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1
-
-
作者
张晋晋
岳婷婷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期刊中心
-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8,共15页
-
基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民增收的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与政策构想研究”(2024YB093)
太行精神专项研究课题“数字时代太行山区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研究”(THJS2024Y09)
2024年山西省财经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山西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SXCJGZLQN006)。
-
文摘
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能有效促进农民绝对收入增长,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粮食功能区差异。机制分析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土地生产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度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构建“政策聚焦-要素优化-空间协同”的三维推进体系:宏观层面健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中观层面强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提升,空间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以此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收入
生产率提升
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度
-
Keywords
Agricultural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Farmers’Income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ttention to Agricultural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
分类号
F304.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