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山西煤炭地质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汉斌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期18-25,共8页
推进能源生产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是我国能源稳定与安全的基础。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也是国家的能源基地,做好新时代山西煤炭地质工作,保证山西的煤炭能源供... 推进能源生产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是我国能源稳定与安全的基础。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也是国家的能源基地,做好新时代山西煤炭地质工作,保证山西的煤炭能源供应,对推进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山西首先应大力发展绿色勘查,摸清全省的煤炭科学产能和绿色煤炭资源家底,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色煤炭需求量。第二,树立综合勘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勘查技术和绿色开发技术,建立绿色煤炭资源勘查评价体系,推进煤与煤系气、煤系共伴生矿产、煤系水资源的共同勘查协同评价,逐步推进煤炭资源的精细勘查,为下一步煤炭的精准开发奠定基础。第三,创新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在煤炭水文精细勘查方面,矿山垂直救援方面,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沉陷区治理与闭坑矿井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做好地质服务保障,为建设绿色矿山做好地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质 绿色勘查 综合勘查 科学产能 绿色开采 精准开采 绿色矿山 "新三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和地质环境特征的河东煤田煤炭绿色开采战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汉斌 程芳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7,共10页
河东煤田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西麓的晋西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产地,也是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岩溶大泉分布区。通过对河东煤田资源和地质环境特征的分析,发现河东煤田中部离柳矿区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量占... 河东煤田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西麓的晋西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产地,也是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岩溶大泉分布区。通过对河东煤田资源和地质环境特征的分析,发现河东煤田中部离柳矿区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量占比河东煤田稀缺炼焦煤总量的70.8%,但开发强度高于煤田平均值,应从战略上重视离柳矿区的稀缺炼焦煤资源,进行保护性与节约式开采;河东煤田薄煤层占煤田煤层总厚的17.0%,离柳和石隰矿区薄煤层占其煤层总厚的近25.0%,应重视河东煤田薄煤层的开发,尤其是中部离柳矿区和石隰矿区的薄层炼焦煤资源,提高煤炭资源采收率;河东煤田地区采煤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黄土资源与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等材料大力发展充填开采,以减少地表的黄土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河东煤田下伏奥陶系峰峰组上部地层具有一定的隔水性,充分评价和利用峰峰组上部地层的富水性和隔水性能,可大幅提高煤炭采收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煤引发的地下岩溶水资源破坏,保护岩溶大泉。河东煤田是黄河中游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主战场。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能够实现河东煤田煤炭开发利用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未来发展前景及应用价值巨大,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煤田 煤质特征 地质环境 开发利用 绿色开采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关闭煤矿资源二次利用关键地质问题及地质保障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汉斌 杨玉静 程芳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8,共5页
针对山西关闭煤矿资源的二次利用现状,分析了关闭煤矿二次利用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并提出地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全面系统收集全省关闭煤矿地质资料,摸清关闭煤矿资源赋存特征,加强基础研究;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精准利用关闭... 针对山西关闭煤矿资源的二次利用现状,分析了关闭煤矿二次利用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并提出地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全面系统收集全省关闭煤矿地质资料,摸清关闭煤矿资源赋存特征,加强基础研究;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精准利用关闭煤矿资源,根据煤矿资源赋存特征和类型以及所在区域位置,充分考虑关闭煤矿的资源特性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不同的开发利用方案;加大对关闭矿坑排水的处理与二次利用,尤其中南部酸性矿井水与北部严重缺水地区的矿井水二次利用;按照关闭煤矿的地质地理条件、稳定性、安全性、密闭性及距离城市的远近,探索关闭煤矿地下空间的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二次利用 地质保障 废弃矿井 资源特征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优质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魏迎春 曹代勇 +3 位作者 王婷京 李友飞 张傲翔 黄岑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煤炭资源优质等级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及制定煤炭工业规划提供依据。基于煤炭地质勘查获得的煤质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新的标准和规范,针对山西省炼焦煤、动力煤及化工无烟煤,确定了煤炭优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 煤炭资源优质等级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及制定煤炭工业规划提供依据。基于煤炭地质勘查获得的煤质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新的标准和规范,针对山西省炼焦煤、动力煤及化工无烟煤,确定了煤炭优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划分方案,利用离差最大化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炭资源优质等级评价模型。以此为依据,对山西省三个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进行了优质等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煤炭资源 灰色关联分析 优质等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汉斌 李淼 +1 位作者 郭彦霞 程芳琴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进一步厘清山西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煤中4种常见有害元素氟、氯、砷、汞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山西煤中有害元素总体具有低氟、高氯的特点,石炭-二叠纪煤低氟、低砷、低汞... 为进一步厘清山西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煤中4种常见有害元素氟、氯、砷、汞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山西煤中有害元素总体具有低氟、高氯的特点,石炭-二叠纪煤低氟、低砷、低汞、高氯,侏罗纪煤高汞、高砷、高氯、低氟;氯主要富集于西山矿区、霍州矿区,砷主要富集于大同侏罗纪矿区和沁水煤田武夏矿区,汞主要富集于平朔矿区和西山矿区;控制山西煤中有害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有聚煤环境、沉积物源性质和岩浆热液活动。建议对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煤炭分选效果,同时改进分选方法,在分选的同时对有害元素进行固定,防止和减少二次污染;在对粉煤灰中有益元素进行提取利用时建议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指标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煤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赋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用途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曹代勇 王婷京 +2 位作者 魏迎春 黄岑丽 王红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2,共3页
本文介绍了4种度量不同对象间相似程度的系数,提出了通过求绝对距离来确定煤炭最优工业用途的方法。选用山西大同煤矿区的4个矿井煤质数据,依据煤炭工业用途国家标准,运用绝对距离模型定量评价了各矿井煤炭的最优工业用途。
关键词 煤炭 工业用途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系锂镓铝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汉斌 马志斌 +1 位作者 郭彦霞 程芳琴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39-46,共8页
煤中共伴生金属矿产是指在煤系地层中,与煤共生或伴生在一起,在煤炭开采时共同产出的具有工业价值或工业利用前景的金属矿产。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年煤炭产量常年占全国年煤炭产量的25%左右,火电发电量常年占全省总发电量90%以... 煤中共伴生金属矿产是指在煤系地层中,与煤共生或伴生在一起,在煤炭开采时共同产出的具有工业价值或工业利用前景的金属矿产。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年煤炭产量常年占全国年煤炭产量的25%左右,火电发电量常年占全省总发电量90%以上。山西煤与煤基固废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工业开发和利用的金属矿产,如煤中锂、镓、铝等。但目前尚无从全省的角度对山西煤中共伴生金属矿产的分布进行研究,极大地限制了从宏观政策层面对煤中共伴生矿产的战略开发。笔者根据山西煤系地层中锂镓铝的研究数据,分析了目前山西煤系共伴生锂、镓、铝的分布特征和成矿前景。认为,山西煤中太原组煤中锂含量显著大于山西组,而铝镓小于山西组;煤层夹矸中锂镓含量显著大于煤层中。山西宁武煤田平朔矿区,沁水煤田晋城矿区、霍西煤田霍州矿区、西山煤田古交矿区太原组主采煤层以及西山煤田夹矸中的锂具有良好的煤系伴生锂矿成矿潜力;山西煤中镓和铝异常高值较普遍,广泛分布于山西山西省中北部地区,且整体上从北向南依次递减。山西煤系锂镓铝资源在山西电厂粉煤灰和高铝煤矸石储量巨大,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前景,亟需对山西粉煤灰中锂和煤层夹矸中锂镓的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进行划定,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高值化利用。作为2种特殊的矿产资源,粉煤灰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应从源头开始做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分级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煤 共伴生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高硫高灰煤分布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汉斌 马志斌 +1 位作者 郭彦霞 程芳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6-211,共6页
山西省拥有高硫煤资源量842.022亿t、高灰煤资源量473.66亿t,分别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12.78%和7.19%。高硫煤主要分布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和乡宁矿区、霍西煤田襄汾矿区、西山煤田杜儿坪矿区的太原组煤以及沁水煤田南部的太原组煤中。... 山西省拥有高硫煤资源量842.022亿t、高灰煤资源量473.66亿t,分别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12.78%和7.19%。高硫煤主要分布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和乡宁矿区、霍西煤田襄汾矿区、西山煤田杜儿坪矿区的太原组煤以及沁水煤田南部的太原组煤中。高硫煤中的硫以有机硫和硫化铁硫为主。高灰煤主要分布于大同煤田塔山矿区、燕子山矿区和宁武煤田刘家梁矿区的山西组煤中。山西高灰煤灰分均为高铝粉煤灰,应加强山西高硫高灰煤煤质研究,大力发展脱硫降灰技术以及高硫煤配煤炼焦技术与高灰高硫煤气化技术,实现全省高硫、高灰煤资源的洁净化、高值化、循环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高硫煤 高灰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核ε-SVR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树媛 张永波 +1 位作者 孙灏东 胡晓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2029,共8页
为了构建更多样本条件下的高精度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关联度较高的煤层采厚、顶板岩层强度及其组合特征、采深、工作面斜长、开采分层数及倾角等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理论,建立了不同模... 为了构建更多样本条件下的高精度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关联度较高的煤层采厚、顶板岩层强度及其组合特征、采深、工作面斜长、开采分层数及倾角等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理论,建立了不同模型类型与不同核函数组合的4种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采用PSO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对4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RBF核ε-SVR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拟合效果与训练效率等方面优于其他3组模型。通过对PSO算法优化的RBF核ε-SVR模型与传统经验公式的预测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和讨论,可得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在现代化开采条件下预测准确率更高,可为矿井安全开采与资源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支持向量机 回归 粒子群算法 导水裂隙带 径向基函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渗流-损伤耦合作用的煤矿突水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国政 杨天鸿 +1 位作者 刘洪磊 李振栓 《中国矿业》 2021年第5期136-142,共7页
突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问题之一。本文以山西阳泉煤矿顶板突水为例,考虑突水破坏过程中岩体损伤的判别依据,及其对煤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阐述了煤岩体破坏的损伤演化过程与渗流突水机理。结果表... 突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问题之一。本文以山西阳泉煤矿顶板突水为例,考虑突水破坏过程中岩体损伤的判别依据,及其对煤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阐述了煤岩体破坏的损伤演化过程与渗流突水机理。结果表明,顶板岩体损伤区域贯通、两侧裂隙网络交汇是造成阳泉煤矿顶板突水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煤岩体中的裂隙延展、渗流状态与应力演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岩体损伤破裂形成贯通性的导水通道,诱发突水灾害。研究结果为矿山隔水煤柱的留设提供了依据,也为煤矿顶板突水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突水 损伤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当前就业难题的八点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秀平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2期59-63,共5页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总量增长,加快释放扩大就业的潜在能量,当前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就业难 就业问题 就业方针 市场导向 就业政策 总量增长 结构优化 扩大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要突出四个重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秀平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农村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 农民问题 五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西山煤田煤系锂镓赋存特征及工业前景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汉斌 马志斌 +1 位作者 郭彦霞 程芳琴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研究太原西山煤田中锂镓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其工业边界品位,分析了西山煤田煤系地层锂镓分布特征和决定因素,讨论了煤和煤矸石锂、镓含量与Al_2O_3、高岭石、粒度的关系,并分析了西山煤田煤系锂镓的内蕴资源量和工业前景。研究认为,西... 为研究太原西山煤田中锂镓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其工业边界品位,分析了西山煤田煤系地层锂镓分布特征和决定因素,讨论了煤和煤矸石锂、镓含量与Al_2O_3、高岭石、粒度的关系,并分析了西山煤田煤系锂镓的内蕴资源量和工业前景。研究认为,西山煤田煤中锂含量高于与全国煤中锂的平均值,煤中镓含量大于山西煤中镓平均值,但均小于煤中锂、镓的建议回收指标。煤层夹矸中锂、镓含量显著高于煤层,且大于煤中锂、镓的边界品位。垂向上,山西组煤的镓含量高于太原组。西山煤田煤中锂、镓和煤中Al_2O_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较多地赋存于粗颗粒夹矸中,而在细颗粒夹矸中含量较少。夹矸中镓含量和高岭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锂含量和高岭石关系不明显。西山煤田煤系地层锂、镓的内蕴资源量分别为2.39万t和7.10万t,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西山煤田煤中锂不具有工业开发价值,古交邢家社矿区山西组下部煤层和马兰矿区8号煤夹矸中镓接近煤和夹矸中镓的边界品位,具有潜在的工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 赋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强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8,共3页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根据当时的工作实际,总结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关系,提出了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设想;八大前后,他又根据党的执政经验,把群众路线上升到了党的政治哲学的高度;改革开放后,他进一步分析了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和...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根据当时的工作实际,总结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关系,提出了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设想;八大前后,他又根据党的执政经验,把群众路线上升到了党的政治哲学的高度;改革开放后,他进一步分析了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性”,提出改革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建设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规律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东煤田三交北煤层气的赋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志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19-1220,共2页
河东煤田三交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受吕梁隆起和晋西褶曲带控制,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区域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研究区内煤层上覆岩层稳定,构造简单,封闭性好,... 河东煤田三交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受吕梁隆起和晋西褶曲带控制,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区域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研究区内煤层上覆岩层稳定,构造简单,封闭性好,具有良好的煤层气生成、保存条件,一直被认为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但是通过了解近几年本地区的煤层气勘探情况,本地区出气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再次通过研究区内煤储层的封盖能力、构造-岩浆岩、煤层厚度-埋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含量 煤阶 埋藏深度 河东煤田 变质程度 变质等级 煤层厚度 地热场 地温场 生气量 上覆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