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优良杨树品种提纯复壮与培育壮苗技术
1
作者 姚建忠 《花卉》 2020年第22期15-16,共2页
杨树作为一种材质优良、易于成活、轮伐期短的树种,是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但是很多优良的杨树品种,因为苗木无性繁殖和培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连年采条,加上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品种纯度下降,树木长势不好,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呈现出... 杨树作为一种材质优良、易于成活、轮伐期短的树种,是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但是很多优良的杨树品种,因为苗木无性繁殖和培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连年采条,加上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品种纯度下降,树木长势不好,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提纯复壮技术可以使杨树的优良特性重新恢复,无论是在减轻种植管理压力方面,还是在提升杨树种植效益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杨树提纯复壮的优点和原理,随后分别从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扦插、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提纯复壮和培育壮苗的相关技术要点展开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提纯复壮 轮作倒茬 培育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玉沙棘资源异地保存评价
2
作者 贺义才 马佳琳 +3 位作者 李永琛 王建义 姚建忠 胡海东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24-26,共3页
通过对右玉沙棘雌株根蘖苗无性系实施异地保存,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5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3类生长最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差,可初步筛选为生态型优良无性系;第4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较优于第1、2、5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 通过对右玉沙棘雌株根蘖苗无性系实施异地保存,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5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3类生长最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差,可初步筛选为生态型优良无性系;第4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较优于第1、2、5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的重点观察对象;第5类的生长同第1类基本一致,并且比第2类表现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优于第1、2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的一般观察对象;第1、2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均差于其他3类,下一步可作为沙棘资源保存的对象,不适合作为下一步选优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玉 沙棘资源 异地保存 生长性状 结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生长发育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晓飞 赵建国 +6 位作者 高利岩 王海雁 邢宝岩 姚建忠 周玉泉 薛斌龙 薛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7-454,共8页
以树莓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的长势及其不定根发育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石墨烯进行表征。利用LA-S根系分析系统和扫描电... 以树莓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的长势及其不定根发育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石墨烯进行表征。利用LA-S根系分析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培苗的苗高、根长、根比表面积、分叉数、根尖数及根部微观形态进行系统表征,并确定树莓组培苗生长的最适石墨烯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树莓的苗高、根长、根尖数、根的比表面积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石墨烯最佳浓度为2mg·L-1,组培苗的苗高是对照组的1.46倍,其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及分叉数约为对照组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组培 树莓 不定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2年氮添加对中金杨幼苗叶光合特性与碳氮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尚佳州 高钿惠 +2 位作者 王卫锋 周新军 宗毓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氮添加对杨树叶片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探讨过量氮添加下杨树的生理生态过程响应机制,为未来氮沉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黑青杂交杨中‘...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氮添加对杨树叶片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探讨过量氮添加下杨树的生理生态过程响应机制,为未来氮沉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黑青杂交杨中‘金杨7号’扦插苗为材料,以NH_(4)NO_(3)为氮源,设置CK(0 g·plant^(-1) a^(-1))、N3(3 g·plant^(-1) a^(-1))、N6(6 g·plant^(-1) a^(-1))、N9(9 g·plant^(-1) a^(-1))4个氮添加梯度,连续2年测定氮添加后其功能叶光合特性、器官间生物量、碳同化物和氮分配的变化,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同化物分配的调控过程。【结果】1)连续2年氮添加后,中金杨幼苗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变小变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中低剂量氮添加下顶梢叶片光合作用显著受到库限制,侧枝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高氮处理下叶净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显著减小,荧光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显著增加,表明叶片中光呼吸等过程为硝酸还原过程提供大量能量。3)氮添加持续促进侧枝生长,顶端优势弱化,但高氮处理下因叶片光合作用的源限制,主茎淀粉含量和生物量积累显著降低,根干质量和生物量分配比例与中低氮处理无显著差异;高氮处理下各器官生长和碳氮分配结果表明,生长素合成和运输减弱可能在碳氮关系协调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中低剂量氮添加下中金杨侧枝叶片光合能力显著增强并促进植株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处于库限制;高氮下叶片光合作用可能受到氮同化过程抑制,顶端优势减弱,植株生物量积累处于源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金杨 氮添加 光合特性 非结构性碳 水化合物 碳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新生枝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对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屹宇 崔爽 +2 位作者 张芸香 马晓霞 郭晋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探究氮(N)添加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养分利用策略的影响及其随林龄的变化,以4个林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5个梯度(0、5、10、15和20 g/m^(2))N添加量对新生枝叶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揭示油松人... 为探究氮(N)添加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养分利用策略的影响及其随林龄的变化,以4个林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5个梯度(0、5、10、15和20 g/m^(2))N添加量对新生枝叶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揭示油松人工林N利用策略及其对N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新生枝叶的TC、TN和TP含量均随N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在10或15 g/m^(2)添加量下最高;枝叶的TC、TN和TP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均存在差异,枝的变幅分别为7.53%、13.37%和18.67%,叶的变幅分别为7.74%、13.67%和29.61%。新生枝叶的C/N、C/P和N/P均随N添加量的变化小幅变化,平均变幅为3.99%~9.91%;随N添加量增加,枝叶的C/N和C/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N/P持续升高;随林龄增加,枝叶的C/N和C/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37年生时最大,枝的N/P持续升高,叶的N/P先升高后降低。油松人工林生长受N限制严重;随N添加量和林龄增加,N限制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利用策略 氮添加 氮限制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盐胁迫下树莓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薛斌龙 胡晓飞 +2 位作者 姚建忠 王海雁 赵建国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3-28,共6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以下简称GO)具有独特结构及优异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lf)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氧化石墨烯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两种浓度(0.05、2mg·L^...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以下简称GO)具有独特结构及优异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lf)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氧化石墨烯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两种浓度(0.05、2mg·L^-1)氧化石墨烯对Nacl处理培养基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盐处理(75mmol·L^-1Nacl)相比,盐胁迫下添加2mg·L^-1GO能够显著地促进树莓组培苗在Nacl胁迫下根系的形成和发育。盐胁迫下添加两种浓度(0.05、2mg·L^-1)GO可以显著降低根系中三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同时显著提高茎段中两种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各处理茎段中均未检测到CAT酶活性。添加两种浓度(0.05、2mg·L^-1)GO能够使培养基电导率显著升高。研究发现,适当浓度GO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树莓组培苗的伤害,促进其根系的发育和生长。氧化石墨烯能够进入植株根系细胞吸附抗氧化酶并且提升其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NACL胁迫 树莓组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薛斌龙 李丕全 +7 位作者 张闰璇 姚建忠 胡海东 周新军 黄静廷 胡文魁 王海雁 赵建国 《河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1-15,共5页
为了解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积累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苗期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在生长前期促进了根毛的发生,但抑制了根... 为了解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积累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溶胶对树莓组培苗苗期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在生长前期促进了根毛的发生,但抑制了根系生物量积累,植株根系蛋白含量降低、保护酶活性升高。而在树莓生长的中后期石墨烯溶胶促进了根系的伸长和变粗,同时也促进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在35 d时植株蛋白质含量最高、根系SOD、POD活力最低,根系新陈代谢能力最强。在生长后期,石墨烯溶胶使树莓组培苗提前进入衰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溶胶 树莓组培苗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樟子松干物质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解秀清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86-91,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樟子松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空白对照(T1)、化肥对照(T2)、50%比例有机肥(T3)、100%比例有机肥(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樟子松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空白对照(T1)、化肥对照(T2)、50%比例有机肥(T3)、100%比例有机肥(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T3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T2提高了65.92%、46.51%、36.54%,T4总干物质积累量与T1、T2之间无显著差异;T4根冠比显著高于T1与T2;T3土壤容重比T2降低了17.02%,T3、T4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T1、T2;T3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T2提高了18.17%、21.28%、6.17%,T3、T4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T3与T2相比显著提高了脲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综合分析认为樟子松育苗中施用50%比例的有机肥对促进苗木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樟子松 干物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樟子松苗期活性氧代谢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林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7-20,37,64,共6页
为揭示樟子松抗盐碱生理机制,以3年生樟子松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活性氧代谢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叶片内H_(2)O_(2)含量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14 d后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轻度和中度胁迫处理14 ... 为揭示樟子松抗盐碱生理机制,以3年生樟子松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活性氧代谢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叶片内H_(2)O_(2)含量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14 d后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轻度和中度胁迫处理14 d后降低了GSH含量,中度和重度处理21 d后显著提高了GSH含量;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处理14 d后显著提高了樟子松ASA含量,轻度胁迫14 d内对ASA含量影响不显著;轻度盐碱胁迫在处理后7~14 d提高了GR活性,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21 d后显著降低了GR活性;重度盐碱胁迫会显著提高樟子松SOD活性,轻度和中度胁迫处理14 d后也会显著提高SOD活性。综合分析来看,GSH、ASA、GR、SOD活性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樟子松抗逆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樟子松 苗木 活性氧 逆境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盐胁迫下毛白杨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杰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6-20,26,共6页
以1年生扦插盆栽毛白杨苗为试验材料,开展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外源γ-氨基丁酸对毛白杨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 mmol·L^(-1)的γ-氨基丁酸可提高盐胁迫下毛白杨的株高和生物量,可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 以1年生扦插盆栽毛白杨苗为试验材料,开展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外源γ-氨基丁酸对毛白杨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 mmol·L^(-1)的γ-氨基丁酸可提高盐胁迫下毛白杨的株高和生物量,可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并显著提高总氨基酸含量。研究结果可为毛白杨育苗中科学应用γ-氨基丁酸缓解盐胁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盐胁迫 Γ-氨基丁酸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玉沙棘嫩枝扦插试验
11
作者 胡海东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2期48-49,共2页
为提高沙棘育苗技术,在右玉县天然沙棘林中采集嫩枝,采用不同激素处理,开展了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对比试验,从生根率、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不同激素处理,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成活率、苗高差异... 为提高沙棘育苗技术,在右玉县天然沙棘林中采集嫩枝,采用不同激素处理,开展了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对比试验,从生根率、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不同激素处理,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成活率、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无明显差异;“国光跟多”浓度0.2%、处理时间30 min和吲哚乙酸浓度0.1%、处理时间30 min为最优嫩枝扦插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玉 沙棘 嫩枝扦插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问题分析
12
作者 李宝龙 《花卉》 2018年第20期278-279,共2页
荒山造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 荒山改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对提高荒山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荒山造林绿化遵循的原则问题, 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 对提高荒山造林绿化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荒山造林 绿化技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13
作者 李宝龙 《花卉》 2020年第4期193-194,共2页
森林火灾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和财产损失,给生态系统、森林环境和森林结构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的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处置较为困难,发展和扩散非常迅速。现阶段的森林火灾预防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难... 森林火灾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和财产损失,给生态系统、森林环境和森林结构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的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处置较为困难,发展和扩散非常迅速。现阶段的森林火灾预防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分析管理对策,提高森林火灾预防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森林火灾的主要危害,以及森林火灾的火因,探究了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因分析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耐盐树种造林技术
14
作者 李宝龙 《花卉》 2019年第16期156-157,共2页
盐碱地指的是以盐、碱土为主的一类呈现出盐化和碱化的土壤,该类盐碱含量较大的土壤被统称为盐碱土,此类土壤是受到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其自身的化学特点和物理特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从现阶段来看,盐碱地的... 盐碱地指的是以盐、碱土为主的一类呈现出盐化和碱化的土壤,该类盐碱含量较大的土壤被统称为盐碱土,此类土壤是受到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其自身的化学特点和物理特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从现阶段来看,盐碱地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这必定会对林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而威胁我国的林业经济水平。面临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针对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方法展开研究,并且探讨耐盐树种的造林技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技术 耐盐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创新路径
15
作者 焦海红 《花卉》 2022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我国林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技术的发展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由高新技术带来的林业生产总值的增加,意味着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贡... 我国林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技术的发展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由高新技术带来的林业生产总值的增加,意味着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依然较低。因此,如何让林业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林业技术创新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林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技术创新 重要性 现代林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插条育苗技术的研究
16
作者 焦海红 《花卉》 2022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林业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以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为基础,完善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对林业的培育工作展开规划,提升现代林业育苗成活率,大力发展林业造林,减少环境破坏,实现林业发展的经济... 林业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以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为基础,完善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对林业的培育工作展开规划,提升现代林业育苗成活率,大力发展林业造林,减少环境破坏,实现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对林业插条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插条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