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在设施叶用莴苣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欣 元文飞 +5 位作者 张毅 李亚灵 温祥珍 侯雷平 白龙强 李衍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
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是将农业有机废弃物栽培基质压制成较大尺寸的设有定植孔的种植板,由机械手臂摆放于设施菜田内进行蔬菜生产的设施蔬菜宜机化栽培模式。为了探求该栽培模式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叶用莴苣为试材,进行... 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是将农业有机废弃物栽培基质压制成较大尺寸的设有定植孔的种植板,由机械手臂摆放于设施菜田内进行蔬菜生产的设施蔬菜宜机化栽培模式。为了探求该栽培模式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叶用莴苣为试材,进行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腐熟羊粪∶豌豆秸秆=2 V∶1 V)栽培试验,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结果表明: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的叶用莴苣生长势较土壤栽培明显增强,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的鲜质量及氮磷钾积累量均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4.85%、10.42%、14.98%、101.00%、98.16%、69.96%、78.48%;可食用部分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说明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在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同时,能够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宜机化栽培 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 叶用莴苣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部地区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2
作者 白瑞 张静 +3 位作者 赵静 兰欢 李梅兰 侯雷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4期3-4,共2页
针对目前草莓裸根苗生产性能低的问题,通过温室消毒、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7个环节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山西省中部地区日光温室草莓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山西中部地区 草莓 裸根苗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光光强和补光时间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若婵 高瑀杰 +4 位作者 寇龙龙 曹晓阳 赵鑫庚 苗妍秀 侯雷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实现冬季设施黄瓜高效优质生产,本试验以黄瓜品种改良21-10为试材,设置对照(CK)、40μmol·m^(-2)·s^(-1)补光4 h(T1)、80μmol·m^(-2)·s^(-1)补光4 h(T2)、40μmol·m^(-2)·s^(-1)补光8 h(T3)和80μmol&... 为实现冬季设施黄瓜高效优质生产,本试验以黄瓜品种改良21-10为试材,设置对照(CK)、40μmol·m^(-2)·s^(-1)补光4 h(T1)、80μmol·m^(-2)·s^(-1)补光4 h(T2)、40μmol·m^(-2)·s^(-1)补光8 h(T3)和80μmol·m^(-2)·s^(-1)补光8 h(T4)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补光光强和补光时间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和T4处理虽然显著增加黄瓜株高和果实纵径、K含量,然而显著降低果实VC含量;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株高、最大叶面积、果实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实K、Ca、Mn含量,同时T2处理还显著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隶属函数分析表明,T2处理黄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综上表明,80μmol·m^(-2)·s^(-1)补光4 h(T2)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和果实优良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补光光强 补光时间 果实品质 矿质元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景观温室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4
作者 尹冬冬 李薇 +2 位作者 王金耀 公菲菲 邢国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为了提高山西省景观温室植物配置水平,提升景观温室运营效益,对山西省11个地市景观温室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以及应用频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景观温室共有植物303种,隶属于89科204属,其中,观叶植物占比最大,达73... 为了提高山西省景观温室植物配置水平,提升景观温室运营效益,对山西省11个地市景观温室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以及应用频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景观温室共有植物303种,隶属于89科204属,其中,观叶植物占比最大,达73.02%,其次是观花植物,占比36.19%;在植物应用频度方面,出现频度最高的是龙血树,频度在61%~80%的有6种植物。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植物选择的建议,以期为山西省景观温室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温室 植物种类 观赏特性 植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被引量:8
5
作者 冀芳芳 李森 +2 位作者 史青青 侯非凡 亢秀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试验在系统收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155份萱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采用多次聚类优先取样策略构建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并对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遗传多样性... 本试验在系统收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155份萱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采用多次聚类优先取样策略构建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并对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3对引物对155份萱草属种质共扩增出396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9.21条,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064,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642,依据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树状图,将155份种质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2)通过6次取样建立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包含32份种质(4个种、1个变种、27个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库为原始群体的20.65%,保留了291个(68.69%)多态性位点,其中‘黄花菜’类群种质8份,占‘黄花菜’类群资源总数的13.56%;‘萱草’类群种质24份,占‘萱草’类群资源总数的25.00%。(3)43对引物对32份核心种质共扩增出272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6.3256条,PIC值平均值0.6060,不同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7940;32份材料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属 遗传多样性 初级核心种质库 EST-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和外源铁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毅 梁祎 +3 位作者 韩静 郭树勋 石玉 侯雷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_(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源铁 光周期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静 白瑞 +3 位作者 贾莹 温仕达 郎小平 许小勇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研究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32份番茄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下胚轴颜色、株高、叶片类型、始花期、单花序花数、果形、成熟果色和裂果性等22项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观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 为研究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32份番茄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下胚轴颜色、株高、叶片类型、始花期、单花序花数、果形、成熟果色和裂果性等22项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观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种质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果形、茎叶茸毛、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和果实横切面形状的变异系数较高,均超过了40%,也有一些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如花序类型、叶片类型和叶片形状等,下胚轴颜色无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份番茄种质分为6个类群,类群Ⅰ包括24份材料,其商品果为大果或中果;类群Ⅱ包括2份材料,其商品果为小果,成熟果色为橙黄;类群Ⅲ包括1份材料,其商品果为小果,果形为长梨形;类群Ⅳ包括3份材料,其花序为双歧花序,商品果为小果;类群Ⅴ包括1份材料,其商品果为大果,果形及果实横切面形状均为不规则形状;类群Ⅵ包括1份材料,其植株较高,叶片类型为普通叶型,叶片形状为羽状复叶,商品果为小果。由此可见,32份番茄种质资源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为番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彩霞 李艺 +4 位作者 穆宏秀 林俊轩 白龙强 孙美华 苗妍秀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目的】基于中国南瓜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等,为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NCBI和中国南瓜基因组数据库等对中国南瓜bHLH基因家族进行鉴定... 【目的】基于中国南瓜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等,为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NCBI和中国南瓜基因组数据库等对中国南瓜bHLH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利用ExPASy ProtParam tool、DNAMAN和MAGA5.1等软件进行基本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启动子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中国南瓜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3个CmobHLHs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CmobHLH蛋白质含有91-897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介于4.77-10.33;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有139个CmobHLH蛋白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将CmobHLH蛋白分为8个亚家族;保守基序(motif)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共含10条motif,其中motif1和motif2普遍存在于153个bHLH蛋白中。CmobHLHs在中国南瓜的各个部位均有表达,CmobHLH41、CmobHLH5、CmobHLH36和CmobHLH88分别在果实、叶片、茎和根中表达量最高;盐胁迫下,100个CmobHLHs基因表达量上调,49个CmobHLHs基因表达量下调。RT-q PCR结果表明盐胁迫下CmobHLH52和CmobHLH148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而CmobHLH8、CmobHLH83、CmobHLH93和CmobHLH115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鉴定出153个CmobHLHs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部位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为挖掘南瓜bHLH转录因子在抗盐等方面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BHLH 理化性质 系统进化树 组织表达模式 盐胁迫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玉 曹森 +2 位作者 刘嘉兴 陈志杰 张毅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29-1134,共6页
以商品育苗基质、优质园土、腐熟羊粪、沙、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基质原料,按不同体积配比,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粪∶蛭石∶珍珠岩为4∶3∶3和羊粪∶珍珠岩∶沙为5∶3∶2的基质配比表现优良,二者处理下番茄幼苗生长状... 以商品育苗基质、优质园土、腐熟羊粪、沙、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基质原料,按不同体积配比,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粪∶蛭石∶珍珠岩为4∶3∶3和羊粪∶珍珠岩∶沙为5∶3∶2的基质配比表现优良,二者处理下番茄幼苗生长状况优于其余各处理。但从各指标综合分析得出,羊粪∶蛭石∶珍珠岩为4∶3∶3处理下的基质配比更适用于番茄育苗,且茎粗、根系形态指标、叶片水势和根系丙二醛含量均优于100%基质的对照处理,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故可替代以草炭为主的商品育苗基质进行番茄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配比 番茄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及其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万行 石玉 +3 位作者 程玉琦 赵博思 周云云 张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材,采用水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38、0.19和0.095 mmol/L)纳米硒溶液对紫色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各硒处理... 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材,采用水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38、0.19和0.095 mmol/L)纳米硒溶液对紫色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各硒处理马铃薯的生物量与单株结薯数均显著增加,其中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的生物量最高且增幅达1.5倍,喷施0.19 mmol/L硒处理的单株结薯数显著增加2.2倍。(2)纳米硒能够显著提高紫色马铃薯叶片、根系、块茎硒含量,各器官硒含量大小呈现:根系>叶片>块茎的特点,且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块茎总硒含量达0.106 mg/kg,较对照显著提高0.65倍,达到了马铃薯块茎的富硒标准;同时纳米硒可在不同程度上调控K、Ca、Mg、Mn、Zn在马铃薯各器官中的分配。(3)随施硒浓度的增加,紫色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喷施0.19 mmol/L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56.33%、26.91%和27.89%;块茎中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均在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24.73%、25.33%;而块茎中硝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喷施0.095 mmol/L硒处理下最低并较对照显著降低34.82%。研究表明,叶面喷施0.095~0.19 mmol/L纳米硒溶液能够显著促进紫色马铃薯生长和单株结薯数,提高硒元素含量,调控矿质元素含量在器官中分配,有效改善其块茎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紫色马铃薯 生长 硒元素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寡糖和赤霉素复配剂对亚低温胁迫后设施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建霞 李昕 +6 位作者 范楷 白龙强 张毅 胡晓辉 石玉 温祥珍 李亚灵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28,共7页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经历亚低温胁迫后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复配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营养元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设施番茄优质...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经历亚低温胁迫后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复配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营养元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和扩大AOS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在经历亚低温逆境后喷施AOS(30 mg/L)和GA_(3)(3.5 mg/L)复配剂,番茄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生长加快,株高和叶面积分别增加18.53%和46.54%,地上部与根系干重分别增加14.82%和19.72%,全株N、P、K、Ca和Mg元素的积累量分别升高30.26%、35.35%、11.05%、32.12%和9.01%,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20.47%,单株果实产量提高15.59%,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85%、23.77%、10.50%和10.00%。综上,在经历亚低温逆境后喷施AOS+GA_(3)复配剂可快速恢复设施番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系生物量和叶面积,促进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寡糖 赤霉素 复配剂 设施番茄 生长发育 亚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外源硅铁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鑫 姚棋 +3 位作者 张毅 侯雷平 邢国明 石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78-84,共7页
为探究外源硅(Si)、铁(Fe)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选用番茄品种‘鑫研夏宝’为材料,以喷蒸馏水为对照,设置5种硅铁肥处理,研究单一喷施Si肥、不同浓度Fe肥、Si肥和不同浓度Fe肥配施(Si+Fe)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外源硅(Si)、铁(Fe)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调控效应,选用番茄品种‘鑫研夏宝’为材料,以喷蒸馏水为对照,设置5种硅铁肥处理,研究单一喷施Si肥、不同浓度Fe肥、Si肥和不同浓度Fe肥配施(Si+Fe)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5 mmol/L Si与100μmol/L Fe配施处理番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类黄酮、总酚、游离氨基酸和铁元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单果重增幅达39. 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幅达34. 32%,类黄酮、总酚、游离氨基酸分别比对照增加48. 70%、13. 27%、58. 41%,铁元素含量达97. 11μg/g,较对照显著增加49. 15%;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番茄红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3. 07%、40. 00%、90. 91%和75. 90%。本研究表明,外源硅、铁肥配合施用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并以1. 5 mmol/L Si与100μmol/L Fe配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菜和菜薹耐盐性鉴定方法建立及耐盐种质初期筛选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亚雄 武佩琪 +4 位作者 曹晓雪 陈红 李斌 李梅兰 许小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64-164,165-173,共10页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小于100 mmol/L)可促进菜薹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盐胁迫表现出抑制现象;菜薹幼苗生长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菜薹比生菜耐盐性强。最终筛选出的耐盐性较强的2个生菜材料为LG13、LP14,较敏感的材料为LG1、LP24;菜薹耐盐性较强的材料为CP38、CG40、CG42,较敏感的材料为CG34。此外,紫菜薹的耐盐性总体强于绿菜薹,而紫生菜与绿生菜的盐胁迫耐受性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生菜 菜薹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质及株距对鲜食胡萝卜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桑维峻 张晶 +2 位作者 武喆 侯雷平 李梅兰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掺沙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掺沙后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和pH值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胡萝卜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在CK中最优,地下部分的生长及产量在掺沙150 m^(3)/hm^(2)中最佳,该掺沙量下的土壤孔隙度为44.46%。在掺沙基础上比较不同株距胡萝卜的生长结果显示,地上部分在3、5 cm株距下生长较好,营养物质积累在5 cm株距下最多,产量在3 cm株距下最高。说明鲜食胡萝卜在山西晋中市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掺沙150 m^(3)/hm^(2)的土壤基础上5 cm栽植株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胡萝卜 栽培模式 掺沙 株距 晋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菜薹品种在山西晋中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效宁 孟祥哲 +2 位作者 逯晓楠 李梅兰 许小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46-49,53,共5页
试验于2017-2018年的春、秋季共4个播期比较了11个菜薹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山西北方地区生产的菜薹品种。结果表明,春播菜薹表现较好的有金秋红二号、九月鲜红菜薹和四九菜心等;其中,金秋红二号表现最好,叶长、叶宽... 试验于2017-2018年的春、秋季共4个播期比较了11个菜薹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山西北方地区生产的菜薹品种。结果表明,春播菜薹表现较好的有金秋红二号、九月鲜红菜薹和四九菜心等;其中,金秋红二号表现最好,叶长、叶宽和株高最大,分别为18.72、7.20、43.60 cm,单株质量为603.96 g,产量为11777.25 kg/hm2,但其生育期最长,高达57 d;四九菜心和九月鲜红菜薹等产量次之。秋播菜薹表现较好的有金秋红二号、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等;其中,金秋红二号的叶宽、株高最大,分别为16.24、56.02 cm,单株质量为735.33 g,产量最高,为14338.95 kg/hm2,生育期依然最长;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的产量次之,分别为11613.00、11483.70 kg/hm2。大部分品种秋播的生育期、叶宽、叶柄长、叶柄宽、薹粗均要优于春播,其中,金秋红二号在春播和秋播中综合表现均优于其他品种,春播四九菜心和九月鲜红菜薹、秋季正源LN菜场2号菜心和油青粗条菜心表现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性状 差异 品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富对温室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鹏 李甜 +1 位作者 孙胜 邢国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5,共6页
以薄皮甜瓜‘清雅白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种不同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从开始结果到最后成熟整个生长过程果实品质的影响来确定冬春季温室薄皮甜瓜栽培最适的CO2浓度,为我国北方冬春季设施内薄皮甜瓜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薄皮甜瓜... 以薄皮甜瓜‘清雅白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种不同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从开始结果到最后成熟整个生长过程果实品质的影响来确定冬春季温室薄皮甜瓜栽培最适的CO2浓度,为我国北方冬春季设施内薄皮甜瓜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薄皮甜瓜分别施用4种CO_2浓度,CK:(400±12)μmol·mol^(-1)、T1:(800±24)μmol·mol^(-1)、T2:(1 200±36)μmol·mol^(-1)、T3:(1 600±48)μmol·mol^(-1),测定果实结瓜初期、结瓜中期、结瓜后期、黄熟期、后熟期的品质。结果表明,在商品瓜采收期(结瓜后期):T2、T3影响较大,但T1最经济实用;相对于CK,T1处理使硬度增加了7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6.7%,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3.1%,蔗糖含量增加了12.7%,果糖含量增加了6.0%,有机酸含量降低了12.6%,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在果实成熟最后时期(后熟期):T1、T2影响最大,T1最经济实用;T1处理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0.1%,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5.6%,蔗糖含量增加了11.1%,果糖含量增加了16.4%,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4.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11.8%,有机酸含量降低了13.4%。由此可知,CO_2施肥均能够显著改善薄皮甜瓜的品质,在800μmol·mol^(-1)时最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CO2施肥 果实品质 精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锌配施对黄瓜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苗妍秀 梁祎 +2 位作者 杨家勤 高星星 侯雷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562,共8页
为实现黄瓜优质高效生产,以‘中农16号’黄瓜为试材,设置清水(CK)、100μmol·L^(-1) EDTA-Fe(Fe)、200μmol·L^(-1) ZnSO4·7H2O(Zn)、100μmol·L^(-1) EDTA-Fe+200μmol·L^(-1) ZnSO4·7H2O(Fe+Zn)共4个处... 为实现黄瓜优质高效生产,以‘中农16号’黄瓜为试材,设置清水(CK)、100μmol·L^(-1) EDTA-Fe(Fe)、200μmol·L^(-1) ZnSO4·7H2O(Zn)、100μmol·L^(-1) EDTA-Fe+200μmol·L^(-1) ZnSO4·7H2O(Fe+Zn)共4个处理,研究叶面喷施铁锌肥对黄瓜植株生长状态、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植株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与CK相比,Fe和Zn处理均显著增加黄瓜果实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Fe处理显著增加黄瓜叶片中Fe和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Zn处理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果实K和Mg含量,而Fe+Zn处理显著增加叶片Pn、叶片色素、可溶性蛋白质、Fe和Zn含量,并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游离氨基酸如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含量,并显著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Fe+Zn处理的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综上所述,叶面同时喷施铁肥和锌肥促进黄瓜叶片Fe和Zn元素积累,提升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ZN 黄瓜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元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辣椒果实花青素提取及果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咏梅 段旭东 +1 位作者 白健君 王军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明确果色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观赏辣椒为试材,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最大吸收波长扫描,确定了观赏辣椒中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观赏辣椒中...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明确果色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观赏辣椒为试材,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最大吸收波长扫描,确定了观赏辣椒中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观赏辣椒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花青素测定方法—pH示差法的最佳pH、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并进行回收试验和稳定性考察验证该提取与测定条件的准确性。利用所优化的提取测定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果色、不同品种的观赏辣椒花青素含量,进一步验证了该优化体系,并筛选出富含花青素的观赏辣椒品种,明确了果色与花青素色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以90%酸性甲醇(含1%HCl)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 g·mL^-1,超声辅助提取40 min,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在利用pH示差法测定时,最佳pH为1.0和4.5,最佳平衡温度和时间为40℃平衡90 min;此外,观赏辣椒品种Q1、Q2、Q4-3、WU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果实色差值L*、b*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的强相关。[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观赏辣椒果实中花青素的最优提取与测定方法,并分析得出花青素含量与色差值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为观赏辣椒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以及为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辣椒 果色 花青素 PH示差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椰糠种植草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妍秀 余倩 +3 位作者 王丹怡 赵海亮 侯雷平 李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探索适合草莓椰糠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为草莓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研究蒸馏水、日本山崎草莓专用配方、日本园试通用配方和华南农业大学叶菜配方营养液对椰糠种植草莓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目的]探索适合草莓椰糠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为草莓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研究蒸馏水、日本山崎草莓专用配方、日本园试通用配方和华南农业大学叶菜配方营养液对椰糠种植草莓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草莓植株营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纵径和可溶性糖含量。日本山崎草莓专用配方营养液处理的草莓植株在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最好,其中,果实Vc、糖酸比和单果重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2.92%、94.60%和25.82%。同时,草莓叶片矿质元素与植株生长指标和光合性能显著正相关,果实糖酸比与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日本山崎草莓专用配方营养液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升叶片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推荐为草莓椰糠栽培专用营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椰糠 营养液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晋中地区塑料大棚菜心品种筛选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英华 马嘉俊 +1 位作者 李梅兰 侯雷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38-45,共8页
菜心原产于华南地区,为营养价值较高的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需求,已将其引进北方栽培。从广州引进9个菜心品种,通过进行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适宜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适宜播种期... 菜心原产于华南地区,为营养价值较高的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需求,已将其引进北方栽培。从广州引进9个菜心品种,通过进行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适宜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适宜播种期为3月的菜心品种为油绿802和迟心4号;适合在5月播种的菜心品种有中熟品种油绿701和油绿702;7月时,早熟品种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四九-19号和尖叶45天菜心在这一播种期适宜播种;播种期为9月和10月时,油绿701和油绿802更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品种筛选 山西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