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巍 雷颖 +1 位作者 康克清 徐恩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类器官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组装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研究。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类器官相继被构建,包括肝癌、肾癌、脑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工具... 类器官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组装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研究。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类器官相继被构建,包括肝癌、肾癌、脑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涵盖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研究、生物库建设、药物筛选与预测、免疫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该文对类器官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面临的困境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肿瘤 CRISPR/Cas9 免疫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连婧 黄莉 +2 位作者 步鹏 苏红 郗彦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异。结果93例TNBC中腔面雄激素受体型23例(24.7%),免疫调节型24例(25.8%),基底样免疫抑制型39例(42.0%),间充质型7例(7.5%)。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pT分期(P=0.030)、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模式(P<0.001)、PD-L1(P<0.001)、HER2低表达(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间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层生存分析:亚型间pT1分期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BC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有望替代复杂基因表达谱分型,为TNBC分型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研究现状与治疗新策略
3
作者 田梦薇 王娜 +2 位作者 窦占军 宋霞 张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9-592,共14页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重要的致癌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插入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EGFR ex20ins)具有独特蛋白构象,并且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重要的致癌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插入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EGFR ex20ins)具有独特蛋白构象,并且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原发耐药。近年来,靶向EGFR ex20ins的药物探索从未停止。莫博赛替尼与埃万妥单抗率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获批用于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随后舒沃替尼等药物取得突破,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也有所收获。多管齐下有望克服EGFR ex20ins耐药。因此,深入了解EGFR ex20ins的分子机制并评估新型药物的有效性与差异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EGFR ex20ins突变患者精准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外显子20插入突变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甲胎蛋白胃癌的分子特征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申璐璐 耿小鑫 +4 位作者 彭潇 李佳芠 张鑫 步鹏 昝丽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临床上一般将血清AFP>20 ng/mL或者免疫组化AFP呈阳性的胃癌定义为AFPGC。AFPGC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易出现淋巴结及肝转移,生... 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临床上一般将血清AFP>20 ng/mL或者免疫组化AFP呈阳性的胃癌定义为AFPGC。AFPGC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易出现淋巴结及肝转移,生存期较短。随着胃癌的分子分型逐渐明确,研究人员对AFPGC的分子背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目前,有效治疗AFPGC仍是最大挑战,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密切监测腹部影像学及血清AFP水平,将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转移,而AFPGC分子背景的研究也使得靶向治疗在AFPGC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AFP胃癌 胃肝样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特征 治疗 预后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不同表达状态的内分泌型(HER2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
5
作者 冯玉婷 连婧 +1 位作者 步鹏 徐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不同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52例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等表达,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荧光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不同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52例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等表达,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IKC3A基因突变,分析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R低表达组50例(32.9%),中表达组24例(15.8%),高表达组78例(51.3%),PIK3CA突变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R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显著相关。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4.63,P<0.001)、手术史(HR=1.81,P=0.049)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5.46,P<0.001)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PR表达组间生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3)。结论PR高表达患者的PIK3CA突变率更高,PR表达水平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PR高表达患者是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PIK3CA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对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孕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PIK3CA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n⁃platinum⁃based MoS_(2)/CuS cathode in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s
6
作者 HAO Pingping LI Fangfang +5 位作者 WANG Yawen LI Houfen ZHANG Xiao LI Rui WANG Lei LIU Jianxin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1824,共14页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odium molybdate dihydrate,thiourea,oxalic acid,and copper nitrate trihydrate as raw materials.The hydrogen pro-d...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odium molybdate dihydrate,thiourea,oxalic acid,and copper nitrate trihydrate as raw materials.The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MoS_(2)/Cu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Mo to Cu precursors(n_(Mo)∶n_(Cu))as cathodic 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two-chamber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MEC).X-ray diffraction(XRD),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linear scanning voltammetry(LSV),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analysis(EIS),and cyclic voltammetry(CV)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ynthesized catalysts for testing and analyzing the hydrogen-producing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MoS_(2)/CuS-20%(nMo∶nCu=5∶1)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latinum(Pt)mesh,and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MoS_(2)/CuS-20%as a cathode in MEC was(0.2031±0.0237)m^(3)_(H_(2))·m^(-3)·d^(-1) for 72 h at an applied voltage of 0.8 V,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t mesh of(0.1886±0.0134)m^(3)_(H_(2))·m^(-3)·d^(-1).The addition of a certain amount of CuS not only regula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ability of MoS_(2) but also increases the density of activ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 Pt 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处方糖脂比合理范围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聂婧栩 崔凯霞 +2 位作者 祁雪妍 郝志英 陈莲珍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因肠外营养糖脂比不合理导致的相关用药安全性问题,为临床营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3年2月28日,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对纳入文献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不合理糖脂比处方导致的临床不...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因肠外营养糖脂比不合理导致的相关用药安全性问题,为临床营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3年2月28日,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对纳入文献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不合理糖脂比处方导致的临床不良结局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另有笔者通过调整不合理的糖脂比,病人不适好转病例1例。共涉及86例病人,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9岁。86例病人共发生临床不良结局79次,其中共有死亡病例8例,临床不良结局发生率分别为:肝功能异常46.8%(37/79)、胆汁淤积22.8%(18/79)、脂肪超载综合征13.9%(11/79)、肝脂肪变性11.4%(9/79)、血小板减少3.8%(3/79)、其它1.3%(1/79)。86例病人中,明确记载的有2例病人通过调整糖脂比后,临床不良结局得到改善,其他不详。结论:不适宜的糖脂比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相关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糖脂比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SET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美茹 姚宁宁 +4 位作者 孙润哲 唐洁 刘如丽 于倩倩 孙瑞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SET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22例肺腺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SETD7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法检测162例肺腺癌和57例癌旁组织中SETD7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SET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22例肺腺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SETD7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法检测162例肺腺癌和57例癌旁组织中SETD7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肺腺癌组织中SETD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5.212,P<0.0001);同时,SETD7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亦升高,其高表达率(58.6%,95/162)高于癌旁组织(0,0/57)(P<0.001)。SETD7蛋白表达与肺腺癌临床分期(c-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EGFR和KRAS突变以及PD-L1表达水平均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SETD7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SETD7低表达组(P<0.0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ETD7蛋白高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SETD7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同时SETD7高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以作为判断肺腺癌患者进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SETD7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