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产妇剖宫产指征1990-1999年与2000-2009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政 王永红 李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20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1990-2009年20年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孕妇年龄、孕周的差异。结果 1990-1999年前10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前3位依次为:难产、臀位、胎儿窘迫,2000-200... 目的探讨20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1990-2009年20年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孕妇年龄、孕周的差异。结果 1990-1999年前10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前3位依次为:难产、臀位、胎儿窘迫,2000-2009年后10年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前3位依次为:难产、臀位、社会因素。与前10年比较,后10年社会因素、羊水过少、巨大胎儿的构成比升高;难产、臀位、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的构成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初产及孕妇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10年初产妇剖宫产构成比分别是71.72%和61.10%(χ2=73.683,P<0.001),初产妇剖宫产中早产的构成比分别是1.76%和3.72%(χ2=12.906,P<0.001)。结论 1990-2009年间后10年初产妇剖宫产构成比较前10年下降,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发生变化,难产、臀位、胎儿窘迫仍然是初产妇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社会因素成为近10年初产妇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指征 初产妇 构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与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政 张润香 李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近2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及相关产科因素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1990-2009年间前10年与后1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及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妇的剖宫产指征的差异。结果 2000-2009年初产妇... 目的探讨近2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及相关产科因素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1990-2009年间前10年与后1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及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妇的剖宫产指征的差异。结果 2000-2009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较1990-1999年下降(χ2=67.619,P<0.001)。1990-1999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妇的剖宫产指征前3位是:难产、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2000-2009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妇的剖宫产指征前3位是:胎儿窘迫、重度子痫前期、难产。与前10年比较,后10年重度子痫前期、社会因素的构成比升高,难产的构成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臀位、双胎、妊娠合并症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窘迫、难产、重度子痫前期是近1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因素。近10年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下降,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的构成比升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指征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妇影响因素分析与探讨
3
作者 岳梅红 韩文平 李丽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 探讨孕妇年龄、体重指数 (BWI)、社会阶层及孕期并发症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2 170例足月单胎孕妇 ,回顾性调查其年龄、产前体重及身高、社会阶层 (职业、文化程度 )及孕期并发症 ,新生儿出生体重 ,计算... 目的 探讨孕妇年龄、体重指数 (BWI)、社会阶层及孕期并发症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2 170例足月单胎孕妇 ,回顾性调查其年龄、产前体重及身高、社会阶层 (职业、文化程度 )及孕期并发症 ,新生儿出生体重 ,计算出BWI。结果 IUGR的发病与孕妇年龄、产前BWI、社会阶层有关。孕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贫血、死胎、羊水过少及心脏病时易发生IUGR。结论 孕妇因素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生长迟缓 孕妇因素 妊娠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女性子宫肌瘤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58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原灵娥 王瑞卿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收治子宫肌瘤患者 (年龄≤ 4 0岁 ) ,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共 10 8例 ,其中高位切除 5 8例 ,次全切除术 5 0例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收治子宫肌瘤患者 (年龄≤ 4 0岁 ) ,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共 10 8例 ,其中高位切除 5 8例 ,次全切除术 5 0例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两组手术的术后月经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范围切除了子宫良性病变的宫体 ,保留了近子宫颈内口端的子宫内膜 1.5~ 2cm及卵巢 ,基本上保证了女性性轴的完整性 ,符合年轻女性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女性 子宫肌瘤 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7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3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43例)、B组(37例)和C组(33例)。对A组患者单纯...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3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43例)、B组(37例)和C组(33例)。对A组患者单纯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和清宫术进行治疗,对C组患者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清宫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甲氨蝶呤 清宫术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心爱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山西省汾阳医院接种卡介苗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新生儿。对两组新生儿均... 目的:探讨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山西省汾阳医院接种卡介苗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新生儿。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卡介苗接种。同时,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及其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新生儿卡介苗的及时接种率、卡痕的有效率、PPD(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率、免疫检测的合格率及其家属的卡证执有率均较高,接受接种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链接式护理 新生儿 卡介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胎初产臀位围产儿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郭政 郭皓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臀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4 77例单胎初产臀位新生儿Apgar评分与孕周、体重、先露类型、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臀位早产儿、过期儿、体重 <2kg及阴道分娩的臀位新生儿容易发生窒息 (P <0... 目的 探讨臀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4 77例单胎初产臀位新生儿Apgar评分与孕周、体重、先露类型、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臀位早产儿、过期儿、体重 <2kg及阴道分娩的臀位新生儿容易发生窒息 (P <0 0 0 5 ,P <0 0 1)。体重≥ 2 0 0 0 g 4组间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臀位选择在 3 7~ 4 1+6 孕周 ,估计新生儿体重≥ 2 0 0 0 g时分娩较合适 ;及早发现足先露、避免脐带脱垂、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可降低臀位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臀先露 围产儿 预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郭政 原灵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 (米索 )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 2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催产素组 10 0例 ,米索组 130例。就其引产成功率、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 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 (米索 )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 2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催产素组 10 0例 ,米索组 130例。就其引产成功率、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 米索组 2 4h内引产成功率高于催产素组 (χ2 =2 2 1331,P <0 0 1) ,催产素组胎儿窘迫率高于米索组 (χ2=10 146 1,P <0 0 1) ,两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是肯定的 ,对母婴是安全的。米索用量 10 0~ 15 0 μ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妊娠末期 引产 药物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固定法在降低妇科术后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
9
作者 张翠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固定法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按对策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80例采用高举平台法+局部Y固定和缠绕,对照组270例按传统的引流管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腹... 目的探讨改良式固定法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按对策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80例采用高举平台法+局部Y固定和缠绕,对照组270例按传统的引流管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的改良式固定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大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舒适度增强,满意度上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固定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