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肌电图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评估中应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银川 王军 +4 位作者 刘佳男 谢鸿儒 张泽佩 孟琳 苗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在年龄>10岁至骨骼成熟期间发生的,冠状面Cobb角>10°的三维脊柱畸形,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为1%~4%,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AIS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在年龄>10岁至骨骼成熟期间发生的,冠状面Cobb角>10°的三维脊柱畸形,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为1%~4%,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AIS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多因素疾病,尚不清楚何种因素为主要病因[1]。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脊柱本身不能承受大的纵向和侧向负荷,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2]。因此,需要肌肉和神经肌肉控制系统在特定姿势下提供躯干稳定性,并产生运动。在维持脊柱椎间稳定方面,肌肉组织是负责这一功能的主要结构,韧带起次要作用[3]。已有文献报道,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不平衡[4],表现为凸侧Ⅰ型纤维比例增加。因此,在日常活动或姿势任务中,AIS患者椎旁肌可能存在异常激活。椎旁肌不平衡是一个特殊的因素,其与侧凸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关于椎旁肌不平衡究竟是侧凸的病因还是结果,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4~6]。表面肌电图(sEMG)通过表面电极记录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具有灵敏、客观、无创无痛、操作便捷等优点[7]。通过表面肌电图了解肌肉活动模式有助于探索AIS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参考。笔者主要从表面肌电图检测方法、AIS椎旁肌表面肌电特征、椎旁肌疲劳评估、平衡分析、步态分析、进展预测、康复锻炼、疗效评估等几方面对表面肌电图在AIS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多因素疾病 椎旁肌 脊柱畸形 肌肉活动 康复锻炼 步态分析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