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工艺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启煜 王迎春 +2 位作者 刘志刚 朱彤 谢元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文章以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为基础,通过接种亚硝化污泥并提高溶解氧(DO)来启动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考察了一体化反应器启动稳定过程中脱氮效能的变化,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 文章以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为基础,通过接种亚硝化污泥并提高溶解氧(DO)来启动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考察了一体化反应器启动稳定过程中脱氮效能的变化,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反应器在总氮负荷0.75 kg/(m^3·d),DO含量2 mg/L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稳定在85%和80%以上。反应器中参与亚硝化反应的是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厌氧氨氧化反应是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a 2个属参与,反应器内还检测到少量Denitratisoma属的反硝化细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细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高通量测序 群落特征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置均流装置的烟道烟气三维流场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建忠 刘汉涛 尉庆国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为优化烟气流场,在尾部烟道设置了均流装置,将烟气视为连续相,采用k-εRNG湍流模型,将飞灰相视为分散相,采用离散相模型,飞灰颗粒与烟气之间进行双向耦合,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烟气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烟道... 为优化烟气流场,在尾部烟道设置了均流装置,将烟气视为连续相,采用k-εRNG湍流模型,将飞灰相视为分散相,采用离散相模型,飞灰颗粒与烟气之间进行双向耦合,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烟气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烟道内速度、压力分布和速度不均匀系数等对改进后的烟道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出口处速度不均匀系数接近1,出口处速度约为2.4m/s,烟道压降为700Pa,表明均流装置使烟气在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内和出口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烟道 三维流场 均流装置 数值模拟 速度不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蒸汽浸没射流压力振荡强度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迎春 陈伟雄 严俊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288,共6页
实验研究了一定冷却水温度和蒸汽质量流率范围内出口直径为8mm的三孔喷嘴蒸汽浸没射流压力振荡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三孔喷嘴汽羽凝结形态不仅受冷却水温度和蒸汽质量流率的影响,还受孔间距的影响。孔间距对压力振荡强度的轴向分布规律... 实验研究了一定冷却水温度和蒸汽质量流率范围内出口直径为8mm的三孔喷嘴蒸汽浸没射流压力振荡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三孔喷嘴汽羽凝结形态不仅受冷却水温度和蒸汽质量流率的影响,还受孔间距的影响。孔间距对压力振荡强度的轴向分布规律无影响,即三孔喷嘴压力振荡强度均随轴向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明显的峰值点且峰值点位于轴向无量纲位置4和11之间。相同汽水参数条件下,单孔喷嘴压力振荡强度小于三孔喷嘴压力振荡强度,无量纲孔间距1.5的压力振荡强度小于无量纲孔间距1.2和2.0的压力振荡强度。不同孔间距三孔喷嘴压力振荡复杂于单孔喷嘴,其压力振荡强度峰值和峰值点位置随汽水参数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喷嘴 压力振荡强度 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格的BIBD-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通 韩建萍 王光耀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5-162,共8页
针对目前采用传统方法构造(3,m)LDPC码时会产生大量陷阱集的问题,以矩阵格(Rectangular lattices,RL)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消除基本陷阱集的(3,m)QC-LDPC码的改进构造方法。通过分析矩阵格中基本陷阱集与斜率的关系,选取合适的斜率满足相应... 针对目前采用传统方法构造(3,m)LDPC码时会产生大量陷阱集的问题,以矩阵格(Rectangular lattices,RL)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消除基本陷阱集的(3,m)QC-LDPC码的改进构造方法。通过分析矩阵格中基本陷阱集与斜率的关系,选取合适的斜率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以避免基本陷阱集的出现;同时,改进方案中的校验矩阵采用准循环结构,降低了LDPC码编译码复杂度。在AWGN信道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码字构造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LDPC码的错误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矩阵格 基本陷阱集 错误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