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面积蒸发池水温特征及Penman模型改进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军锋
张淑煜
杜琦
薛静
杨晓俊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太谷均衡实验站
-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2243)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03021221048)。
-
文摘
分析蒸发池水温特征可深入认识蒸发池能量平衡特性,研究Penman模型计算误差来源并改进,对农业计划、水源评估和水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太谷均衡实验站3个不同面积蒸发池的水温、蒸发量及气象数据,分析各蒸发池的垂向水温分布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基于Penman模型探究适合3个蒸发池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 m^(2)和5 m^(2)蒸发池4—8月水温随水深增加而显著降低,20 m^(2)蒸发池各月水温分布均比较均匀,且水温更高;1 m^(2)和5 m^(2)蒸发池各月蒸发量相近,与净辐射变化趋势一致,20 m^(2)蒸发池蒸发峰值滞后于净辐射峰值3个月;Penman模型中加入反映除净辐射外能量的综合影响参数可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夏季尤为明显,1、5、20 m^(2)蒸发池夏季的参数值分别为3.5、3.3和2.1。
-
关键词
水面蒸发
蒸发池
水温
Penman模型
-
Keywords
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
evaporation pond
water temperature
Penman model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冻融期不同时间灌水对土壤水热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潘大全
陈军锋
薛静
杜文杰
崔莉红
杜琦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太谷均衡实验站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22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224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09183)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201901D111053)。
-
文摘
为了揭示冻融期不同时间灌水对土壤水分运移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设置了未灌水裸地L0和冻融期7个不同时间灌水地块(即L1、L2、L3、L4、L5、L6和L7,灌水1次,灌水量225 m^(3)/hm^(2)),跟踪监测冻融期不同地块土壤剖面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灌水对0~20 cm的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影响显著,不稳定冻结阶段初灌水对整个冻融期的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较L0降低2~4℃;当地表冻层形成并稳定时,灌水对土壤温度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较L0提高1~2℃。冻融期较早的灌水对土壤剖面0~60 cm的储水效果较好,不稳定冻结初期灌水2~10 cm的土壤含水率L1较L0提高69.0%;稳定冻结阶段灌水对0~25 cm土壤平均含水率提高44.5%,消融解冻阶段灌水0~4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较L0提高19.0%~34.0%。稳定冻结阶段灌水具有较为积极的水热效应。
-
关键词
灌水时间
平抑地温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土壤水分
季节性冻融期
土壤水热
-
Keywords
irrigation time
stabilized ground temperature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content
soil moisture
seasonal freeze-thaw period
soil water hot
-
分类号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冻融作用下土壤不均匀系数对潜水与土壤水转化的影响
- 3
-
-
作者
陈菁琰
陈军锋
崔莉红
薛静
赵德星
杜琦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太谷均衡实验站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1,7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22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2243)
+1 种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201901D11105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112055)。
-
文摘
为了揭示冻融过程中土壤不均匀系数对潜水与土壤水转化的影响,在室内进行了-10、-20和-25℃依次降温恒温冻结62 d和自然消融10 d的冻融试验,研究了不均匀系数(Cu)为2.00(土柱A)、3.70(土柱B)、6.36(土柱C)、16.18(土柱D)和20.67(土柱E)的5个土柱在0.5 m地下水位埋深下的土壤温度、潜水蒸发量及潜水回补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土壤颗粒的不均匀系数越大,土壤剖面温度变化幅度越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柱A和土柱E冻结结束时的温度差减小,不均匀系数对土壤剖面温度的影响减小。冻结0~3 d时,土柱A、B、C、D和E的潜水蒸发速率分别为0.11、0.15、0.23、0.27和0.39 mm/d,潜水蒸发速率相对较小,但不均匀系数越大,潜水蒸发速率越大;冻结结束(第62 d)时土柱A、B、C、D和E的累积潜水蒸发量分别为15.17、21.46、28.23、34.96和38.65 mm,累积潜水蒸发量与土壤不均匀系数较好的符合对数函数的关系,潜水与土壤水的转化量随土壤颗粒不均匀系数增大而增加。
-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温度
潜水蒸发
土壤不均匀系数
潜水回补
-
Keywords
freeze-thaw effect
soil temperature
phreatic water evaporation
soil inhomogeneity coefficient
recharge of phreatic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