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菌渣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红艳 程济慈 +3 位作者 田晋梅 张峰 李尚明 王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189,共5页
研究了废菌渣活性炭(MRAC)对水中Cr(Ⅵ)的去除特性。对MRAC进行扫描电镜和BET比表面积分析。探讨了pH、无机阴离子及小分子有机酸对MRAC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MRAC表面分布大量均匀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857.14m2/g,是典型... 研究了废菌渣活性炭(MRAC)对水中Cr(Ⅵ)的去除特性。对MRAC进行扫描电镜和BET比表面积分析。探讨了pH、无机阴离子及小分子有机酸对MRAC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MRAC表面分布大量均匀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857.14m2/g,是典型的介孔材料;在温度25℃,MRAC投加量0.2g,吸附时间120min的条件下,pH=7时MRAC对Cr(Ⅵ)的去除率高达99.65%。无机阴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对MRAC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不大。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MRAC对Cr(Ⅵ)的去除性能明显高于市售活性炭(CAC),且经HCl解吸再生5次后对水中Cr(Ⅵ)的去除率高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菌渣 活性炭 Cr(Ⅵ)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食用菌渣活性炭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去除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连鑫 马彦彪 +3 位作者 刘哲 王芳 崔建国 李红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257,共6页
食用菌渣是真菌蚀刻的天然原料,具有多维框架的疏松结构。以食用菌渣作为低成本前体制备食用菌渣活性炭(EFAC),利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EFAC对水中亚甲基蓝(MB)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对100mg/L的MB溶液... 食用菌渣是真菌蚀刻的天然原料,具有多维框架的疏松结构。以食用菌渣作为低成本前体制备食用菌渣活性炭(EFAC),利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考察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EFAC对水中亚甲基蓝(MB)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对100mg/L的MB溶液,当EFAC投加量为0.4g/L时,去除率高达99.3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EFAC对MB的吸附过程,25℃下最大吸附量为666.67mg/g。吸附主要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渣 吸附 亚甲基蓝 生物质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菌渣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艳 程济慈 +3 位作者 田晋梅 张峰 李尚明 王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29,共6页
通过ZnCl2活化法制备出废菌渣活性炭(MRAC),采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结果表明,MRAC具有较好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在温度25℃、pH为7、MRAC投加量0.5 g、... 通过ZnCl2活化法制备出废菌渣活性炭(MRAC),采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结果表明,MRAC具有较好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在温度25℃、pH为7、MRAC投加量0.5 g、反应时间120 min、50 mL的Cr(Ⅵ)溶液初始质量浓度50 mg/L的优化条件下,MRAC对Cr(Ⅵ)的去除率高达99.98%,处理后的水满足GB 8978-1996中对Cr(Ⅵ)含量的要求。MRAC对水中Cr(Ⅵ)的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方程(最大吸附量31.55 mg/g),吸附反应具有吸热性及自发性。与其他活性炭相比,MRAC去除废水Cr(Ⅵ)的效果更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菌渣 活性炭 Cr(Ⅵ)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菌渣固定床对水中Cr(Ⅵ)动态吸附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严铁尉 李琪 +3 位作者 李红艳 张峰 王芳 李青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184,共6页
以废菌渣活性炭(MRAC)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进行了连续流固定床的动态吸附研究,选定床层高度、进水流速和进水Cr(Ⅵ)浓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采用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相关参数。研究了HCl、N... 以废菌渣活性炭(MRAC)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进行了连续流固定床的动态吸附研究,选定床层高度、进水流速和进水Cr(Ⅵ)浓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采用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相关参数。研究了HCl、NaOH和NaCl解吸剂对吸附后的MRAC的脱附再生性能,并对MRAC床层进行动态循环再生。结果表明,影响吸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进水Cr(Ⅵ)浓度>进水流速>床层高度,MRAC固定床柱对Cr(Ⅵ)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8.32%。Thomas模型能很好地描述MRAC固定床吸附柱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行为。饱和后的炭床在HCl条件下的再生效果最好,再生3次后MRAC性能恢复率仍在80%以上,能够很好地恢复MRAC的吸附性能,表明MRAC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吸附 固定床柱 Cr(Ⅵ)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菌渣活性炭对Cr(Ⅵ)动态吸附及再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琪 李红艳 +3 位作者 张峰 王芳 李青霞 仇展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0-1005,1043,共7页
以废菌渣活性炭(MRAC)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进行了连续流固定床的动态吸附研究,考察了床层高度、进水流速和进水Cr(Ⅵ)浓度对MRAC去除水中Cr(VI)动态吸附曲线的影响。采用Adams-Bohart和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相... 以废菌渣活性炭(MRAC)为吸附剂,对水中Cr(Ⅵ)进行了连续流固定床的动态吸附研究,考察了床层高度、进水流速和进水Cr(Ⅵ)浓度对MRAC去除水中Cr(VI)动态吸附曲线的影响。采用Adams-Bohart和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相关参数。研究了HCl、NaOH和NaCl解吸剂对吸附后的MRAC的脱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穿透时间随着进水浓度和流速增加而提前,随着床层高度增加而延长。Thomas模型能很好地描述MRAC固定床吸附柱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行为。饱和后的MRAC床层在HCl解吸条件下的再生效果最好,能够很好地恢复MRAC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吸附 固定床柱 Cr(Ⅵ)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TNTs光催化剂协同降解水中Cr(Ⅵ)与苯酚的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红艳 李玉鉴 +3 位作者 崔建国 王芳 李超 李尚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3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将GO和TNTs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rGO/TNTs)。采用BET、XRD、FT-IR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GO/TNTs协同降解水中Cr(Ⅵ)和苯酚的性能。结果表明,在Cr(Ⅵ)和苯酚共存二元体系中,r... 采用水热法将GO和TNTs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rGO/TNTs)。采用BET、XRD、FT-IR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GO/TNTs协同降解水中Cr(Ⅵ)和苯酚的性能。结果表明,在Cr(Ⅵ)和苯酚共存二元体系中,rGO/TNTs对Cr(Ⅵ)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常数约为其各自单体系的6.3倍和1.2倍;低pH可促进Cr(Ⅵ)和苯酚的去除,而共存无机阴离子对其具有抑制作用。·OH和空穴主导苯酚降解,光生电子直接还原Cr(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O/TNTs Cr(Ⅵ)还原 苯酚氧化 活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品比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孟丽君 王芳 +2 位作者 张玉萍 孟俊龙 常明昌 《食用菌》 2011年第4期14-14,17,共2页
利用棉秆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三个双孢蘑菇菌株菌种培养和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并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检测子实体营养成分,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秆为基质栽培的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生物1号发菌至出菇时间最短,子实体菌盖... 利用棉秆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三个双孢蘑菇菌株菌种培养和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并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检测子实体营养成分,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秆为基质栽培的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生物1号发菌至出菇时间最短,子实体菌盖大小适中,菇体匀称,单菇重适宜,出菇整齐度高,不易开伞,且密度合理,产量最高;9506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双孢蘑菇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TiO2双壳空心球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鉴 李红艳 +3 位作者 崔建国 张峰 王芳 李尚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9-53,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前驱体、SiO2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双壳空心球纳米复合材料(rGO/TiO2HS)并通过SEM、XRD、FT-IR对其进行表征。rGO/TiO2HS纳米复合材料因为rGO与TiO2的协同作用和独特的双层壳空心...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前驱体、SiO2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双壳空心球纳米复合材料(rGO/TiO2HS)并通过SEM、XRD、FT-IR对其进行表征。rGO/TiO2HS纳米复合材料因为rGO与TiO2的协同作用和独特的双层壳空心球结构,可以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加比表面积以及提高光利用率,增强了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甲基橙废水的光催化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TIO2 双壳空心球 复合光催化剂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 被引量:9
9
作者 温凯云 李红艳 +3 位作者 崔建国 王芳 王朝旭 柴丽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6,共5页
采取NaOH活化制备核桃壳活性炭(WSAC),并考察了其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WSAC的最佳制备条件:按核桃壳质量(g)与NaOH体积(mL)比2∶1投加10 mol/L的NaOH溶液,浸渍24 h,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WSAC... 采取NaOH活化制备核桃壳活性炭(WSAC),并考察了其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WSAC的最佳制备条件:按核桃壳质量(g)与NaOH体积(mL)比2∶1投加10 mol/L的NaOH溶液,浸渍24 h,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WSAC具有较丰富的官能团,并具有一定数量的孔隙。采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WSAC处理10 mg/L的硝基苯溶液,处理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活化 核桃壳活性炭 硝基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