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IHSS及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暴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3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68例H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 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68例H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以及出院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6.92±6.84)分低于治疗前的(17.51±3.26)分,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1.42±7.31)分低于治疗前的(17.60±2.73)分,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HCH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醒脑静 尼莫地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兴红 王小燕 刘利亭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3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考... 目的:观察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考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其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可快速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生长抑素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素叶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这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吞咽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吞咽能力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吞咽能力的评分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吞咽能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的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吞咽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合并 住院治疗 精细化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的早期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的效果探析
4
作者 李晓民 杨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的早期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的早期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急救.在此基础上,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为其建立人工气道.当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症状时,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及其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PaCO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PaO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的早期,为其建立人工气道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