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快速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
1
作者 余建华 白志刚 李有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在火炮点火或汽车发动机点火中,微波点火装置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是最基本的点火装置。基于谐振腔这一简单电子器件结构,在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时域... 在火炮点火或汽车发动机点火中,微波点火装置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微波谐振腔点火装置是最基本的点火装置。基于谐振腔这一简单电子器件结构,在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时域有限差分法用来对谐振腔进行电磁仿真。新方法将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的差分形式写作矩阵形式,将谐振腔的结构、入射波的频率等信息包含在矩阵中。该方法可以通过求解矩阵幂快速求解从而得到目标时间的瞬时电场值,相较传统FDTD,新方法在长时间仿真谐振腔电场分布具有巨大时间优势。仿真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谐振腔,在仿真时间长度大于100000个时间步长时,该方法的时间效率可提高数倍甚至百倍,仿真结果仍然保持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谐振腔 微波点火装置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快速FDTD 电磁仿真 点火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类零件直孔道磨粒流加工的数值模拟与模型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渠晓刚 张旭鹏 +2 位作者 高杰 王长江 王麒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5-141,148,共8页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验证并进行极差分析,将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磨粒流加工参数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下对于加工效果的影响一致,最显著的为入口压力;在最优的正交试验参数组合下,内孔表面粗糙度降至0.312μm;在多个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中,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拟合优度达到0.969 2,预测误差在0.03%~5.6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阀类孔道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缸用滚珠丝杠结构优化与可靠性评估
3
作者 渠晓刚 王远 +2 位作者 卫钟可 原海芳 杜建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3,共7页
电动缸受载时,其内部滚珠丝杠存在轴向接触变形,对电动缸的定位精度和传动质量产生一定影响。针对此,以某型电动缸用单螺母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进行参数优化与可靠性评估。分析影响接触变形的关键因素,并选取滚珠半径、滚道截面半径、... 电动缸受载时,其内部滚珠丝杠存在轴向接触变形,对电动缸的定位精度和传动质量产生一定影响。针对此,以某型电动缸用单螺母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进行参数优化与可靠性评估。分析影响接触变形的关键因素,并选取滚珠半径、滚道截面半径、接触角为设计变量,将轴向接触变形设为目标函数,结合有限元仿真构建响应面代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针对加工工艺的不确定性对接触变形的影响,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求最优结构参数相比原始设计滚珠丝杠的轴向接触变形降低12%,可靠度由原来的96.97%提升至99.98%;此外相较于传统优化及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有限元模型的高频调用,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可为相关厂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缸 滚珠丝杠 结构优化 可靠性评估 轴向接触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月杰 陈小康 +1 位作者 王浩博 周建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件成形尺寸的特点,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直壁体试件的宏观形貌影响显著,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由0 s逐渐增大到45 s时,直壁体试件宽度减小了1.65 mm,单层高度增大了0.37 mm;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β-Al_(3)Mg_(2)相组成,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粗大的β组织尺寸减小、密度增大;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的增加,水平和垂直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增大,且水平方向试样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比垂直方向试样稍高;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拉伸试样断口均分布着大量的韧窝,并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韧窝尺寸逐渐增大,且分布更加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增强。为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等待时间 5356铝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异形筒类薄壁件的双工位寻位加工系统及方法
5
作者 张月红 郑联语 +3 位作者 赵雄 张志奇 潘旺旺 史懋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51,共14页
为解决少/无基准类大型异形薄壁件加工前定位找正效率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面向大型异形筒类薄壁件的双工位寻位加工系统及方法。构建了异形筒类薄壁件双工位寻位加工系统,基于该系统,在机外预调工作站(工位1)上用激光扫描仪测量... 为解决少/无基准类大型异形薄壁件加工前定位找正效率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面向大型异形筒类薄壁件的双工位寻位加工系统及方法。构建了异形筒类薄壁件双工位寻位加工系统,基于该系统,在机外预调工作站(工位1)上用激光扫描仪测量薄壁件加工位姿点云数据;基于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进行实际位姿点云数据与理论位姿点云数据配准,进而计算加工坐标系修正量;基于零点定位系统完成大型薄壁件在五轴机床(工位2)中的快速定位,并根据加工坐标系修正量修改CNC系统中的加工坐标系;基于修正后的坐标系开始加工,完成异形筒类薄壁件双工位寻位加工。通过对某型武器异形筒体试验件进行寻位加工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异形筒类薄壁件 双工位寻位加工 机外预调工作站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X射线机辐射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辉 刘小明 +4 位作者 杜建国 马垣 李秀琰 秦书勤 韩咸武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685,共9页
由于射线强度与方位角的非线性关系,定向X射线机辐射场建模及可视化模拟鲜有报道。本文首先分析并得出侧倾效应的非线性数学描述,然后通过讨论侧倾效应对管轴线水平与垂直方向射线相对强度的影响关系,建立辐射场中任意点射线强度到标准... 由于射线强度与方位角的非线性关系,定向X射线机辐射场建模及可视化模拟鲜有报道。本文首先分析并得出侧倾效应的非线性数学描述,然后通过讨论侧倾效应对管轴线水平与垂直方向射线相对强度的影响关系,建立辐射场中任意点射线强度到标准辐射场中轴线上对应点的映射,进而构建一般意义下的辐射场模型并进行可视化模拟,为射线透照试验及射线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相检测 辐射场 侧倾效应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的机外预调系统及方法
7
作者 史懋源 王艺玮 +4 位作者 赵雄 郑联语 张月红 张志奇 李春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36-3849,共14页
针对大型薄壁件机内找正定位效率低,机床占用率高等问题,依据“机外找正-机内加工”的双工位作业模式,提出并开发了面向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的机外预调系统,主要包含机外预调工作站及其管控软件。机外预调工作站由四轴测量设备、测量末... 针对大型薄壁件机内找正定位效率低,机床占用率高等问题,依据“机外找正-机内加工”的双工位作业模式,提出并开发了面向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的机外预调系统,主要包含机外预调工作站及其管控软件。机外预调工作站由四轴测量设备、测量末端(百分表或激光扫描仪)和零点定位工装等组成,而管控软件则主要包含打表数据分析、点云数据分析和辅助调姿等功能。对于圆柱、圆锥筒类薄壁件,利用百分表配合四轴测量设备完成其位姿打表数据测量并通过管控软件计算调姿量,辅助工人完成工件调姿。对于异形筒类薄壁件,利用激光扫描仪配合四轴测量设备完成测量获取点云数据,进而通过管控软件利用点云配准手段计算加工坐标系的修正量。在机外预调工作站上完成多品种薄壁件位姿测量及预调后,利用零点定位系统将其快速转运至机床内部完成加工。在某型武器中的三类典型筒类薄壁件进行了机外预调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机外预调系统可提高圆柱、圆锥类零件找正效率约4倍,提高异形类零件找正效率约0.7倍。同时,该设备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为航空航天制造业中其他类型的大型薄壁件找正定位过程提供参考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 定位找正 机外预调 自动打表测量 点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切削皮质骨断面形貌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焘 赵韡 +2 位作者 祝锡晶 陈俊伟 潘浩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探索磨料水射流切削过程中对皮质骨材料的切削机理,提高切削断面质量,分别以石榴石、氯化钠为磨料对皮质骨进行切削,对比不同切削方向下断面粗糙度变化规律以及微观划痕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断面粗糙度数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依... 为探索磨料水射流切削过程中对皮质骨材料的切削机理,提高切削断面质量,分别以石榴石、氯化钠为磨料对皮质骨进行切削,对比不同切削方向下断面粗糙度变化规律以及微观划痕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断面粗糙度数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依据表面粗糙度数值将断面分为初始区、光滑区、粗糙区3部分.当使用磨料为氯化钠,切削方向垂直于骨单元时,断面粗糙度平均值分别是切削方向平行和横向于骨单元时断面粗糙度平均值的1.74倍和1.70倍.当使用磨料为石榴石,切削方向垂直于骨单元时,断面粗糙度平均值分别是切削方向平行和横向于骨单元时断面粗糙度平均值的1.41倍和1.55倍.切削过程中断面形成大量微米级划痕,对比氯化钠、石榴石2种磨料对断面划痕特征的影响,与石榴石相比,当使用磨料为氯化钠时,皮质骨切削断面划痕尺寸偏大,长度、宽度值跨度相近,划痕深度值跨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磨料 皮质骨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表面椭圆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英华 杨帅彬 +2 位作者 曹茂林 沈佳兴 阮文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140,167,共11页
目的 充分发掘微织构对于提高滑动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抗摩擦磨损性能的潜力。方法 选取某系列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件中的滑动轴承为原型,采用CFD方法对该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正交试验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通过有... 目的 充分发掘微织构对于提高滑动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抗摩擦磨损性能的潜力。方法 选取某系列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件中的滑动轴承为原型,采用CFD方法对该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正交试验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结构参数对织构轴承承载力和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基于响应面优化设计理论,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微织构分布参数对织构轴承承载力和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将具有最优参数微织构的滑动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摩擦因数与原型轴承进行对比。结果 微织构的最优参数为椭圆长、短半轴长分别为200μm和110μm,深度和对称轴的偏移量分别为60μm和30μm,起始角和包角分别为4.65°和116.75°,间距为2.79 mm。在滑动轴承表面加工椭圆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后,其承载力相较于原型滑动轴承增加了21.05%,摩擦因数降低了27.93%。结论 在滑动轴承表面加工出具有最优参数的椭圆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可以极大地提高滑动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承载性 摩擦因数 椭圆偏置类抛物线 微织构 灰色关联 响应面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MoS_(2)/g-C_(3)N_(4)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二甲基亚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佳 宋慧 +1 位作者 高敏 高静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9-184,190,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S_(2)/g-C_(3)N_(4)催化剂,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不同反应体系下(过硫酸盐体系、超声体系、超声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DMSO的去除效果。探究了MoS_(2)/g-C_(3)N_(4)催化剂在超声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S_(2)/g-C_(3)N_(4)催化剂,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不同反应体系下(过硫酸盐体系、超声体系、超声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DMSO的去除效果。探究了MoS_(2)/g-C_(3)N_(4)催化剂在超声协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盐浓度、超声功率、反应体系的pH及不同离子对DMSO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降解DMSO的最佳条件为:pH=3.13,DMSO浓度20mg/L,催化剂投加量0.5g/L,过硫酸盐浓度6mmol/L的条件下,DMSO的去除率在60min时可达到100%,SO_(4)·^(-)与·OH是该体系中的主要反应自由基。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g-C_(3)N_(4) 超声降解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超音频脉冲TIG焊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松涛 杨建伟 +2 位作者 王冠东 焦向东 赵维维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25,31,共5页
采用超音频脉冲TIG焊对X80管线钢进行了平板焊(未填丝)和对接焊试验,研究了超音频频率和占空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包括熔深、熔宽和成形系数。并进行了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增大,... 采用超音频脉冲TIG焊对X80管线钢进行了平板焊(未填丝)和对接焊试验,研究了超音频频率和占空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包括熔深、熔宽和成形系数。并进行了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增大,焊缝的熔深和熔宽都有所增加,成形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焊缝区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粗晶区组织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少许马氏体组成,细晶区组织主要由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少部分贝氏体组成;接头拉伸试样的断口在母材,接头的抗拉强度大于母材的,焊缝中心的冲击吸收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频脉冲TIG焊 X80管线钢 焊缝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模拟实验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巴鹏 江泽磊 李睿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研究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原理,在2D-90MG两列一级往复压缩机实验平台上对进气阀、排气阀进行一系列破坏性实验,模拟气阀的各类故障,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设计气阀故障模拟实验,搭建实验平台,采集气阀振动... 研究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原理,在2D-90MG两列一级往复压缩机实验平台上对进气阀、排气阀进行一系列破坏性实验,模拟气阀的各类故障,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设计气阀故障模拟实验,搭建实验平台,采集气阀振动信号数据。通过分析所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总结气阀振动信号特征,对气阀故障类别进行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气阀 故障诊断 模拟实验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流抛光阀块内孔道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渠晓刚 高杰 +3 位作者 焦松岩 张月红 才冬涛 李晓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76,共7页
针对液压阀块孔道内部结构复杂难以进行精密加工的问题,提出利用磨粒流精密抛光技术来实现加工工艺。使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度等对磨粒流加工效果的影响。以液压阀块内的孔道为研究对象,... 针对液压阀块孔道内部结构复杂难以进行精密加工的问题,提出利用磨粒流精密抛光技术来实现加工工艺。使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度等对磨粒流加工效果的影响。以液压阀块内的孔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进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度下内孔道磨粒流的速度、湍流动能、静压、壁面剪切力进行仿真,得出结论:当入口压力为8 MPa、磨料浓度为0.1、磨粒粒度为200目时,阀块内孔道的抛光效果较好。以该参数进行相应的磨粒流加工实验,结果表明:阀块孔道内壁面的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提高了孔道内壁面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抛光 数值模拟 阀块内孔道 表面质量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弯孔道的磨粒流抛光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渠晓刚 高杰 +3 位作者 韩利萍 张月红 才冬涛 李晓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5,共9页
以增材制造弯孔道工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液两相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弯孔道内壁面进行抛光。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的Mixture固液两相流模型对于不同的进口压力之下磨粒流精密抛光弯孔道内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 以增材制造弯孔道工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液两相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弯孔道内壁面进行抛光。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的Mixture固液两相流模型对于不同的进口压力之下磨粒流精密抛光弯孔道内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进口压力、磨料浓度及磨粒粒度等工艺参数对表面抛光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口压力的增大有利于磨粒流对于增材制造弯孔道的内壁面进行更好的抛光;各个工艺参数对于磨粒流抛光增材制造弯孔道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进口压力、磨料浓度和磨粒粒度;最后通过试验得出了抛光的最佳工艺参数进口压力为6 MPa,磨料浓度为0.20,磨粒粒度为400目,表面加工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抛光 数值模拟 增材制造弯孔道 正交试验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含量对机械加工高速钢刀具材料的铸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廉冰娴 樊文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6-68,共3页
在M2机械加工高速钢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硅制备了刀具材料,并进行了试样铸态显微组织和铸造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硅含量逐渐增加,试样的显微组织先细化后粗化,试样的流动性先基本不变后急剧下降,试样的抗热裂性先提升后下降。与... 在M2机械加工高速钢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硅制备了刀具材料,并进行了试样铸态显微组织和铸造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硅含量逐渐增加,试样的显微组织先细化后粗化,试样的流动性先基本不变后急剧下降,试样的抗热裂性先提升后下降。与不含硅的M2高速钢相比,当钢中添加0.5%或1.0%硅时,钢液流程长度无明显变化,试样的流动性基本不变;当硅含量增加至1.5%时,钢液流程长度减小9.89%,试样流动性明显变差。与不含硅的M2高速钢相比,当钢中添加1.0%硅时,裂纹长度减小48.21%,试样抗热裂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高速钢 铸造性能 流动性 抗热裂性 SI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晓芳 王斌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9期138-141,共4页
在机械加工中,绝大多数零件需要进行双面加工,有时甚至需要进行多面加工。加工此类零件时如果用平口钳进行装夹,需要频繁地装夹及对刀,加工效率比较低。本研究以典型双面零件为例,通过对平口钳的优化设计达到减少双面零件的定位装夹和... 在机械加工中,绝大多数零件需要进行双面加工,有时甚至需要进行多面加工。加工此类零件时如果用平口钳进行装夹,需要频繁地装夹及对刀,加工效率比较低。本研究以典型双面零件为例,通过对平口钳的优化设计达到减少双面零件的定位装夹和找正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双面零件的加工,需要根据零件图纸的设计要求,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从而提高零件的定位效率和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削加工 双面零件 夹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序加工系统的数控夹具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阳赟 宋燕林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0期200-201,共2页
目前,数控机床在制造业的零部件生产加工中应用比较普遍。随着精加工市场的发展,数控夹具要具备一定的多工序加工能力,满足多工序的零部件的加工需求。对此,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多工序加工系统的数控夹具设计方案,分析多工序加工系统对... 目前,数控机床在制造业的零部件生产加工中应用比较普遍。随着精加工市场的发展,数控夹具要具备一定的多工序加工能力,满足多工序的零部件的加工需求。对此,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多工序加工系统的数控夹具设计方案,分析多工序加工系统对数控夹具的要求,研究这类数控夹具设计的要点,探究设计方案,并分析其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序加工系统 数控夹具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进化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的PSD非线性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壮 辛志杰 +1 位作者 周进节 崔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3,121,共5页
针对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非线性输出误差导致激光对中仪整体精度较差问题,建立思维进化算法(MEA)和LM-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对其进行优化。该方法利用MEA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LM-BP网络的初始权阈值,找到最优个体构建MEA-LM-BP... 针对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非线性输出误差导致激光对中仪整体精度较差问题,建立思维进化算法(MEA)和LM-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对其进行优化。该方法利用MEA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LM-BP网络的初始权阈值,找到最优个体构建MEA-LM-BP神经网络。使用MATLAB软件编程构建BP神经网络,对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LM-BP法的泛化能力,同时具有更高的优化精度,可以极好地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以及仪器整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 非线性 思维进化算法 MEA-LM-BP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E与特征类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富国 王俊元 +3 位作者 武增荣 林炳乾 吕品德 范瑞天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为实现故障特征准确分类目的。通过多尺度极差熵(MRE)和EigenClas融合,提出了一种MRE-EigenClass分类方法来诊断轴承故障模式。首先,MRE从不同状态下轴承的振动信号提取20个尺度的特征向量,最后将...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为实现故障特征准确分类目的。通过多尺度极差熵(MRE)和EigenClas融合,提出了一种MRE-EigenClass分类方法来诊断轴承故障模式。首先,MRE从不同状态下轴承的振动信号提取20个尺度的特征向量,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向量输入到EigenClass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实验证明,提出的MRE与EigenClass算法能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并且实现高精度分类。与其他故障识别的分类器相比,本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识别精度达到9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极差熵 特征值分类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龙泽清 宋慧 张光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67-5074,共8页
层状卤氧化铋(BiOX,X=Cl、Br和I)作为一类有潜力的光催化剂,受到能源和环境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BiOX的光催化活性,扩展其光吸收范围和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离子掺杂、形貌调控、晶面调控、... 层状卤氧化铋(BiOX,X=Cl、Br和I)作为一类有潜力的光催化剂,受到能源和环境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BiOX的光催化活性,扩展其光吸收范围和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离子掺杂、形貌调控、晶面调控、缺陷调控、异质结构建和金属等离激元共振等各种改善BiOX光催化性能的策略;概括了BiOX在光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并给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氧化铋 改性 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