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格局下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文丽 张文霞 宋宜达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内陆腹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基于开放进度指标,系统分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及比较,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内陆省份的特色对外开放路径。...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内陆腹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基于开放进度指标,系统分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及比较,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内陆省份的特色对外开放路径。依托地域广阔、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完备的优势,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作为资源型内陆省份,山西省对外开放基础薄弱,开放型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短板。新格局下山西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联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级,打造制度高地、创新高地、环境高地,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地区 对外开放 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提升山西省煤炭企业财税贡献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婷 张艳梅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31,43,共7页
2022年-2030年是山西省煤炭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在“双碳”目标任务约束、煤炭总体供需弱平衡、减量发展的前提下,山西省煤炭行业既要完成自身率先转型,还要为全省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财力支撑。因此,需要从长远角度提升煤... 2022年-2030年是山西省煤炭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在“双碳”目标任务约束、煤炭总体供需弱平衡、减量发展的前提下,山西省煤炭行业既要完成自身率先转型,还要为全省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财力支撑。因此,需要从长远角度提升煤企的财税贡献度。行业层面要依托科技创新,实现煤炭行业颠覆性革新,完善全国统一煤炭交易市场;政策层面要增强“输血”功能,实现财税金融协调联动;企业层面要坚持提质增效,提升煤企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煤炭企业 财税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晋晋 岳婷婷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8,共15页
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能有效促进农民绝对收入增长,并有助于缩小城... 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能有效促进农民绝对收入增长,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粮食功能区差异。机制分析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土地生产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度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构建“政策聚焦-要素优化-空间协同”的三维推进体系:宏观层面健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中观层面强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提升,空间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以此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收入 生产率提升 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M的太原西山矿山修复区生态地表区划与景观特征研究
4
作者 雷泽鑫 孔令飞 +2 位作者 章诗芳 高静 赵旭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7-786,共10页
【目的】以景观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太原西山修复区,探讨其生态地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景观特征,构建精细化生态地表区划方法,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与多尺度分割技术... 【目的】以景观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太原西山修复区,探讨其生态地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景观特征,构建精细化生态地表区划方法,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与多尺度分割技术生成地理对象,并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对其景观属性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半变异函数和块基比值确定特征尺度,筛选关键景观格局指数作为聚类输入变量,并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以完成生态地表区划。【结果】研究区域被划分为6类生态地表类型:平原植被丰茂地表、构筑物及附属地表、居住地表、生态修复地表、道路及附属地表和山地植被地表。其中,平原植被丰茂地表为区域生态基质,山地植被地表呈现高异质性,而生态修复地表则体现了动态过渡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修复区生态地表的空间异质性。SOFM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能够有效识别修复区生态地表类型及其特征,为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区域的景观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表 矿区生态修复 SOFM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C多情景模拟下黄土沟壑区流域径流响应规律及其适应性规划对策——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泽鑫 罗俊杰 +2 位作者 张文正 高静 赵旭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0-1101,共12页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利用与未来不同形态生态用地共3类70个LUCC情景,模拟多情景下流域径流响应,并提出适应性空间规划对策。研究发现,上游区域以林地作为土地利用主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土涵养能力。相比之下,下游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的产汇流作用影响较小。河道沿线缓冲区的宽度变化对流域产汇流影响明显具有尺度特征,其中河道沿线400m和900m范围,是重要的尺度范围。此外,生态用地分布形态对径流控制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线性分布模式年径流量较低,控制效果较好。基于此,提出“流域空间-河谷空间-生态基础设施”三个尺度层级的流域雨洪安全格局构建对策,旨在塑造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为黄土沟壑区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景观生态规划 水土保持 SWAT模型 P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中银铁路对沿线土地利用及生态风险影响
6
作者 雷泽鑫 李丽君 +1 位作者 韦妍柔 赵旭强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5,共6页
研究目的:黄土高原地区铁路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区域土地利用及脆弱生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讨铁路建设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影响,本文通过太中银铁路建成前后景观指数变化确定铁路建设沿线的关键干扰范围,并基于此对干扰区内土... 研究目的:黄土高原地区铁路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区域土地利用及脆弱生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讨铁路建设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影响,本文通过太中银铁路建成前后景观指数变化确定铁路建设沿线的关键干扰范围,并基于此对干扰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风险动态变化进行归纳。研究结论:(1)铁路沿线3km内景观格局显著变化,特别是铁路建设期间,斑块形态趋于简单集中,景观破碎化加剧、多样性提升;(2)铁路显著干扰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大、速度快、变化程度高,区域开发强度在铁路建设及运营阶段逐步加大;(3)显著干扰范围内,生态风险指数(ERI)在铁路建设期显著增加、高风险区域快速扩展;铁路运营期间生态风险趋于稳定,但部分高风险区域仍然持续存在,反映出铁路建设与运营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4)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铁路规划与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强调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黄土高原 缓冲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互联网企业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泰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并购行为也随之增加,如何对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成为投资者及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估值理论、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以及并购中目标企业估值理论的...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并购行为也随之增加,如何对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成为投资者及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估值理论、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以及并购中目标企业估值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互联网企业用户规模比较庞大、用户粘性弱、服务特性等特点,提出应用综合评估法更加科学地分析目标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构建能够较全面涵盖影响互联网企业价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上市公司中的30家互联网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经过标准化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出综合得分,并获取样本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最后,结合实际发生的并购价值评估,更有力地证明本研究所运用的综合法比传统估值方法准确、科学,为现实中的互联网企业并购活动提供较好的视角及有效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上市公司 并购 目标企业估值 综合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长期价值创造的盾牌还是管理层防御的工具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春生 牛世魁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3,256,I0035,I0036,共13页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有助于促进管理者专注于长期价值创造,还是被用于维护职位稳定?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此高度关注。本研究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设置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反收购条款设置不仅没有对公司...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有助于促进管理者专注于长期价值创造,还是被用于维护职位稳定?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此高度关注。本研究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设置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反收购条款设置不仅没有对公司价值产生提升作用,反而降低了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反收购条款降低了管理层强制变更—业绩的敏感性,抑制了公司创新投资和资本支出等长期投资行为,且诱发了管理层在职消费和超额薪酬,意味着反收购条款有助于巩固管理层职位稳定,加剧了管理层短视,产生了管理层“壕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并非长期价值创造的盾牌,而是管理层防御的工具。此外,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设置的反收购条款的性质和内涵,发现这些条款大多数体现了对管理层的保护,并且管理层权力较高和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设置管理层保护条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股权分散企业或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中,反收购条款设置的管理层“壕沟”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克服了已有文献仅根据反收购条款对公司绩效正向或负向影响而间接推断其效应的不足,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规范反收购条款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 公司价值 管理层防御 长期价值创造 管理层保护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视域下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6,共13页
新安全格局是党中央就国家安全最新作出的重大部署。当前,构建新安全格局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应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此我们不仅要“守得住”,更要“建得好”,还要“传得开”。从安全维度看,深刻把握意... 新安全格局是党中央就国家安全最新作出的重大部署。当前,构建新安全格局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应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此我们不仅要“守得住”,更要“建得好”,还要“传得开”。从安全维度看,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安全居于最核心要害部位,具有最抽象隐蔽的特征,成为最关键难控变量的新方位新特征;从建构维度看,要建构强大的思想武装体系、建构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建构稳固的阵地管理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从宣介维度看,要积极宣传中国坚持“全球安全观”的价值理念,宣传“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意识形态 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金融错配与乡村产业振兴——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调节效应
10
作者 刘斌斌 庞龙 岳婷婷 《统计与决策》 2025年第17期137-142,共6页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金融资源“城市偏好”与“非农偏好”仍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错配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瓶颈,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金融地理排斥、提高金融供需匹配效率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先对城乡金融...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金融资源“城市偏好”与“非农偏好”仍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错配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瓶颈,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金融地理排斥、提高金融供需匹配效率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先对城乡金融错配如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及数字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再基于我国2017—2023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乡金融错配不利于乡村产业振兴,数字金融发展能缓解城乡金融错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利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劳务输出大省和农业大省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在缓解劳务输入大省和非农业大省城乡金融错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利影响时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金融错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的价值、议题和策略
11
作者 何彦霏 刘晓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对外传播中,生动形象地讲好党史故事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意义重大。立足新时代,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故事、讲活真实故事的经验成就、讲透经验成就的内核支撑、讲... 对外传播中,生动形象地讲好党史故事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意义重大。立足新时代,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故事、讲活真实故事的经验成就、讲透经验成就的内核支撑、讲清百年大党的世界贡献,从中读懂“中国故事”、诠释“中国智慧”、解密“中国奇迹”、彰显“中国担当”。并通过创新共识共情共赢的传播理念、设置符合叙事规律的传播内容、探索适合国际表达的传播方式、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队伍等策略,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的故事,推动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对外传播 中国共产党 价值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