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与常规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邢军 靳宏星 +4 位作者 原凌 张红雨 任基伟 田蓉蓉 赵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的早期肿瘤代谢疗效与常规CT依据RECIST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最佳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的早期肿瘤代谢疗效与常规CT依据RECIST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最佳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初治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40例,行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PET/CT按SUV标准(化疗1个周期后肺部原发癌灶的最高SUV值下降>30%)评价肿瘤客观疗效,CT采用RECIST标准评价。配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κ系数检验,将第1个周期化疗后的代谢缓解率分别与第1周期及第2周期化疗后的最佳客观疗效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第1个周期化疗后按SUV值评价的代谢缓解率与化疗后RECIST评价标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5),并且具有较差的一致性(κ=0.240,P=0.085),与2个周期化疗后RECIST评价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05),并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413,P=0.006);^(18)F-FDG PET/CT预测NSCLC 2个周期化疗后最佳客观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14/17)、60.9%(14/23)、70.0%(28/40)、60.9%(14/23)和82.4(14/17)%。结论:^(18)F-FDG PET/CT能够预测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化疗后按RECIST标准评价的最佳客观疗效;^(18)F-FDG PET/CT相对于常规CT可以更早并准确的评价NSCLC的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宝石能谱CT在正常肝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笑松 程卫玲 +2 位作者 辛磊 周丽芳 杨晓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宝石能谱CT在正常肝脏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择200例正常肝脏入选者,根据不同的扫描模式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常规扫描模式(常规扫描组),对比剂使用碘海醇(350 mg I/m L);另100...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宝石能谱CT在正常肝脏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择200例正常肝脏入选者,根据不同的扫描模式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常规扫描模式(常规扫描组),对比剂使用碘海醇(350 mg I/m L);另100例应用GSI扫描模式(GSI扫描组),对比剂使用碘克沙醇(270 mg I/m L)。GSI扫描组数据重建得到70 ke V单能量图像,从中选出肝实质与腰大肌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最佳单能量图像)。对比分析GSI扫描组及常规扫描组图像中肝实质CT值、CNR及DLP。结果:常规扫描组及GSI扫描组动静脉期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静脉期两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静脉期常规扫描组平均CNR均高于GSI扫描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GSI扫描单能量图像下CT值可以达到与常规扫描组的图像质量标准,但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GSI扫描组CNR低于常规扫描组(碘海醇350 mg I/m L)。故碘克沙醇在肝脏实质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海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