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义兴寨金矿床斑岩成矿系统特征与矿体定位规律
- 1
-
-
作者
张会琼
王玉往
孙荣良
杨卫立
陈昱
-
机构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质勘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出处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16,共18页
-
基金
“紫金矿业集团矿山综合找矿预测专项-重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编号:4116-FW-2023-00035)资助。
-
文摘
义兴寨矿区主要发育石英脉型、角砾岩筒型和蚀变斑岩型3种金矿化类型,是目前山西省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文章结合近年来的勘查成果,从成矿系统的角度,系统总结了义兴寨金矿床3种矿化类型的地质特征,分析了矿体定位规律,提出了找矿预测标志和找矿靶区。在矿区南门山一带识别出(含浆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岩为主的残留火山盖层,说明矿区剥蚀程度较浅,成矿系统保存较好。3种矿化类型地质特征差异显著。石英脉型金矿以走向近南北向的陡倾矿脉为主体,控制矿化标高从近地表(约1450 m标高)到300 m;铁塘硐金矿体为典型的角砾岩筒型矿体,具有上部矽卡岩化角砾岩和下部霏细斑岩-角砾岩的分带性;河湾蚀变斑岩型金矿体规模大(主矿体),以发育黄铁绢英岩化、赤铁矿化蚀变为特征,自上而下可分为角砾岩型矿化带、蚀变斑岩型矿化带(主体)和不规则脉状矿化带。斑岩体的成岩时代与金矿的成矿时代均为约140 Ma,构成了与早白垩世陆相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脉状-角砾岩筒型-蚀变斑岩型“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霏细斑岩是金矿化的直接成矿地质体。斑岩体+断裂系统控制了义兴寨金矿体的定位,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式。3种矿化类型之间互为找矿标志,特别是石英脉型金矿化分布范围广、出露近地表,且产于斑岩体附近,是寻找(蚀变)斑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依据定位规律和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铁塘硐东等找矿预测靶区。
-
关键词
定位规律
成矿系统
找矿预测
义兴寨金矿床
山西省
-
Keywords
localization regularity
metallogenic system
prospecting prediction
Yixingzhai gold deposit
Shanxi Province
-
分类号
P618.4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