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页岩特征及含气量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少斌
赵可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发育,前人对盆地内上古生界泥页岩已做了多项研究,而盆地东缘钻井资料较少,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弄清盆地东缘泥页岩的特征及含气性,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台头剖面的沉积、地化、岩性、物性...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发育,前人对盆地内上古生界泥页岩已做了多项研究,而盆地东缘钻井资料较少,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弄清盆地东缘泥页岩的特征及含气性,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台头剖面的沉积、地化、岩性、物性等参数并结合等温吸附、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对盆地东缘泥页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盆地东缘上古生界以太原组发育的泥页岩最佳,厚度25 m左右,有机质丰度较高,处于产气态烃阶段,泥页岩中非膨胀性黏土含量较高,裂缝/微裂缝发育程度较均匀;同时提出了应用深度和有机碳含量计算吸附气量的公式并通过计算有效孔隙度提高了计算游离气量的精度。经鄂尔多斯盆内钻井榆88井的相关数据验证,文中方法所计算的含气量更符合实际情况,且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吸附气量
游离气量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地质封存机理——从实验研究角度综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健
赵可英
曾小雪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CO_2地质封存是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暖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CO_2地质封存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阐述CO_2地质封存的四种碳封存机制背后的物理、地球化学过程,CO_2注入试验饱和度分布和渗透率的关系等...
CO_2地质封存是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暖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CO_2地质封存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阐述CO_2地质封存的四种碳封存机制背后的物理、地球化学过程,CO_2注入试验饱和度分布和渗透率的关系等;简要介绍了岩心驱替试验装置和岩石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指出现有研究存在岩心–次岩心尺度的微观实验研究和反应性迁移模拟研究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碳捕集与封存(CCS)
室内实验
多相流
渗透率
驱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页岩特征及含气量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少斌
赵可英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
学院
山西能源学院基础部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2009QYXQ15-07-05)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发育,前人对盆地内上古生界泥页岩已做了多项研究,而盆地东缘钻井资料较少,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弄清盆地东缘泥页岩的特征及含气性,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台头剖面的沉积、地化、岩性、物性等参数并结合等温吸附、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对盆地东缘泥页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盆地东缘上古生界以太原组发育的泥页岩最佳,厚度25 m左右,有机质丰度较高,处于产气态烃阶段,泥页岩中非膨胀性黏土含量较高,裂缝/微裂缝发育程度较均匀;同时提出了应用深度和有机碳含量计算吸附气量的公式并通过计算有效孔隙度提高了计算游离气量的精度。经鄂尔多斯盆内钻井榆88井的相关数据验证,文中方法所计算的含气量更符合实际情况,且简单实用。
关键词
泥页岩
吸附气量
游离气量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Keywords
shale
adsorpted gas content
free gas content
upper Paleozoic
east margin of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地质封存机理——从实验研究角度综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健
赵可英
曾小雪
机构
贺州
学院
建筑工程
学院
山西能源学院基础部
出处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NY20111102-1)
贺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HZXY201504)
文摘
CO_2地质封存是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暖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CO_2地质封存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阐述CO_2地质封存的四种碳封存机制背后的物理、地球化学过程,CO_2注入试验饱和度分布和渗透率的关系等;简要介绍了岩心驱替试验装置和岩石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指出现有研究存在岩心–次岩心尺度的微观实验研究和反应性迁移模拟研究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碳捕集与封存(CCS)
室内实验
多相流
渗透率
驱替试验
Keywords
CO2 geologic sequestrati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multiphase flow
permeability
core flood experiment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页岩特征及含气量
郭少斌
赵可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2地质封存机理——从实验研究角度综述
谢健
赵可英
曾小雪
《新能源进展》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