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1
作者 李聚豪 何金先 +5 位作者 杨兆彪 张晓丽 吴蒙 马丽 袁媛 闻明忠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孔隙结构影响泥页岩的储气性能,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以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对微观孔隙和微裂缝定性观察并划分类型,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直径分布进... 孔隙结构影响泥页岩的储气性能,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参数。以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扫描对微观孔隙和微裂缝定性观察并划分类型,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微观孔隙结构与孔隙直径分布进行了定量表征,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与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分析了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基质孔隙可划分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矿物铸模孔、黏土矿物间微孔、晶间孔、粒内溶蚀孔和有机质孔,微裂缝以张性微裂缝、剪性微裂缝、层理缝和成岩收缩缝为主;微孔及过渡孔为主要孔隙空间,特别是直径小于5 nm的微孔;孔隙空间类型以墨水瓶孔和“V”字形孔为主,平行狭缝较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好;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矿物组成是黔西地区龙潭组煤系泥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总有机碳含量增大,泥页岩单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增大;热演化程度升高对微孔和过渡孔孔容增加有积极贡献;黏土矿物对储集层孔隙结构影响较为复杂;高脆性指数则对储集层中孔、大孔和微裂缝发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页岩气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地区 龙潭组 煤系泥页岩 页岩气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