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山煤田构造-水文地质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曾玲
孙晓光
崔少华
眭晋阳
-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忻州分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8,共9页
-
基金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MQ2014-01)
-
文摘
煤层气富集成藏受构造、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岩浆活动等多方面因素控制,为了研究西山煤田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成藏规律,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采样分析研究,发现西山煤田煤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多口西山煤田水文孔的资料,分别对太原组含水层及山西组含水层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进行研究;利用煤层气井的含气量等资料,找出对煤层气有利的构造、水动力、水化学因素,提出3种构造-水动力成藏模式;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提出构造-水动力控制下的煤层气富集区识别标准,对研究区进行富集区识别。研究表明:①西山煤田煤系地层水动力场可以分为三部分地下水流动系统:西北部系统Ⅰ、中南部系统Ⅱ和东部系统Ⅲ;其中屯兰矿东曲矿南部、原相地区以及西部水峪贯向斜核部、杜儿坪断层附近,水动力活动相对较弱,有利于煤层气成藏;②有利于煤层气富集的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钠型;③提出构造-水动力作用有利于煤层气聚集成藏的3种模式:单斜-水动力成藏、向斜-水动力成藏、断层-水动力成藏;④对西山煤田进行煤层气富集区识别,识别出邢家社附近和杜儿坪南部2个富集区。用上述方法将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定量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其他区块参考和利用。
-
关键词
构造
水动力
水化学
西山煤田
成藏模式
-
Keywords
structure
hydro-dynamics
hydro-chemistry
Xishan Coalfield
reservoir-forming mode
-
分类号
P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中低产盐碱地的土体改善措施及灌溉方式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郝永河
唐承忠
郝永艳
杨华
-
机构
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鄂尔多斯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太原市杏花岭区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3期38-42,共5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项目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21EEDSCXSFQZD011)。
-
文摘
为有效提高中低产盐碱地的农作物产量,以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体改善措施及灌溉方式对其生长状况、产量等方面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土体改善措施对农作物生长株高及产量均呈有利影响,并以化学措施2的效果相对最为明显;同时,各类土体改善措施对土壤的pH值和钠离子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并以化学措施2的pH值减少量相对最大,且其试验组的pH值为8.37;另外,滴灌相对漫灌能更好地节约水资源,且随滴灌量的减小,会使向日葵的株高和叶片数成熟度提前,所需成长稳定时间亦更短。通过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中低产盐碱地的土体改善措施效果和灌溉措施效果,为中低产盐碱地的后期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
关键词
盐碱地
向日葵
土体改善措施
灌溉方式
产量
-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瞬变电磁法发射线框通电时刻选取的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裴建国
张新军
-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901D11051)。
-
文摘
对于瞬变电磁法,关心较多的是关断时间,通电时刻(建场时间)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常规采样方式是在设定足够观测时窗的采样频率下,赋予相同的激发建场时间,即对于正负极性观测时窗来说,正、负极性观测采样时窗和建场时间分别为固定的1/4周期。为研究并建立非对称式“发射-观测”时窗序列,以提高瞬变电磁法探测精度。从瞬变电磁法激发场电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入手,通过对不同建场时间下的电磁信号频率组分进行大量理论推导和计算,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绘制了不同建场时间的频谱平剖图,得出了不同建场时间条件下信号频率组分(频谱)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场时间越长信号频率组分中高频成分缺失越多,进而影响了浅层信息,以高频信号反演深度不超过盲区为宜;而建场时间越短信号频率组分中低频成分集中越多,有利于深部信号强度,当然受限于探测能力(极限探测深度),更短的建场时间也是不必的。然后又对该规律进行公式推导,得出了不同时刻建场电磁信号极大频率与时间的关联公式,进而得出了特定时刻的建场信号的频谱,最终提出了给瞬变电磁法设定若干非固定建场时间的设想,并将常规瞬变电磁法观测的合理建场时间范围锁定在发射线框通电后61.0μs~12.7 ms,更为合理地满足常规800 m以浅的瞬变电磁探测任务,进一步建立占空比由1∶1向1∶8过度的若干个非对称式“发射-观测”时窗序列,实现800 m以浅针对不同深度区的探测任务更为优化时窗序列。
-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建场时间
傅里叶变换
通电时刻
发射线框
-
Keyword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
field build-up time
Fourier transform
electrifying time,transmit-loop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基于变形信息分解的大坝变形趋势判断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郝永河
郝永艳
唐承忠
杨华
-
机构
鄂尔多斯市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鄂尔多斯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太原市杏花岭区防震减灾中心
-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1-845,880,共6页
-
文摘
在分离大坝变形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利用重标极差法实现大坝变形趋势判断,然后利用优化极限学习机及混沌理论实现大坝变形预测。重标极差分析表明,大坝变形始终具有正向持续性,但其程度具有减弱趋势。在变形预测过程中,模型参数的递进优化不仅能提高预测精度,还能有效提高其稳定性,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值均小于2%,验证了本文预测思路的有效性。大坝变形趋势判断及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均认为大坝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趋向于稳定发展。
-
关键词
大坝变形
重标极差法
变形趋势
极限学习机
变形预测
-
Keywords
dam deformation
rescaled range method
deformation tre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deformation prediction
-
分类号
P258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
-
题名柳林泉域岩溶水中SO_4^(2-)的来源探讨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臧红飞
郑秀清
张永波
杨展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239)
-
文摘
SO_4^(2-)浓度偏高是晋西柳林泉域岩溶水的主要特色之一,判断SO_4^(2-)来源对于理解岩溶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水中SO_4^(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化学计量学法、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和Rayleigh蒸馏模型,分析了岩溶水中SO_4^(2-)的主要来源,计算了不同来源的SO_4^(2-)所占的比例和滞流区岩溶水中SO_4^(2-)的还原比例。结果显示,石膏的溶解和黄铁矿的氧化是柳林泉域岩溶水中SO_4^(2-)的主要来源,排泄区岩溶水中石膏溶解来源的SO_4^(2-)所占比例介于73%~88%之间,平均为81%;黄铁矿氧化来源的SO_4^(2-)占比12%~27%,平均为19%。滞流区发生了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约有9%~15%的SO_4^(2-)被脱硫细菌还原为H2S气体,且越靠近西部边界,还原反应所消耗的SO_4^(2-)比例越高。
-
关键词
岩溶水
34S同位素
SO42-来源
柳林泉域
-
Keywords
karst groundwater
34S isotope
source of SO42-
the Liulin spring area
-
分类号
P641.1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基于MAPGIS分析多煤层开采对上覆含水层的影响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王凯
张永波
张志祥
杨展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0-204,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11001-2)
-
文摘
在采煤活动中没有对地下水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以山西峙峰山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在多煤层同时开采时,运用地下水非稳定流解析法预测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根据采区划分,将井田周边进行网格化剖分,使用MAPGIS软件将网格节点进行坐标属性化,导出各节点的坐标值,计算各节点到各采区中心的距离,采用地下水非稳定流公式计算出水位降深值。通过MAPGIS软件属性连接功能将计算好的降深值附加到节点中,通过软件的数字地形分析功能绘制出不同开采年的降深等值线图。可用于评价煤矿不同开采时段周边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MAPGIS
地下水
峙峰山
数字地形分析
解析法
-
Keywords
MAPGIS
groundwater
Shifeng Mountain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analytic method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常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沈哲
傅雪海
王可新
刘正
申建
-
机构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1,84,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221501)
-
文摘
为了预测常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结合3号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构造煤厚度、底板构造曲率、顶底板相对力学强度等方面特征,构建了3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威胁区和非突出区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煤层瓦斯含量大于6.89m3/t、压力大于0.74MPa,单层构造煤累计厚度大于3.0m,煤层底板构造曲率|K|>50×10-6m-1,煤层顶底板相对力学强度大于20的区域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
-
关键词
瓦斯
构造煤
构造曲率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
Keywords
gas
structure coal
structure curvature
prediction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13103工作面底板富水性综合探测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赵建伟
段春生
高林生
-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42020003)
廊坊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11049)。
-
文摘
针对沙坪煤矿13103工作面复杂地质构造及奥灰水下带压开采的危险情况,分析了无线电坑道透视、瞬变电磁、音频电透等方法的工作原理并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探测,结合钻孔探查,研究并分析了工作面底板的富水性。研究表明:无线电坑道透视法探测得到的5处异常区域均与工作面掘巷已探明断层、向斜构造相重合;音频电透法与瞬变电磁法均探测出工作面底板富水异常区。结合钻孔探查,分析了异常区具体水文特征。探测结果为制订工作面回采计划提供了有效的地质资料支持,并为相关工作面水文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煤矿
底板水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钻孔
富水特征
-
Keywords
coal mine
floor wate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geological drilling
water-rich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熵权耦合层次分析赋权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 9
-
-
作者
张晓亮
-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5,共5页
-
文摘
为克服层次分析法主观确权的弊端,同时避免熵权客观确权与主控因素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错误,以山西长治三元煤矿3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将熵权与层次分析耦合确定煤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并建立脆弱性指数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脆弱性指数值进行聚类分区,确定阈值3个,按照突水危险程度将研究区分为安全区、相对安全区、过渡区和危险区4个区域。经对比验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
关键词
熵权
层次分析
聚类分析法
煤层底板突水
脆弱性指数
-
Keywords
entropy weigh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ater inrush from coal seam floor
vulnerability index
-
分类号
TD7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满覆盖边界的讨论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冯春龙
贺建鹏
查文锋
卫红学
-
机构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98,共4页
-
文摘
针对采用综合平面图法设计的三维束状观测系统成果中满覆盖次数边界与绿山(MESA)软件设计结果存在差别的问题,从面元及覆盖次数的概念出发,将面元细分为纵向面元尺寸和横向面元尺寸,通过对纵向观测系统和横向观测系统具体分析,指出上述两种设计手段存在差别的原因,找出了对综合平面图法设计成果中满覆盖次数边界进行修正的方法。
-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面元
覆盖次数
面元尺寸
-
Keywords
3D seismic
survey system
bin
coverage number
bin size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太原西山地区变质岩热储回灌示踪试验
- 11
-
-
作者
苑晓雨
-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5年第5期238-248,共11页
-
文摘
太原市西山河口镇一带的变质岩地热资源属山地型中低温地热,热储条带状分布,地热水温度为40~42℃,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区内目前有2眼地热井,但连通情况尚不清楚,若长期开采且不进行回灌,将造成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延长地热田使用寿命,需对变质岩热储开展回灌示踪试验,以掌握研究区地热流体运移特征及回灌能力,探讨热突破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采灌方案。文章将GJDR-1地热井作为回灌井,投放碘化钾示踪剂,监测井内水位及回灌水温;将GJ-WEMC地热井作为开采井和示踪剂观测井,监测示踪剂成分及水温;根据已有地热地质资料,结合本次示踪试验成果,计算地热井的保护半径。结果表明:采灌井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地热流体运移速度在0.009~0.030 m/s之间,示踪剂的回收率为0.008%;自然条件下本区变质岩热储层回灌能力为9.2 m3/h,以488 m的井间距会产生热突破现象,建议采灌井间距保持在1 140 m以上。研究表明采灌井间距、回灌水温度、回灌量均会影响热突破。
-
关键词
变质岩
热储
回灌
示踪试验
水化学
井间距
-
Keywords
metamorphic rock
geothermal
reinjection
tracer test
hydrogeochemisty
well spacing
-
分类号
X341
[环境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