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自卸车半主动油气悬架的模糊PID控制
1
作者 任远 吕宝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了改善矿用自卸车的行驶平顺性,设计出一种两级压力式阻尼连续可调半主动油气悬架。在分析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对油气悬架阻尼进行调节,以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作为评价指标,在... 为了改善矿用自卸车的行驶平顺性,设计出一种两级压力式阻尼连续可调半主动油气悬架。在分析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对油气悬架阻尼进行调节,以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作为评价指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并进行了基于dSPACE的半主动油气悬架在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下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均方根与被动悬架相比分别下降了22.16%、13.00%,明显提高了矿用自卸车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自卸车 油气悬架 遗传算法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领导行为对矿工安全行为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中启 李广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25,共5页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和194位矿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积极领导行为与矿工安全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研究发现,积极领导行为不但能够直接对矿工安全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而且会通过组织安全氛围、...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和194位矿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积极领导行为与矿工安全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研究发现,积极领导行为不但能够直接对矿工安全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而且会通过组织安全氛围、矿工安全知识对矿工安全行为发生影响。因此,要促进矿工安全行为的改善,应该积极倡导煤矿管理者实施更多的积极领导行为,并且利用改善组织安全氛围、提升矿工安全知识等手段,促使矿工更多地选择安全工作行为,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领导行为 安全行为 安全氛围 安全知识 安全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方案设计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 马宁 富佳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39,共5页
为从原始结构上改进矿用振动筛的设计,针对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方案设计环节因信息缺乏而无法量化评价的问题,利用黑箱法进行了方案设计,采用功能解析法建立了方案组合评价的最优化求解模型,并且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找到了矿用节能双级振动... 为从原始结构上改进矿用振动筛的设计,针对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方案设计环节因信息缺乏而无法量化评价的问题,利用黑箱法进行了方案设计,采用功能解析法建立了方案组合评价的最优化求解模型,并且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找到了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的最优结构方案组合,根据方案最优解完成了节能双级振动筛的方案设计、数字样机开发和产品样机的制造。为验证设计可行性,对样机进行了振动测试,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双级筛较同规格传统筛节能37. 8%,方案设计合理、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双级振动筛 黑箱法 功能解析法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生产现场管理的跟班副队长制
4
作者 李广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144,148,共4页
为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促进煤矿生产,指出跟班副队长制是改善煤矿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了跟班副班长制的组织关系及其优势,指出通过协助跟班副班长开好班前会议、完善作业规程、做好制度管理、开好队务会议和加强情感管理等工作,... 为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促进煤矿生产,指出跟班副队长制是改善煤矿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了跟班副班长制的组织关系及其优势,指出通过协助跟班副班长开好班前会议、完善作业规程、做好制度管理、开好队务会议和加强情感管理等工作,可实现生产现场的工作任务布置、作业行为规范、管理行为规范、现场工作改进和员工工作热情激发等目的,从而通过跟班副队长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夯实煤矿生产安全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生产 现场管理 队组管理 跟班队长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煤炭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5
作者 李广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93,共4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双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煤炭企业主动或被动走向绿色集约化发展导向的转型之路。由于受到更多的资源约束和边界条件的限制,大型煤炭企业的做法难以适用于中小煤炭企业。为此,本文针对中小煤炭企...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双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煤炭企业主动或被动走向绿色集约化发展导向的转型之路。由于受到更多的资源约束和边界条件的限制,大型煤炭企业的做法难以适用于中小煤炭企业。为此,本文针对中小煤炭企业的典型特征和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小煤炭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在系统总结经坊煤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五大发展理念、三大战略要素和九项管理模式构成的中小煤炭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该模式对于我国其他中小煤炭企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煤炭企业 绿色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煤柱沿空掘巷采空区水仓充填设计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付中华 吴宇 +2 位作者 张彦 林继凯 郝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共7页
针对窄煤柱沿空掘巷过程中采空区硐室充填难题,以山西经坊煤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了FLAC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合理的煤柱尺寸和采空区硐室顶板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了采空区硐室掘砌充填工艺,制定了巷道围岩支护控制方案,进行了现场工... 针对窄煤柱沿空掘巷过程中采空区硐室充填难题,以山西经坊煤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了FLAC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合理的煤柱尺寸和采空区硐室顶板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了采空区硐室掘砌充填工艺,制定了巷道围岩支护控制方案,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监测了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杆的工作载荷以及围岩裂隙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m煤柱内塑性区全部贯通,不存在弹性核区,煤柱内围岩具有较好的完整性。采空区水仓区域煤柱围岩裂隙发育且水仓顶板稳定性差,采用掘砌充填工艺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小且锚杆工作载荷仍有较大富裕系数,现场验证了掘砌充填工艺的可行性。采用掘砌充填工艺对窄煤柱采空区水仓进行二次支护,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缩短了煤柱尺寸并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煤柱 沿空掘巷 采空区水仓充填 掘砌工艺 煤炭开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强吸能锚杆支护的煤柱合理留设尺寸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继凯 张彦 郝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了提高煤炭回采效率、实现正常回采和顺利完成工作面安全接替的生产要求,针对经纺煤业3-508综放工作面25m煤柱尺寸进行优化,自主设计研发了高强稳阻吸能锚杆,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高强稳阻支护方案,通过FLAC3D模拟不... 为了提高煤炭回采效率、实现正常回采和顺利完成工作面安全接替的生产要求,针对经纺煤业3-508综放工作面25m煤柱尺寸进行优化,自主设计研发了高强稳阻吸能锚杆,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高强稳阻支护方案,通过FLAC3D模拟不同支护方案和不同煤柱尺寸下的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变化、塑性区分布规律和巷道变形差异对比得出结论。研究表明:与经纺煤业现有支护方案对比,采用新型高强稳阻吸能锚杆支护技术可以提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将原有25m煤柱尺寸缩减为5~10m,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研究结果可以为经纺煤业留设合理煤柱尺寸和巷道稳定性控制提供指导意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柱宽度 高强稳阻吸能锚杆 锚杆支护 静态拉拔测试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裂隙非均质分布对注浆渗透扩散规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付中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注浆改性加固技术是改进裂隙煤岩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并查明裂隙煤体浆液渗透扩散规律对于优化设计注浆参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注浆渗透扩散模型未考虑煤体中裂隙非均质分布的影响,导致前期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取得数据有较大... 注浆改性加固技术是改进裂隙煤岩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并查明裂隙煤体浆液渗透扩散规律对于优化设计注浆参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注浆渗透扩散模型未考虑煤体中裂隙非均质分布的影响,导致前期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取得数据有较大误差。基于山西经坊煤业3-边角091运输大巷巷道迎采送掘工程,提出了基于数字照相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煤体裂隙率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裂隙非均质性表征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建立了裂隙非均质分布的浆液渗透扩散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平均裂隙率、裂隙分布均质性指数等参数对浆液扩散距离、浆液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均裂隙率越高、裂隙分布均质性指数越大时,浆液压力越大,浆液渗透扩散速率越快,但当裂隙分布均质性指数达到一定程度后,模型中裂隙率分布趋近均匀,对浆液渗透扩散距离影响较小。与传统均质性模型相比,非均质模型的预测浆液渗透扩散距离减小了16.9%,与实际工程中不均匀渗透扩散规律相符,对于指导裂隙煤体注浆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非均质分布 注浆加固 渗透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结构优化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勇 《中国煤炭》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了实现传动滚筒减重目标,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传动效率的目的,对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后的标准传动滚筒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构建了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有限元优化流程和有限元模型,结合近似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 为了实现传动滚筒减重目标,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传动效率的目的,对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后的标准传动滚筒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构建了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有限元优化流程和有限元模型,结合近似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传动滚筒许用应力和位移的条件下,滚筒减重51.3968 kg,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传动滚筒 响应面法 优化设计 APDL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车燕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116,143,共4页
针对经坊煤业开采3#煤层的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时有超限发生的情况,通过分析厚煤层上隅角瓦斯来源,提出了本煤层预抽及施工高位瓦斯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相结合的方法,抽采钻孔均采用“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并设计了钻孔布置参数。结果... 针对经坊煤业开采3#煤层的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时有超限发生的情况,通过分析厚煤层上隅角瓦斯来源,提出了本煤层预抽及施工高位瓦斯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相结合的方法,抽采钻孔均采用“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并设计了钻孔布置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抽采方式相结合能有效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隅角 瓦斯治理 本煤层预抽 高位瓦斯钻孔抽采 封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钻孔抽采半径优化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车燕兵 《中国煤炭》 2019年第5期64-66,共3页
针对经坊煤业煤层瓦斯赋存情况,为统筹考虑打钻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的情况下,用相对压力指标的测定方法测定了顺层瓦斯钻孔抽放半径。通过在煤层打一排测压孔并安设压力表,来记录原始压力,再进行抽放。观察... 针对经坊煤业煤层瓦斯赋存情况,为统筹考虑打钻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的情况下,用相对压力指标的测定方法测定了顺层瓦斯钻孔抽放半径。通过在煤层打一排测压孔并安设压力表,来记录原始压力,再进行抽放。观察各测压孔瓦斯变化情况,压力下降到稳定压力10%以上的钻孔为抽放影响范围内钻孔,将距抽放钻孔最远的一个抽放影响范围内钻孔到抽放钻孔的距离视为影响抽采半径。通过试验,经坊煤业3~#煤层?113 mm钻孔,抽放时间为180d时,有效抽采半径为2.0m,钻孔间距由3m变为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钻孔 相对测压法 抽采半径优化 钻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提升机提升位置的精确指示与控制
12
作者 付中华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0期87-94,共8页
随着煤炭行业开采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煤矿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对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的煤炭开采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提升位置指示器等一些关键设备,需要它们来对提升容器的运行位置进行精确指示反馈。以气动执... 随着煤炭行业开采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煤矿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对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的煤炭开采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提升位置指示器等一些关键设备,需要它们来对提升容器的运行位置进行精确指示反馈。以气动执行机构磁偶式无杆气缸和比例方向控制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气动非线性位置伺服控制精度的因素;通过研究比例方向控制阀的非线性流量特性与磁偶式无杆气缸的非线性摩擦模型,建立了磁偶式无杆气缸非线性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设计RBF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器,提高了磁偶式无杆气缸非线性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提升机 磁偶式无杆气缸 位置伺服控制 RBF神经网络优化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ntsim模型的矿井通风系统精确调整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兴滨 张雷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3,14,共3页
以通风系统较为复杂的经坊矿为例,通过建立矿井Ventsim三维通风系统仿真模型,对北翼回风立井运行后的分区通风系统进行模拟,从而确立各回风井主通风机的工况点,并以此作为风量调整的依据。经实际检验,主通风机的模拟工况与实际工况误差... 以通风系统较为复杂的经坊矿为例,通过建立矿井Ventsim三维通风系统仿真模型,对北翼回风立井运行后的分区通风系统进行模拟,从而确立各回风井主通风机的工况点,并以此作为风量调整的依据。经实际检验,主通风机的模拟工况与实际工况误差在5%以内,实现了矿井的精确调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sim模型 通风系统 精确调整 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