2000—2022年汾渭平原县域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22年汾渭平原共出现了88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其中,小麦和玉米及其组合类型是汾渭平原主要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从时空分布来看,小麦型的县域数目逐渐减少,玉米型县域数目逐年增加,小麦玉米型县域逐渐由汾渭平原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扩散;而玉米小麦型在汾渭平原各地均呈零散分布的格局。从类型丰富度来看,2005年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最丰富,而2015年丰富度指数最小。(2)2000—2022年汾渭平原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格局均呈现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的格局,小麦重心基本保持稳定,玉米重心不断向东北方向偏移,蔬菜重心由合阳县向西南方向偏移到澄城县。总之,汾渭平原主要农作物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小麦种植面积呈现缩减态势,而玉米和蔬菜则呈现扩张态势,未来宜在研判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视角加强对汾渭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结构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 汾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U形关系及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瑜 段宇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数字政府建设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公民对政府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政府行动的重要标尺,但对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的18496个样本,与省级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建设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公民对政府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政府行动的重要标尺,但对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的18496个样本,与省级数字政府客观绩效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绩效与公民主观评价之间存在显著U形曲线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腐败控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数字政府绩效和公民主观评价之间发挥着U形曲线中介传导作用,且这一发现得到了组织变革理论的支持。该研究结论对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的启示有两点:一是数字政府建设应该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避免急功近利心态;二是数字政府建设要注重发挥在腐败控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作用,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绩效 公民主观评价 腐败控制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凤峥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山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组成。对2005年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最低保障水...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山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组成。对2005年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最低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冲击与应对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建中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4,共3页
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形成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规则的冲击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冲击。为此,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提升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进... 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形成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规则的冲击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冲击。为此,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提升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进行积极应对,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 政府职能 宏观调控制 市场经济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玉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4,共3页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五大特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理念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为了创立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首先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树立全新的...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五大特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理念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为了创立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首先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本,以员工激励为主要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以员工为本 员工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怡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109,共2页
本文以信息化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管理方法学、财务管理实务和财务管理工具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财务管理技术平台的变革,同时,也必将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信息技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对山西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选选 《预测》 CSSCI 2002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文以山西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 ,在测定了山西城镇居民贫困线的基础上 ,计算山西城镇居民的贫困面、贫困深度指数与贫困相对程度指数 ,深入分析了上述各贫困指标对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为... 本文以山西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 ,在测定了山西城镇居民贫困线的基础上 ,计算山西城镇居民的贫困面、贫困深度指数与贫困相对程度指数 ,深入分析了上述各贫困指标对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为山西省政府制定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解决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分析 贫困线 贫困面 贫困深度 居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