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18-19”山西中南部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桂香 范卫东 +1 位作者 刘志斌 韩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9-1319,共11页
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中南部多站暴雨和2个测站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切断低压、槽线和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的共同影... 利用自动站加密资料、FY-2C卫星产品以及实况探测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中南部多站暴雨和2个测站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范围强降水主要受500hPa切断低压、槽线和副热带高压(下称副高)的共同影响,副高边缘不断生成和消亡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团(2个一般对流云团和6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包括1个MCC和5个MCS))是导致暴雨、大暴雨的直接系统;暴雨站上空TBB绝对值变化与降水变化有着较好的一致性。(2)此次降水过程,暴雨区非常分散,存在6个中心,分别表现出典型的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特征,其分布呈现出双峰、单峰和孤立单峰等多种型式,具有先沿着500hPa引导气流向东北发展,再随着副高撤退又向东南压的特点。(3)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显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存在涡旋降水、切变降水和辐合降水3种类型,其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暴雨落区却与它们和副高的相对位置有关。(4)A指数诊断揭示,高湿气团在高不稳定层结背景下,沿副高边缘不断抬升到高空,与来自高纬地区的强冷空气相遇,导致了强降水;在对流层中、高层,转化项是涡度发展的主要因子,使得垂直运动不断加强,成为不稳定大气的动力强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形势 暴雨特征 对流云团 涡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的气象决策产品自动生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钱锦霞 王淑凤 +2 位作者 韩普 李娜 任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65-266,共2页
为解决目前气象决策产品后期制作仍需人工操作而气象决策产品需要快速、准确的矛盾,在原有业务系统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决策产品辅助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Visual Basic与Word、Excel的无缝连接,完成了气象决策产品的自... 为解决目前气象决策产品后期制作仍需人工操作而气象决策产品需要快速、准确的矛盾,在原有业务系统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决策产品辅助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Visual Basic与Word、Excel的无缝连接,完成了气象决策产品的自动生成。以"天气快报"为例,介绍了自动生成的基本思路和关键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WORD EXCEL 气象决策产品 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市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苗 孙强 张力焘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8期133-135,137,共4页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利用空气质量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对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和6种污染物浓度进行未来7 d预报,实现环境气象资料收集数据、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污染源监测分析、气象监测预报、...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利用空气质量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对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和6种污染物浓度进行未来7 d预报,实现环境气象资料收集数据、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污染源监测分析、气象监测预报、综合展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气象 监测 预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桂香 杜莉 +1 位作者 范卫东 王淑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6-1525,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山西中北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了两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地面自动...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3月14日山西中北部的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天气的风场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中强冷锋降雪持续时间长,出现了两次降雪增幅,而涡旋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地面自动站风场上β-中尺度辐合和β-中尺度涡旋是造成此次暴雪的直接原因。降雪强度和落区与风场结构和高低空系统配置密切相关。(2)变形诊断揭示,500hPa总变形对地面锋生作用明显;伸缩变形项大值中心与地面涡旋中心吻合,是造成地面涡旋加强,产生强降雪的重要机制;对强冷锋降雪而言,切变变形项贡献大于伸缩变形项,切变变形大值区的出现和维持是700hPa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强冷锋稳定维持的重要因素。(3)强降雪前12h,高层有暖平流输入,而低层形成"湿冷垫",对低空低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强降雪出现前,高空西风急流在300hPa形成急流核,随着急流核的下传,低空低涡发展,切变线稳定维持,导致强降雪持续;强降雪落区和强度与高低空急流轴的位置和急流强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倒槽 β-中尺度特征 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钱锦霞 王淑凤 +2 位作者 李娜 闫永刚 韩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259-10263,共5页
基于1960~2011年汾河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52 a来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水分盈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 基于1960~2011年汾河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52 a来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水分盈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03℃/10 a,并在1993年发生由冷变暖的气温突变。20世纪80年代平均气温最低,21世纪初10年最高。年降水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年代际呈现"U"字型变化。20世纪60年代,降水最为丰沛,80年代最为匮乏,之后略有增加。20世纪60~80年代,上游四季气候以冷为主、干湿相当;之后,以暖为主、略显偏湿。在气温持续升高、降水波动减少的前提下,水分盈亏量逐渐减少,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水分盈亏量 汾河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