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景世民 张文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73,共3页
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内相关研究,结合山西实际而设计的,包括8大类24项指标。依据此指标体系,对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内相关研究,结合山西实际而设计的,包括8大类24项指标。依据此指标体系,对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率为59.5%,在所有各项指标中,反映收入水平和法制建设的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实现的难度也较大,因此,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居民收入,重点在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全面小康 实现程度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峻的经济形势 艰难的再就业步履──山西省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与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秦谱德 崔晋生 陈红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7-60,共4页
山西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与生活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题有:下岗职工增速较快,底数不清,进、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困难,部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未有保障,有关优惠政策得不到执行,下岗职工生活费难以筹措,特殊行业、企业下岗再就... 山西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与生活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题有:下岗职工增速较快,底数不清,进、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困难,部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未有保障,有关优惠政策得不到执行,下岗职工生活费难以筹措,特殊行业、企业下岗再就业极为困难。为此,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政策支持,完善再就业服务工作,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功能,改革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实现就业培训社会化、市场化,离岗挂编解决隐性就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下岗职工 再就业 生活保障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转型社会中的农村养老问题——山西永济市孙李村养老情况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高胜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5-48,共4页
家庭养老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目前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者指出为满足农民的养老意愿 ,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 ,仅靠家庭养老是不够的 ,还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同时要花大气力努力探索更好途径 ,以解决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 家庭养老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目前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者指出为满足农民的养老意愿 ,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 ,仅靠家庭养老是不够的 ,还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同时要花大气力努力探索更好途径 ,以解决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我国的老年人摆脱困境安度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养老类型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克俭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7-59,共3页
山西人口老龄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形成于本世纪初。2015年后将进入快速上升期,2029年后山西人口进入高度老化期,人口抚养比也将发生质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将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山西 人口老龄化 经济 社会 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女性社会保障状况及对策研究——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研数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丽 陕劲松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研结果表明,山西在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社会保障覆盖面还较窄,扩大覆盖面有难度,私营企业的女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得不到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偏少,女职工特殊权益...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研结果表明,山西在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社会保障覆盖面还较窄,扩大覆盖面有难度,私营企业的女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得不到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偏少,女职工特殊权益得不到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尤为薄弱,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难以落实。需要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权益来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医疗养老 生育保障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晋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4,共6页
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是山西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和问题。根据有关理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山西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将山西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 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是山西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和问题。根据有关理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山西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将山西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其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生态 进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和根本——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之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圣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61,共5页
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和根本———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之关系圣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人口老龄化出现和持续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如何才能克服人口... 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和根本———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之关系圣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人口老龄化出现和持续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如何才能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变消极因素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
作者 赵旭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促进就业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技术创新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产业升级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促进就业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技术创新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产业升级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老工业基地 小康社会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就业岗位 工业化 市场经济 社会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农经学科学风建设的回顾
9
作者 陈家骥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7,74,共4页
回顾山西农经学科的学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学风建设的首要原则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宗旨问题;坚持以增加农民的福利为本,是学风建设的终极目标问题;坚持多... 回顾山西农经学科的学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学风建设的首要原则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宗旨问题;坚持以增加农民的福利为本,是学风建设的终极目标问题;坚持多学科兼容并包,坚持理论创新而拓宽视野,是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学风建设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晋晋 韩克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基于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2011-2022年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改变样本容量和双侧缩尾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 基于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2011-2022年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改变样本容量和双侧缩尾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从下游、中游到上游依次递减;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发展的提升效应更大;城镇化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提升效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提升效应较大。据此提出强化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差异化策略,提升农民参与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农村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C多情景模拟下黄土沟壑区流域径流响应规律及其适应性规划对策——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泽鑫 罗俊杰 +2 位作者 张文正 高静 赵旭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0-1101,共12页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利用与未来不同形态生态用地共3类70个LUCC情景,模拟多情景下流域径流响应,并提出适应性空间规划对策。研究发现,上游区域以林地作为土地利用主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土涵养能力。相比之下,下游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的产汇流作用影响较小。河道沿线缓冲区的宽度变化对流域产汇流影响明显具有尺度特征,其中河道沿线400m和900m范围,是重要的尺度范围。此外,生态用地分布形态对径流控制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线性分布模式年径流量较低,控制效果较好。基于此,提出“流域空间-河谷空间-生态基础设施”三个尺度层级的流域雨洪安全格局构建对策,旨在塑造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为黄土沟壑区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景观生态规划 水土保持 SWAT模型 P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贫困测度研究——基于山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秀玲 田国英 +2 位作者 潘云 张振 张文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运用Atkinson(1987)单维贫困测量与Alkire和Foster(2008)多维贫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农村居民贫困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单维视角看,山西农村贫困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消费、收入三个方面,全省三个主要贫困区存在差异;从... 运用Atkinson(1987)单维贫困测量与Alkire和Foster(2008)多维贫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农村居民贫困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单维视角看,山西农村贫困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消费、收入三个方面,全省三个主要贫困区存在差异;从多维视角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存在多维贫困现象,考虑的贫困维度越多,贫困程度越严重。东部太行山区与北部高寒冷凉区的饮用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北部高寒冷凉区相比其他两个地区其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北部高寒冷凉区与西部吕梁山区的住房问题也需要关注。因此,山西今后要从多维度识别和瞄准贫困,针对地区贫困特点予以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贫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经济效益及其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来自山西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旭强 穆月英 陈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产量和生产成本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农户对该项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和节约成本效果对...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产量和生产成本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农户对该项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和节约成本效果对部分农户还存在差异,政府补贴是推进这一技术实施的主要手段。就如何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技术经济效益 农业补贴政策 描述性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基于山西数据的分析与考量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文丽 黄桦 栗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根据1978 ~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o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预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深度考量山西城镇化发展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 根据1978 ~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o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预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深度考量山西城镇化发展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长期更具显著性.可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而在政策选择上更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文寅 刘娇娇 李永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新型城镇化水平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再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平水 张艳妮 +1 位作者 范红丽 张雪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大学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尊重大学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大学城建设的必然要求;内部校际联动、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区域互动发展是大学城建设的应然追求;运行机制创新是大学城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山西大学城 区域经济社会 互动发展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樊建锋 王纯阳 +1 位作者 郭江涛 李文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在界定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资源入手,识别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在界定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资源入手,识别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驱动作用,其中规范环境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其次是认知环境,最后是规制环境;内部资源对遗产旅游地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遗产资源是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组织能力,最后是先前旅游经济绩效;制度环境和内部资源共同决定了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但是相较于制度环境,内部资源驱动遗产旅游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力更大;内部资源和制度环境对不同类型责任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地 社会责任 制度环境 遗产资源 组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距离演变视角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以山西煤炭经济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青龙 王云 郭丕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从空间距离演变视角,以1993-2013年山西煤炭经济为例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煤炭市场地位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煤炭市场地位变动影响着山西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并导致煤炭经济的自我强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 从空间距离演变视角,以1993-2013年山西煤炭经济为例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煤炭市场地位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煤炭市场地位变动影响着山西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并导致煤炭经济的自我强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转型发展的能力;山西煤炭市场地位提升主要来自于需求的拉动,产业自身提升市场地位的能力有限,利用其市场地位获取额外收益的能力较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能动性不足使得山西经济应该在政府推动下,寻找新的支柱产业尽快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距离演变 资源型经济 转型 山西 煤炭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升级背景下开发区产城融合的评价及对策——以山西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桦 张文霞 崔亚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对开发区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时代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典型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 对开发区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时代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典型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评价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范式的山西焦化产业组织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云 吴青龙 +3 位作者 郭丕斌 周喜君 张军营 王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采用SCP分析范式对山西焦化产业的产业组织展开实证分析。分析认为,虽然山西焦炭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市场的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及政府的规制壁垒逐渐提高等市场结构方面的原因导致山西焦化企业在市场... 采用SCP分析范式对山西焦化产业的产业组织展开实证分析。分析认为,虽然山西焦炭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市场的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及政府的规制壁垒逐渐提高等市场结构方面的原因导致山西焦化企业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弱,缺乏主动兼并重组的动力。山西焦化企业应对市场竞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全产业链策略及以产能置换为主要方式、以获取合法产能为目的的兼并重组策略,山西焦化产业对资本要素的利用效率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对土地和劳动要素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行业 产业组织 SC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