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西省植物病原真菌区系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作刚
陈淑琴
郭尚
王建明
贺运春
高俊明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局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
-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
文摘
运用归纳统计方法对发生在山西省植物上的746种真菌病害的病原类群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植物病原真菌共有121个属704种,涉及寄主植物43个科269种。按照Ainsworth分类系统,由半知菌亚门引起的植物病害数量最多,占病害总数的64.3%;子囊菌亚门占17.7%;担子菌亚门占10.2%;鞭毛菌亚门占7.0%;接合菌亚门占0.8%。
-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寄主
山西
-
Keywords
Pathogenic fungi of plant
Host
Shanxi province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河滩芦笋高产“八改”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薛占业
-
机构
山西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1,共2页
-
文摘
芮城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黄河滩涂面积大,是山西发展芦笋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全县河滩芦笋面积1333.3hm^2,因其价格高,2007年猛增到2666.7hm^2,3年以上笋龄的每667m^2收入6000元以上,是芮城继苹果产业之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总结河滩芦笋高产技术,通过生产实践、试验示范、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河滩芦笋“八改”高产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各地参考。
-
关键词
黄河滩涂
芦笋
技术
农民脱贫致富
生产基地
昼夜温差
主导产业
苹果产业
-
分类号
S64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棉花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 3
-
-
作者
姚月风
马未条
-
机构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4-35,共2页
-
-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
棉花
标记杂交棉一号
经济效益
中棉所41
技术应用
良种配套
推广种植
配套技术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下岗职工参与绿色工程的尝试与思考
- 4
-
-
作者
薛占业
-
机构
山西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长江蔬菜》
1999年第10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蔬菜生产
下岗职工
绿色工程
规划布局
规模化生产
因地制宜
名牌意识
社会化服务体系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棉花蕾铃脱落的气象条件和防御措施
- 5
-
-
作者
李华蓉
高青莲
马未条
-
机构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8年第8期53-53,共1页
-
文摘
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棉花蕾铃脱落主要分为四类,即生理脱落、虫蛀脱落、机械损伤脱落和没有受精脱落。生理性蕾铃脱落是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大约占了整个生长期蕾铃脱落的66-70%以上;虫蛀脱落,自从应用抗虫棉以后,所占比例已较小;机械脱落随着田间作业的减少,所占比例也在减少;没有受精脱落与气候条件关系较大。因此,生理性蕾铃脱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
关键词
蕾铃脱落率
棉花产量
防御措施
气象条件
机械损伤
生理性
生长过程
田间作业
-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河滩芦笋高产“八改”技术
- 6
-
-
作者
薛占业
-
机构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7期52-53,共2页
-
文摘
芦笋原名石刁柏,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不仅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高档名贵蔬菜。芮城县以其气候干燥,温差较大,黄河滩涂面积大等优势,是山西发展芦笋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通过生产实践、试验示范、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河滩芦笋“八改”高产经验。
-
关键词
黄河滩涂
芦笋
技术
宿根草本植物
生产基地
营养物质
试验示范
高产经验
-
分类号
S64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太阳杏温室栽培技术
- 7
-
-
作者
阴跟阳
景福康
-
机构
山西省芮城县果业局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局
-
出处
《山西果树》
2007年第4期48-48,共1页
-
-
关键词
金太阳杏
温室栽培技术
主栽品种
栽植坑
授粉树
凯特杏
多菌灵
株行距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